周小川後繼有人 十九大後中共財金班底成形 法道濟 6月28日上午,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召開會議,宣布上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屠光紹,正式出任中投公司總經理,接替原任中投公司總經理李克平。對此消息,國內外輿論界均視為上海市地方班子的變動,以及國企金融公司領導的技術性調整,只進行了一般性報道,未給予過多重視。 依據以往的經驗,以及中共高層人事任免常規,中共在重要人事變動方面一貫採取詭異行事風格,瞞天過海,聲東擊西,之前不露半點風聲;特別是十九大的重要人選,更是謹慎異常,嚴格保密,不讓媒體抓住任何線索。但是離十九大還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中共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高層換屆,需要事先做很多工作;提前布局而不露出任何蛛絲馬跡,徹底地保持黑箱作業,這是神仙也做不到的事,是不可能的任務。時間不等人,醜媳婦最終要見公婆。我們可以做出初步判斷,屠光紹的回歸財金領域,應視為中共調整高層財金管理團隊換屆的第一步;中國十幾年來實際掌控經濟主導權的周小川,其接替人選已浮出水面;中共未來操盤財金運作大權的班底已然成形。 中共在任命高級幹部時,往往根據現實情況,分別採取不同方法,一種方法就是所謂的“一步到位”,直接任命到位,這是主要的方法;另一種方法,考慮到直接任命到位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或者被使用者資歷不夠,需要在其他位子上養一些資歷,或者乾脆就是要掩蓋領導真實用意,等等許多不同的具體情況,而採取“分兩步走”,甚至“三步走”的方法,讓被使用的幹部先在其他位置上兜一個圈子後,才到最終職位上任職,以減少不良反應,更好完成領導用人意圖。這是一種不太常規的幹部任命方法。而此次中共對屠光紹的任命軌跡,明顯地就是使用了這種打破常規的“分兩步走”的方法,讓屠光紹提前進入狀態,熟悉情況,暗中準備接替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職位,屆時水到渠成,既讓大眾不感意外,也淡化其天下金融幹部出於上海的潛規則,同時掩蓋十九大高層換屆整體布局線索,真可謂算計精到,用心良苦。 那麼我們憑什麼認定屠光紹一定就是中共未來的央行行長人選,而不是降職使用,或者打亂上海班子配備等等別的什麼意圖?央行行長難道不會是別的什麼人,比如山東省長郭樹清等人哪?對此,我們如果對目前中共政局,央行行長的政治角色、地位,屠光紹個人經歷,以及上海市地方班子等等情況,進行具體的綜合分析,我們就會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一點,即屠光紹所具有的良好條件,應該是目前中共掌權者眼中最佳的央行行長人選。 第一,央行行長是掌控中國經濟的關鍵職位,是元老派和第五代領導人爭奪經濟主導權的制高點 隨着中共十九大新一屆領導班子調整的臨近,中共政局一如既往,又進入了外松內緊,各方加緊博弈,爭奪人事主導權的敏感時期。習近平年初由於自認核心,強令各省表態,觸怒幕後中共真正“核心”江澤民,因而在“兩會”期間被以李克強為首的江澤民系勢力圍攻,慘被修理,痛失經濟主導權,專注於黨務工作。隨着李克強公開投入元老陣營,江系勢力已在常委中占有絕對優勢。除了王岐山、栗戰書兩個人以外,習近平在高層孤立無援,遭受重挫,處於尷尬境地。可以斷定,江澤民系勢力總動員,圍攻習大,目標正是奪取政局主動權以及十九大人事主導權。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聯準會,掌握着儲蓄、信貸、利率、匯率、股市、印鈔、外匯等國家金融命脈,是宏觀調控的核心關鍵部門。其下屬的銀監會、保監會及證監會,均是重要的金融監管部門;四大專業銀行以保險公司,以及印鈔公司、中投公司等一大批國家級金融公司,構成龐大金融系統,掌握着舉國的財富,其網絡分支,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可以說中共掌權者,要想掌握經濟主導權,必然要爭奪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一職;誰占有央行行長一職,誰將是經濟的主導人。 自2002年江澤民開始垂簾聽政,其親信周小川執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以來,秉承江的旨意,做大股市,瘋狂印鈔,掌控經濟方向,成為十幾年來真正的中國經濟沙皇。在胡溫執政期間,周小川予取予求,任性而為。習李上台初期,李克強曾反對周小川的做大股市、印鈔透支未來的做法,用“李克強指數”指導經濟,發展實體經濟,減少未來風險,因而受到了周小川所策劃的“錢荒”的報復,李克強受到當頭棒喝,從此放手周小川去搞,“李克強指數”從此被拋棄;經濟主導權復歸於周小川之手。 但是,2015年股市崩潰,給周小川的做大股市,豪取民財的權貴經濟致命打擊,幾乎斷送了中國經濟,致使江的經濟政策徹底破產,也動搖了江澤民垂簾聽政的根基。為此江只能製造習李矛盾,因勢利導,轉嫁危機,轉而為十九大人事布局作奠基石。周小川無奈之下,放低姿態,重回習李旗下,應付差事,祈求十九大後安然退休。而江澤民對於金融崩塌,勢必要在十九大上修補,重建忠於自己的金融管理隊伍,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一職,將是重中之重。所以,央行行長一職,必然是江系人馬出任,這將是央行行長人選的最深刻背景。 第二,屠光紹回歸金融界,是老馬識途 作為當今中共的央行行長人選,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年齡相當,出身金融界科班,具有豐富的金融管理經驗,以及地方行政經驗,並曾獨當一面,有着較強的行政領導能力及國際視野,當然,最重要的是與江系勢力有着極深的淵源。 