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JiaYue的博客  
思考,写作  
我的名片
JiaYue
来自: CA
注册日期: 2017-06-02
访问总量: 2,50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开胃菜 - 酸橘汁腌虾 Ceviche
· 《芳华》- 文革中特权阶层的青春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生活随笔】
· 开胃菜 - 酸橘汁腌虾 Ceviche
· 《芳华》- 文革中特权阶层的青春
存档目录
01/01/2018 - 01/31/201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芳华》- 文革中特权阶层的青春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读了不少关于“芳华”的报道。从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成功 到十一黄金周期间遭撤档。今天,我终于在网上看了“芳华”。这是我第一次看冯小刚的作品。

在看电影之前, 读了有关冯小刚拍《芳华》的原因。 用他自己的话说,严歌苓和他本人当年都是部队文工团的。文工团的生活就是他们的青春。这部电影就是要把那段生活记录下来。

电影的故事情节中,没有全团人员批判,出卖,背叛刘峰的片段, 从而抹去了对文革期间人性最丑陋表现的揭露。更使之后刘小萍调换体温计的剧情失去了有力的支撑。演员表演应该算到位,影片的服装, 道具和场景大多数和文革现实接近。有一点我需要指出,文革中,女性连胸都不敢挺,所以穿低胸汗衫和超级短裤是根本不可能的。看到文革的场景, 想到自己家庭在文革中被整得家破人亡的遭遇, 内心沉重。 但当《草原女民兵》 的乐曲响起的那一瞬间,一股激动之情还是涌上了我的心头。因为,我是听着那音乐长大的。 那首乐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融化在我的血液中。听到那熟悉的音乐,我为自己失去的青春, 为我们上千万知青失去的青春深感悲愤。

1968年,我所在的中学近两千学生中只有三个人参军。有两个是部队子女, 另一个是绝对三代红五类。当时参军是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当兵有衣服穿, 每天有饭吃。 每月有生活补贴费。将来复员后, 国家还给安排工作。所以参军, 相对被逼迫去上山下乡,在当时是每个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前途。

我从小爱跳舞。是市少年宫只有十几个人的舞蹈队成员之一。加之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体操,下腰, 劈叉,前手翻,侧翻根本没问题。文革开始时,所在中学成立了宣传队,我在其中。父亲被游街之后, 我被踢出宣传队。即使当时我有够当文艺兵的素质, 也不会有任何部队文工团收我。 任何人不是官二代, 或军二代, 不是纯正红五类家庭出身的人,如果你没有关系,就是你有特长, 也没人敢要你。没人想受牵连,背黑锅。在那个年代想参军, 对我来说, 就是白日做梦。

记得中学体操队的一名优秀运动员。 体操技巧好, 舞蹈动作优美,但家庭出身是地主。她试尝考了部队文艺团体。每次都是专业技术考试过后, 政治审查通不过。最后只在当地新成立的歌舞团里找到了舞蹈演员的职位。

所以, 当年文革中能进部队文工团的人都是天之骄子。没有特权,当时是进不了部队文工团的。冯小刚在电影《芳华》中的青春, 是当时特权阶层子女的青春。那种青春, 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对比在文革中被迫上山下乡的上千万初中, 高中学生, 部队文工团的人有饭吃,有衣穿。可那些在农村插队落户的知青,冬天零下二十度的冬天, 住在没有窗户, 四面通风的房子里。 连做饭的柴火都没有。做一顿饭, 都要走十几里山路, 自己去山上砍柴, 然后自己背回来, 才能烧饭。 当一年分下来的粮食吃完以后, 连饭都没得吃。当时的我们, 最小的只有十五岁啊!

部队文工团演员除了有饭吃, 每月还有生活补助。可我们这些上山下乡的知青们, 每天在泥里, 牛粪里滚打, 一年到头, 挣得公分还养活不了自己。我们不能经济独立,没有生活技能;没有出路;没有前途;人生无望。

我想, 文革期间, 上千万上山下乡知青失去的青春, 才是具有代表意义的那个年代的 青春。

青春, 本应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她本应代表着年轻人的理想,奋斗与向上。她本应充满朝气和希望,可是, 我们的青春在专制制度的统治下, 充满血泪, 挣扎与无望。

此时又使我想到的, 是比普通知青更悲惨的一组年轻人的青春。那些文革中被”遣返”家庭的子女的青春。1966年被遣返的对象是“地主、富农、反动分子、坏分子、右派、资本家” 及家庭。“遣返 ”的目的,是剥夺这些人的全部财产,让他们一无所有,然后把他们送到贫苦的农村受监督和劳改。这些人不是在劳改中被治死,也要让他们 “永世不得翻身。” 我想, 当年全国性的遣返运动涉及到的会有几十万家庭。

   从1966年到1978年,整整十二年间,这些被遣返家庭的孩子们也是被"专政对象"。他们没有自己的尊严。每天要干最苦,最累的活儿。 每天都生活在被歧视,凌辱之中。没人愿意和他们接近。招工更轮不上他们。他们每天都在战战兢兢中,充满 恐惧,生不如死的活着。

  真希望有一天,能有史学家与作家, 为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遣返家庭子女写一部关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

冯小刚的《芳华》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文革中及越战的真实的情形。期间融入那个年代的歌曲,舞蹈和音乐。加之刘峰悲怆的人生故事。确实具有可看性。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