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 在這兒提到“新儒學”,是想告誡年輕人,儘量遠離它。它在你還沒有哲學概念的時候,趁機把你引入歧途。等到你花費大量的時間跟着它繞來繞去——如果你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商——終於弄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一定會猛抽自己兩個嘴巴,或者為自己的青春時光而悲嘆!馬克思同志教導我們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如果你有志於哲學,一定先要掌握至少英法德日(日本的翻譯基本上是可以信賴的)之中的一門外語。最好是用原文閱讀原著,這是從事哲學的最起碼條件。你只要真的理解了哪怕一部哲學經典,能夠設身處地地用它的“大腦”來思考,就能很快發現:哲學並非新儒家們說的那樣……新儒學和哲學之間隔着多麼遙遠的距離…… 眾所周知,一般沒有“中國數學”或“中國化學”……這樣的稱呼,也沒有“法國經濟學”或“德國心理學”……這樣的學科,這是因為科學或說真理具有普遍性,因而不受國界的限制,否則就不配被稱作科學或真理。哲學雖然起源於古希臘,但是它這樣那樣的概念、方法、命題卻在各國哲學家那裡延續着自己的生命,並且變得更加充實和豐富,獲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古希臘哲學”、“英國哲學”、“德國哲學”、“法國哲學”……等“中式”稱呼的來源。其表示的與其說是各自不同的側重、角度、方法,更是一種互補、承繼的關係,就像接力賽,仿佛異軍突起(訴諸感性的文學藝術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但是卻有“中國醫學”簡稱“中醫”這麼個學科,以區別鴉片戰爭之後隨外國人、基督教一起湧入中國的“西醫”。外國並沒有“西方醫學”這樣的稱呼,因為醫學作為一門科學也沒有國界,它為人類所共創共享。西醫也經歷了漫長的從迷信到科學的發展過程,但今天終於在理論、方法以及設備方面初具規模。與此相對,中醫的處境越來越尷尬:要想成為科學必須脫胎換骨,固守似乎不是辦法。更何談把這種“中國模式”向西方推廣,中醫好像只適用於中國人。不過在日本的小街至今確實還能看到為顧客解除筋骨勞損的針灸按摩……如果不忽悠、或說不藉助愛國教育,中醫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實際上,這一脫胎的演變也正在悄悄進行,你在中醫院裡會看到西醫越來越大行其道。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她是一個幸運兒,因為戰爭的需要、根據頂頭兒上司的批准而進入了國家研究項目,因而躲避了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她的青蒿素真可以說是歸功於黨,正如更多的科學家的夭折也歸功於黨一樣。重要的是她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某種“中藥”的知識如果能夠經受臨床的考驗並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而不僅僅停留在經驗的水準,那麼它必定為醫學所接納,因為它經受了科學原理的檢驗,符合了醫學的基本要求。並且,當這種“中藥”進入醫學而變身為科學的成分,它的“中藥”這個身份也將隨之成為歷史。 不妨提一筆,魯迅對中醫的看法饒有興味。他在【吶喊-自序】中寫道:“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不知魯迅“蟋蟀要原對的”的敘述是否有些誇張,但他對中醫的態度卻一目了然。因為一場病便“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看來也不是今天才有。 最令人厭惡的是這樣一類中醫大夫,儘管他們在確診自己是不是患有癌症時也是寄希望於CT、B超、驗血……這些西醫手段而不再依靠望、聞、問、切……但是他們或許是怕丟了飯碗,或是出於愛國情結,更可能是兩者兼備(兩者常常是一回事兒),決不懷疑中醫的“科學性”!在這一點上,他們跟那些據說具有“超能力”的氣功大師、還有武術大師一模一樣。把這些人稱作騙子或許有人不滿,但是他們的行為怎麼解釋呢? 如果細細追究起來,可以說所有關於中國“神功”的記載都毫無科學根據,只屬於“神吹”。