從屠光紹的經歷來看,出生於1959年1月,北京大學畢業,正牌經濟學碩士,從1989年其開始在銀行系統工作,逐步提升,1997年8月2000年2月,曾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黨委書記併兼任證監會秘書長。並於2002至2007年,任證監會副主席。應該說,屠光紹是從事股市管理工作的行家裡手,很有可能在任上海證交所總經理期間,與江系韓正、楊雄等結下不解之緣;並於2007年起,開始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長達近10年時間,直到今年6月。從此經歷,我們可以看到,屠光紹自2002年起就已經是副部級高官,特別是擔任常務副市長,工作繁雜瑣碎,表現出較高的協調領導能力,任勞任怨,不計辛苦,得到好評。不論從年齡、經驗、能力及作風來看,屠光紹都具備所有擔任央行行長的條件, 屠光紹現在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即赫赫有名的中投公司,它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該公司的資金將來源於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成立初期的註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的投資為主,並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爭取長期投資收益最大化。該公司僅每天需支付的特別國債利息及營運費用就達3億美元之多。截止2014年底,中投所管理的資產總額7467.3億美元;大約60%資產投資於美國,其餘投資於歐洲、其他亞洲國家和加拿大。調屠光紹來這個公司,很可能也有補其外匯管理及投資方面的短板,拓展專業領域,為當好央行行長進一步獲取經驗。 第三,屠光紹是江系鐵杆,絕非李克強的人馬 我們之所以敢於斷言屠光紹是江系人馬,其根據就是他在上海當了近十年的常務副市長。我們知道,上海是江澤民的老巢,其書記、市長基本上都是江澤民的嫡系親信。而屠光紹的常務副市長,是僅次於韓正、楊雄的人物。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經濟中心,金融工作極為吃重。屠光紹分管這一方面近10年,為上海的經濟騰飛做出了極大貢獻。特別是長期做韓正、楊雄等江澤民近臣的屬下,從18大後,更在江澤民、江綿恆的家臣馬仔楊雄的直接領導下,事無巨細,鞍前馬後,與這兩個上海幫大佬配合默契,水乳交融,心心相印,是可以想見的事。按照官場的慣例來看,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雖然不是正職,但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位子,掌握着相當的財權和資源;不是市長親信,是坐不到此位的。如果屠光紹不適應這一崗位,或者與韓正楊雄有矛盾,稍有不滿,屠不可能在這個位子久坐,必然早被調離,另尋他處。而且可以看出,屠光紹15年的部級幹部,任勞任怨,作風踏實,積累了寶貴的人脈和資歷。江澤民最終把他作為重要親信,委以重任,是有充分理由的。 有的媒體認為他曾在北京大學讀碩士時,曾與李克強共同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有此淵源,所以認為屠光紹應是李克強的嫡系人馬。實際上這種說法根本不了解李克強的為人和從政之道。首先,李克強性格孤悶寡恩,在大學期間,從不與人深入交往,從不管別人的事;從政後對同事戰友,也是一樣,工作關係,全無私交。後來的團派同事可看出,他與共青團人士,沒有任何私人來往,不講任何同事情誼;即使胡錦濤,為提拔他不遺餘力的老領導,他也是平淡如水,從未有報恩的想法,在老領導危難之際,甚至落井下石,沒有絲毫感情流露。平時對下屬秘書公事公辦,從不會為下屬的提拔多說一句話。這樣私心自用的人在政壇沒有任何知心的人,當然也更沒有任何政治追隨者,這就是他的處事風格,扶搖直上的獨家秘訣。而江澤民正是看中了他孤身一人,從不拉幫結派,從不與任何人交往,認為他政治上清白可靠,這才委以重任,超常提拔。說屠光紹是李克強的親信,會讓了解情況的官場中人笑掉大牙。 其次,屠光紹是在1981年到84年在北大攻讀經濟碩士;而李克強在此期間在法律系讀書,後到團中央工作,直到1988年才回到北大在職攻讀經濟學碩士、博士,直到1994年。這幾個時間段,兩個人應該沒有交集。當然不排除兩人早就認識,但是據此就說兩個人的政治關係,則是一種很牽強的說法,畢竟這十幾年畢業於北大經濟系,並進入政界的人,何止成千上萬。最後一點,中共的高層用人職權,掌握在江的手中,李克強沒有這個職權,也沒有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必要提出央行行長人選,提了也是白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否則引起江澤民警覺或者不快,自身地位馬上就會有問題。從各方面來看,屠光少在政治上和李克強不可能發生任何關係。 第四,橫向比較屠光紹比郭樹清有着更大的優勢 當前中共政壇,出身金融科班,並升到省部級地位,有條件作為央行行長人選的人並不多見。其中一個就是原任證監會主席,現任山東省長的郭樹清。但是郭生於1956年8月,到十九大召開時,年齡已到61歲,已經超過正省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而且,他在山東省任職,與江系勢力缺少交集,缺乏擔任央行行長的廣闊政治背景。郭樹清的調職山東很可能是步當年央行行長戴相龍的先例,調出金融系統,到北方大省做省長,仕途就此畫上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