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背面都有一句話“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很多人知道,iPhone大部分由富士康在大陸組裝,卻不知道,一部iPhone里還有大量來自中國的元器件。 蘋果公司公布2019年全球200大供應商名單。蘋果公司2018年全球原材料、製造和組裝採購金額98%來自於這200大供應商。 其中,大陸30家,僅次於中國台灣46家,美國40家,日本39家,高於我們印象中的信息技術強國韓國、德國。 其中,這個200大名單中,有25個新面孔,4家來自大陸。 另外,2019年香港有10家供應商入選,共有30家工廠,全部設在大陸。
蘋果200大供應商分布 再來看,這200大供應商中國工廠數量。 2018年,全球工廠778家,中國大陸356家,占比45.76%。 2019年,全球工廠807家,中國大陸383家,占比47.46%,占比還有上升。 這其中,有不少企業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像安潔科技是iPhoneX屏幕觸控層功能件的供應商;iPhone8 & iPhoneX上的玻璃蓋板來自深圳藍思科技;iPhone8 & iPhoneX新增的一大賣點無線充電,無線充電線圈模組由立訊精密、瀛通通訊、東山精密等多家大陸供應商提供;甚至,FaceID模塊也開始有中國大陸供應商參與供貨。 2001年底,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製造開始大量走出國門。 國外企業還是民眾,都曾經嘗試不再依賴中國製造,但是實際上卻發現,根本做不到。 14年前,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經濟新聞記者薩拉·邦焦爾尼(Sara Bongiorni)在清點聖誕禮物時發現,39件里,“中國製造”占25件,家裡的DV、鞋、襪子、玩具、檯燈……也統統來自中國。 她突發奇想:在接下來一年裡,她和家人杜絕使用一切“中國製造”。 最終,她發現“沒有中國製造產品的日子一團糟”。 當兒子穿破球鞋後,原本可以輕鬆地買一雙中國產網球鞋,只需要10美元,結果費盡周折才買到了一雙意大利產球鞋,花費了68美元。 她為老公訂購了一條褲子,據說是香港產的,但一查才發現,香港也屬於中國。 不少美國愛國者喜歡在汽車後備箱插上美國國旗,她後來才知道,需要中國製造的磁鐵,才能固定國旗。 邦焦爾尼表示,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是在“歷險”,以後再也沒有勇氣嘗試這種日子了。 五六年前,甚至更早就有人提出,中國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將被東南亞、南亞國家取代。 道理顯而易見。中國勞動力供給出現拐點,也就是說能幹活的人在減少,相應的工資在提高。隨着中國開發,土地成本也在增加。全國工業用地每畝已經超過50萬元,上海已經超過160萬。 而東南亞、南亞國家勞動力供應充沛,20歲以下人口光印度就有5億(中國是3億)。 兩三年前,對孟加拉的調研,當地服裝業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只有50美元,熟練技工也才100—120美元。現在中國技術工人工資很多都開到了五六千人民幣以上,這就相差至少六七倍。 這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白:生產活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過程,不是單靠每一要素(人、土地、資本)就能獲得絕對優勢的,而是要考慮自然條件、社會人文、基礎設施等等外部約束,實現最優組合、匹配。 這就像考試,你不能偏科太嚴重。 像幾年前,富士康在巴西被一幫武裝土匪搶了一輛貨車,損失了五六百萬。 三星在巴西也曾被20名土匪持槍,搶走了4萬台電子設備,損失了5500多萬。 這些雖然是社會治安問題,但都是企業經營所必須考慮的因素。 在印度,基本的電力供應都難以保證。幾年前,一次大停電幾乎影響到印度一半國土和一半人口。直到今天,很多印度網友對中國24小時不停電,仍然嘖嘖稱奇。 和中國日新月異的基建相比,國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是非常落後的。像泰國,每10萬人中就有38.1人因路面交通事故死亡,可見交通之差。 當然,更根本在因素在於: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說: 中國人的勤奮,令世界驚嘆和汗顏,甚至有一點恐懼。
中國總人口只比印度多出6000萬左右,但是中國勞動力總量卻反而比印度多2.8億人,況且,印度的人口結構要比中國更年輕。原因就在於:印度更多的人放棄了勞動。 中國人每周平均工作時間高達46小時,相比之下,美國是34小時、澳大利亞32小時、德國26小時。 和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工作的效率差不多是他們的1.5倍,也就說是1個中國工人幹的活,可能需要1個半東南亞工人來做。 這是中國不可取代的最深層次奧秘,也是中國今天的最大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