就像“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所言,一方面“刀槍不入”,另一方面又“削鐵如泥”,好事兒都占全了,就是智商還沒跟上。但是這樣的“神吹”不但古來有之,而且至今幾乎占領了中國所有的電視頻道,頗受老百姓特別是民工的歡迎。要說古代還有點兒靠譜兒。據說神行太保戴宗日行800里,儘管“里”的長度有所變化,但自秦漢以來逐漸接近500米,也就是半公里。那麼800里就是400公里前後。一天24小時,戴宗就是不吃不睡,跑完這400公里也得用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的速度!這可能嗎?馬拉松只有42公里多點兒,最少兩個小時多點兒,已經是體力的極限,當然還得是經過科學訓練的世界上最頂尖的神行太保!24小時保持這樣的速度?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但是不管怎麼說,還有點兒靠譜,加上小說的藝術加工。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武俠片、功夫片裡的武功,比如“飛檐走壁”,就更不靠譜兒了,五六米、甚至十幾米的高牆一躍而上,比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撐杆跳高運動員還麻利。這與其說是藝術,不如說是神話;與其說是神話,不如說是忽悠。幸虧中國人喜歡忽悠,不管是忽悠者還是被忽悠者(金庸很聰明或說狡猾,他正是利用這一點而暢銷)。如果非說這些也有什麼歷史依據,那麼中國人的身體素質退化得也太快了點兒吧? 這樣一齣戲以不同的場景也在“新儒家”那裡上演:這些隔離於西方哲學之外的“學者”(有些還留過學、甚至生活在國外、有的還翻譯過西方哲學著作……)不但不是以哲學精神對過往的中國思想進行整體的反思,反而企圖把與哲學精神迥異、與外國哲學無法“接軌”的儒家思想塞進哲學、科學的行列。他們毫無哲學素養,因而不斷地回歸中國古代思想的驅殼之中,仿佛那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所謂“新儒家”由來已久,應該說肇始於清末民初中西接觸之時,作為牴觸西方思想的一種勢力。並且是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說,你在很多當時的“學者”那裡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蹤影。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統治者有一天在中國消失,作為哭喪的人種,新儒家人物也會不斷湧現。雖然名目紛呈,但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剛發現有一個叫杜維明的“新儒家學者”,(據說是艾蓓,就是那個寫作【叫父親太沉重】、冒充周恩來女兒的女人的二婚夫。從人品上論,二人可說是絕配)拼命想要說明:儒家傳統是好的,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但是一旦被政治化、被當權者利用成為儒教,就變成了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多麼“出色的”辯解!但是只能忽悠那些缺乏判斷能力的傻屄,如果沒有孔子綱舉目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沒有那些扼殺獨立思考的教條,統治者怎麼會看上儒家?我甚為懷疑這位杜維明先生的初衷:是不是也想學習大儒,趁機分點兒統治者的殘羹剩飯? 如果說王陽明的思想是守舊和革新的矛盾體,那麼新儒家便是繼續守舊的一支。從性質上講,新儒家新一輪的“崛起”不過是統治者用來轉移視線、混淆視聽的老把戲:忽悠。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比“老儒家”更加可惡。前面說過,哲學不單是學問,它關注的是現實,而且是最本質的現實問題。新儒家它敢嗎? 如果真的“懂哲學”,就會知道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必須使用一切手段在消滅哲學精神的同時窒息國民的思考、創造能力,就因為前後兩者處於你死我活的關係之中。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就像歐洲有上千年“經院哲學”占統治地位的黑暗歷史一樣,中國也有着加倍漫長的“經學”代表學術的歷史。