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有个故事:呆若木鸡。 周宣王酷爱斗鸡,请斗鸡高手纪渻子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训了十来天,周宣王去询问训练成果。 纪渻子说:现在不行,他们还太骄傲了,出去必打败仗。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去询问。 纪渻子说:还是不行,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太过浮躁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周宣王又去询问。 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挑衅它们,它们也不会鸣叫,沉默低调,看上去像木鸡一样,这样的鸡才厉害,别的鸡根本不敢迎战。 中国人说:静水流深。 水越沉静,越是深邃,人越沉默,越有实力。 夸父逐日不语,鹏飞万里无言。 随着人生历练,岁月积淀,慢慢发现,学会沉默,才是强大的开始。 01 低谷时,不言弃 春秋时期,楚庄王少年登基,朝政混乱,他力量太弱,根本无法改变什么。 为了稳住朝局,他三年不发政令,也不治理朝政,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大臣对他说: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翔,不鸣叫,默然无声,为什么?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果不其然,此后几年,楚庄王选拔到一批贤才,等时机成熟,清除奸佞,革新吏治,重农兴商,兴修水利。 楚国上下为之一新,国力蒸蒸日上,很快问鼎中原。 楚庄王本人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伏久方能高飞。 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必有相当长时间的沉淀与潜默。 左宗棠早年科举不顺,屡次落榜。 但他却不气馁,转而去岳麓书院深造。 二十年的时间里,他“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不问世事,默默提高自己的能力。 直到后来,太平天国起事,兵围长沙。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左宗棠正式出山,轻松化解长沙困局。 此后十年,他从一个教书先生,成为晚清柱石,东阁大学士,和曾国藩平起平坐。 古人说: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局。 飞禽伏下翅膀才能飞,走兽弓起后腰才能跑。 沉默,远不是浅显的无话,而是要在沉默中,默默积淀,蓄势待发。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耐得住静默的过程,才能最终享受到花开的喜悦。 02 受挫时,不抱怨 《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叫孙休的人,年纪大了却始终一事无成。 在家种地的时候,收成不好;出去求官,又被人嫌弃。 他愤愤不平,觉得老天苛待,命运不公。 于是找老师扁庆子抱怨:我勇气上佳,品德也很好,倒是我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上天给我安排了不幸的命运。 扁庆子说:你身体健康,不缺胳膊少腿,也不耳聋眼盲,这已经是上天垂怜了,怎么还好意思埋怨上天呢?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如意才是人生常态。 遇到困境,有人抱怨连天,不思进取,最终无限沉沦。 有人不发一言,默默努力,最终绝地翻盘。 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偶尔抱怨,可以适当宣泄情绪,总是抱怨,却会不断消耗自身的精力,让人一事无成。 北宋庆历二年,大才子曾巩参加科考落榜。 放榜当天,很多人围着皇榜发牢骚。 有人嫌弃试题出得太难,有的抱怨考官有眼无珠。 只有曾巩,一言不发,默默回到客栈收拾了回乡的行李。 面对落第,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认真反省自己,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 归乡之后,闭门谢客,潜心苦读。 嘉祐二年,曾巩再次参加科考,以第四名的好成绩,进士及第。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遇事不避,向内归因。 反躬察己,默默耕耘。 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一个人才能走出低谷,走向未来。 03 非议时,不争辩 庄子讲过一个“神树”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齐国有一棵神树,树冠遮天蔽日,大到可以供几千头牛一起遮阴。 树干足足有十丈粗,树梢恨不得和山一样高。 哪怕只有十余根旁枝,也足够造一座大船了。 很多人把它奉为神树,来往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有个木匠却对此嗤之以鼻。 他说:这棵树长得太大了,都是散木,不结实。不能做家具,不能做棺木,也不能盖房子。 一点用也没有,这样的树,怎么能称为神树呢?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注解世界。 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一千个立场,会生出一千种不同的议论和解读。 有人把你视为神,就有人把你贬如泥。 人到了一定年纪,慢慢发现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与其在意别人的议论,不如保持沉默,做好自己。 庄子笔下,有一只大鹏鸟。 它的脊背有几千里,振翅而飞的时候,遮天蔽日,仿佛看不到尽头。 大鹏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借着风飞往遥远的南方。 这一幕被麻雀看到了。 麻雀就开始嘲讽:我一跳就飞起来,在灌木丛里起飞盘旋,也是很不错的飞行了。 大鹏怎么这么蠢,要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大鹏却仿佛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向南飞行,一直飞到遥远的天池,获得它想要的自由。 庄子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智慧大而化之,小聪明才会争论是是非非。 无论你做什么,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如果非要和他们争个清楚,只能耗心劳神,无力前行。 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 管住嘴,稳住心,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人生。 ▽冯友兰先生说: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 年少的时候,总是急着要说些什么,渴望证明自己,炫耀自己。 可随着岁月的积淀,我们慢慢变得沉默,慢慢变得不想说。 成长,始于沉默。 开口是银,沉默是金。 不抱怨,不争论,不炫耀,不讨好。 一个人才能在沉默中,厚积薄发,成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