根據同樣的邏輯:在這樣的國家,身居高位還能頤養天年的“政客”和“學者”只有兩種可能:不是沒有道德觀念,就是智商欠缺。有人認為還存在第三種可能:兩者兼備。不過,這種觀點只是指出了兩者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中國,為了彌補哲學的欠缺,不如說說為了徹底消滅哲學精神,政客和學者合力創造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叫做“國學”的東西。這個“國學”以全民皆有的阿Q精神為靈魂,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為指南,輔之以佛、法、道,以“愛國”為幌子,以公認和非公認的“國學大師”為榜樣,以忽悠為手段,重塑“五千年中華文明”!他們的幸運在於中國人從來不可能搞懂“天尊地卑”、“道可道非常道”、“天理”……到底意味着什麼!與此相呼應的是:一時間古裝連續劇、各種“鑒寶”節目充斥電視。這些所謂的“文藝工作者”、“古董收藏家”……以金錢為目的,以“擊鼓傳花”為手段,終於再次樹立了以乾隆和慈禧的審美趣味為理想的中國男女的審美標準! 說到底,儒家的成立必須以統治者為前提,沒有了統治者,儒家的理論自然土崩瓦解。同樣,統治者也需要儒家這張羊皮或者這個羊頭,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唇亡齒寒或者唇齒相依。在某種程度上保障了“平等”的國家,儒家的理論自然就成為了“歷史”,或說文化垃圾。比如在日本。那裡有一套在根基上就已然完全不同的道德觀念。當然,儒家這種歪理在歐洲本來就沒有市場。一個現象是“孔子學院”想通過廉價教漢語的手段向各國推廣“中華思想”,順便搞些其他活動,其結果可想而知:就像往非洲出口狗皮帽子,異想天開! “平等”是一個理念,或說觀念、理想,在現實中沒有絕對的平等。但是是否追求和保障平等這一理念卻是現實問題。如果如柏拉圖所說,世上真有所謂完美的理念,那麼當你意識到這一理念,就應該為實現這一理念而不懈努力,而不是為現實辯解甚至美化現實。這就是作為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當然以錢為判斷標準的中國人不以為然:理念多少錢一斤?……和我沒有一毛錢關係……在缺乏理念、信仰唯物主義的國度,錢與權便上升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當然,更多的人連衡量的可能都沒有,他們為了生存而疲於奔命。正如普希金的【歐根-奧涅金】的扉頁題詞:“活得匆忙,來不及思索”(固然普希金說的不是“勞動人民”)。中國的情況是:幾乎99%以上的人連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沒有!中國人更相信:“民以食為天”,翻譯成白話文:“就知道吃” !也只有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能創造出這樣的成語,並且毫不隱晦。 把原則問題和枝節問題混為一談,這是“忽悠”的另一特徵,也是新儒家的立身之本。然而在道德問題上,舍本求末是無濟於事的。這樣做除了證明這些所謂的“道德家”們的自私,即為了混口飯吃不惜出賣靈魂(原本就沒有靈魂也未可知),還有就是智商的問題了。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 翻譯家賀麟也屬於“新儒家”。這又是一個黑色幽默。據說賀麟曾留美五年研習西方哲學,對不大瞧得上孔夫子的黑格爾頗有研究(不知他對黑格爾的這個觀點是否有過深入的探討),儘管如此,他仍試圖找到西方哲學和儒家思想的共通之處……最終的結果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信奉了辯證唯物主義。從“思想”歷程來看,與馮友蘭類似,當然,這也是中國“學者”的普遍命運,或說唯一出路。除了不得不教書掙錢之外,這與他們對附庸統治階層的儒家文化的認同應該有關。 當然,比起“中國著名哲學家”友蘭的“新理學”,同為“中國著名哲學家”賀麟的“新心學”在哲學意義上要成熟得多。友蘭最想當然的是認為“中國古典哲學”與西方哲學談的基本上是一回事兒,只是說法不一樣。因此他的任務是為古漢語中頗具神話色彩的“概念”進行改裝並使其形成系統。最終給出了一個非驢非馬的四不像。無論從“新理學”這個詞兒,還是從其內容都可以看到朱熹的影子。從內容上:朱熹先天的“天理”被友蘭改造成了“無字天書”,或曰“真際”,與“實際”對立,並用“氣”來使兩者發生關係;從手法上:和朱熹類同,也是毫無邏輯的八卦,更無暇顧及四處走氣漏風的二元論。這說明友蘭不但沒看懂古書,也沒看懂外國書,這兩者在根源上倒是一回事兒。然而友蘭卻說自己的“理論”是“最哲學的哲學”……智商確是待查……一說起友蘭就頭痛! 如果說“新儒學”與哲學毫不沾邊兒,賀麟應該是個例外。首先,立腳點就高出一截。他看中了中國思想中最具哲學色彩的陽明“心學”中積極的一面,並賦之與德國哲學中與之相近的新黑格爾學派、乃至康德的理論支撐。其次,賀麟首次將“心”具體為對真(理性思維)、善(道德判斷)、美(直覺感悟)的認知,強調三者的統一。只不過後兩者也是西方的傳統,並不是東方的特產。他也認為“東聖西聖,心同理同”,這是筆者決不能苟同的,因為兩者追求的目標並不相同,甚至相悖。因此兩者的“精神”也有着性質上的差異。不過,賀麟對這一差異的抹殺是“新儒學”的共同特徵。 借用西方理論把儒家“哲學化”的結果是把儒家的“仁”與上帝的“愛”混為一談,反而使“儒學”變成了“儒教”(宗教化),違背了哲學精神。為了光大這個儒教,還要用藝術對其教條進行美化(藝術化)。像其他的“新儒家”一樣,賀麟從事的也是中西“雜交”,試圖試驗出一個新品種。無奈儒家過於貧弱,已沒什麼利用價值。他不像其他新儒家那樣急於構建體系,這是他的自知之明。在他的沒有體系的體系裡,屬於他自己的創見並不多,這也像其他的新儒家一樣。如果他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中西哲學”,他一定會放棄“雜交”兩種性質不同“精神”。他的價值在於:比起其他的新儒家,他更接近西方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朱光潛最為出色,他雖然聲稱自己也是個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所翻譯介紹的著作都是“唯心論者”的經典;他雖然是個美學家,但是最能體諒西方哲學真善美的格局,因而也最能貫徹西方哲學的精神。他才是為“中國心”開闢了美的領域的功臣! 為了接着聊,先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時間”!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時間”或說“時間觀念”。有過愛情的人在等待戀人的時候會覺得時間走得很慢,在與戀人相聚的時候又會覺得時間走得很快。孩子們常覺得時間走得很慢,因而生命十分漫長,而老人們卻覺得時間走得很快,“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我們有“沒有時間”的時間觀念:“長生不老”或曰“永生”;我們還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時間”。最後,我們有日晷、滴漏、傅科擺,還有勞力士和電子表……我們有日曆,包括陰曆、陽曆……進一步,我們發現,不但有感性的時間,還有理性的時間,有想象的時間,還有科學的時間,就如有神話宗教、自然日常……以及作為度量儀器的科學的時間。 亞里士多德說“‘現在’是時間的一個環節,連接着過去的時間和將來的時間;它又是時間的一個限:將來時間的開始,過去時間的終結。”他把時間、空間看作存在的形式,強調時間的客觀性。而康德認為時間是“先驗的”範疇。a priori的本意是“先在的”或“在先的”。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演變為“先天的”或“天賦的”等具有“超驗的”宗教色彩的意思,是康德又恢復了它的哲學面目。“先驗的”,即先於經驗、作為統一經驗的範疇。問題是這個“先驗的”東西從何而來?這就像我們想要追問:如果說世界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又是誰創造的呢?新康德派的卡西爾則更加強調時間的主觀性,他對時間的看法令人過目不忘,他認為沒有過去,過去只是我們的回憶;也沒有未來,未來只是我們的幻想。喜歡歷史的人對此應該深有體會。即便如永恆不變的“科學的時間”也因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動搖,因為他認為時間的流速也是相對的,隨條件變化而變化。這個觀點無疑支持了卡西爾時間的主觀性和多樣性的觀點。 以時間為例是想指出:哲學研究宗教(例如宗教的時間觀念),然而宗教卻遠離哲學。這也是宗教與哲學的區別之一。“新儒學”中主張“新唯識論”的熊十力就是後者的典型。本文“前言”中曾提到“無需贅言,在討論所謂中國哲學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哲學。”而熊十力正是反其道而用之的典範。但這並不妨礙中國人仍把他視為“哲學家”! 在哲學看來,宗教中“真”的成分主要體現在它的“認識論”,即對超驗的神靈的“感悟”,這個“感悟”或“悟”屬於“直覺”範疇。固然,神靈無法證明,“悟”也只能依賴個人的“靈性”。但是其“認識論”所強調的“心”卻對中國的儒教有着至深的影響。不過,其善惡觀念屬於倫理學範疇,其宗教情感或曰“敬畏感”屬於“崇高”這一美學範疇。這些“條條框框”在熊十力那裡是絕無的。熊十力是閉門造車的典範,不過幸虧如此,如果他了解了西方哲學,估計就沒有“新唯識論”了。熊先生潛心發明了一種“哲學理論”,其實主要觀點在外國哲學著作中早有先例,儘管概念和邏輯不大相同。這就像你寫了一篇小說,除了時間地點、人物姓名,其他都和已有的外國小說幾乎一樣,還不如人家精彩,只好拿給不看外國小說的中國讀者。 熊十力的“融貫中西”與他的“會通儒佛”是一個意思,“西”就是“佛”,和西方哲學沒什麼關係。由儒而佛,由佛返儒,或說從崇佛貶儒到貶佛崇儒(“佛玄而誕,儒大而正” )是他的思想歷程:“《新論》文言文體猶融《易》以入佛,至語體文本則宗主在 《易》。”儒佛互補:“會通儒佛,歸宗於《易》。” “新唯識論”的“識”即“心”:“識者,心之異名。”“唯識”即“唯心”,佛教與哲學只是說法不一樣。好像強調了“心”,一切就都可以隨心所欲了。“新”在於強調“體用不二”,殊不知這並非他的創見,且不論唯物唯心,無論在西方哲學,還是程朱理學(“體用一源”)、特別是陽明心學,甚至更早都可以找到先例,並且就源自易學、佛學的影響。幸虧他不了解西方哲學,否則或許會有貪天之功據為己有的顧慮。他用大海與眾漚來說明本體與現象、心與萬象、“體”與“用”的“體用不二”的關係,把【周易】的“翕闢”之說改裝成自己的“辯證法”和“宇宙論”:“翕闢成變”;把“識”分為“性智”(對本體的認知)、“量智”(對現象的認知)……就概念的科學性而言離哲學越來越遠……當你教鋼琴的時候並不需要孩子把所學過的曲子都彈一遍,只要彈一曲,甚至幾小節,就應該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了。 本文開篇曾篡改荀子【勸學】名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為“吾嘗終日而學矣,不如須臾之所思也”,好像是強調事情的另一方面,有點兒孔子所云:“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而實際上“學”和“思”是一件事兒,古人喜歡分開說。“懷疑”是“思”的重要內容之一,當然,是否具有“懷疑”的能力更是個問題。萬事開頭難,首先學什麼?……荀子繼續說“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把哲學系在儒家學說上,就是這個結果!不過這裡,荀子似乎也搞錯了:蒙鳩應該是指斑鳩,斑鳩是不會把巢系在蘆葦上的。即使是體輕如燕的鷦鷯也不會。倒是蘆葦鶯(也叫剖葦)把巢築在蘆葦上,因杜鵑(布穀鳥)藉此托卵(孵卵)而聞名。【詩經】有“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的說法,估計源於此種現象。 書籍就像食物:有的食物會增加你的食慾,而有的卻令人作嘔,常吃就沒了胃口。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思辨的遊戲,我喜歡哲學正像喜歡圍棋,源於思考帶來的遊戲般的快感。讀西方哲學著作你會感到思辨帶來的愉悅,但是讀儒家,比如朱熹,特別是新儒家的東西,你只能感到教條的枯燥,就像學“馬列”、“黨史”什麼的,除非你有什麼別的目的,比如考大學。這些教條淨是些作者為了某個私人目的的臆造,既沒有認識論上的根據,也經不住邏輯的推敲,更談不上“新鮮感”。只能算作“忽悠”。所謂“新儒家”也正是這樣。談論他們,只能敗壞你的胃口,使你對人,甚至對世界感到絕望!新儒家在鬆軟的地基上妄想蓋一座大廈,其結果可想而知,就像我國生產的勞力士和LV……垃圾越堆越多,即使有清潔工也只能望洋興嘆。而這正中統治者的下懷,他們指着這座雄偉的垃圾堆教導下一代:好好學習,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總之,“新儒學”只是“儒學”的迴光返照,為了避免再次墜入大字報的水平,也為了讀者的心情,新儒家的討論就此為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