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王卫星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23392/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王卫星
注册日期: 2021-02-19
访问总量: 891,32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
· 天下最重要的一个字
·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 罗广英
· 中国人为什么抑制道家文化
· 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的姚爱平
· 道可道,非常道
·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道家文化】
· 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
· 天下最重要的一个字
·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 罗广英
· 中国人为什么抑制道家文化
· 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的姚爱平
· 道可道,非常道
·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
· 世界上最好的是人,最坏的也是人
· 《道德经》是什么
· 文化最高,政治在文化之下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上篇)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上篇)

王卫星

万事万物都有根,找到根一切问题都可以进入解决的程序,这是公理,公理无须证明。中医治病的道理亦是如此。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都是由“阴阳、五行、八卦”构成的一个反映“天人合一”的中国自然生成逻辑(简称生成逻辑)。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有五种治疗疾病的方式,药、砭、针、灸、导引按跷。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不能分割。从身体的表现,可推测健康的状态。

《内经》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所以,中医用“望、闻、问、切”、“八纲辨证”,整体考虑各种致病因素,这就是中医诊断与治疗合一的结果。

“望诊”:望全身情况包括神、色、形、态四个方面。望局部情况包括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等。望舌包括舌质、舌苔两部分。望排出物包括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儿科还有专门诊法,即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神的关键在于两目、神情、气色、体态。健康之人两目有神,视物清晰;神识清晰,思维有序,表情自然,反应灵敏;形体强硕灵动。反之,若目无光彩,视物模糊;神识昏蒙,表情淡漠,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皮肤色泽枯槁;形体瘦削僵硬,是谓无神,多属病重。

望色的关键在于面部色泽是否光泽荣润,常色是否分明,病色是否明显,五脏在面部对应部位色泽是否正常。中国人的面部常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见病色有青色、赤色、黄色、白色和黑色5种,分别见于不同的病证。

望舌,通过舌质、舌苔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气血津液和脾胃血淤情况。正常人舌质淡红而润,舌苔薄白。舌质能反应脏腑的寒热虚实及气血的盛衰。舌苔能反应胃气的强弱及病邪的盛衰。中医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用此可作为诊察腑脏病变的参考。舌质淡红多是虚寒证,绛红多是热证或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实热症舌红而苔黄,虚热证舌红而无苔或剥苔,舌尖鲜红为心火上炎。舌苔红绛可为血热或热毒极盛,如热病则邪入营分,红绛起刺为营分热盛。舌质紫暗多是淤血蓄积。若舌质干枯、裂纹甚至出现芒刺是热盛伤阴,津液亏损之征。舌质胖嫩而边缘有明显齿痕者为脾气虚或阳虚。少苔或无苔病人多是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白苔多属寒证。外感风寒初起,苔见薄白而滑,里虚寒证舌苔也可见薄白,白腻苔是内有痰湿。黄苔多属热证,黄苔愈深,其热愈重。外邪入里化热者舌苔淡黄,热盛伤津深黄而干。湿热内蕴或肠胃有积滞者苔则深黄而厚腻,黑苔少见,然黑而滑润者多是阳虚寒盛;黑而干燥者是里热炽盛,津液已伤。苔愈厚腻,湿浊愈重,用药时应十分注意。

在中医诊断中,望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听病人的呼吸、语言、咳嗽、呕吐、呃逆、肠鸣等各种声响的变化;以及嗅闻病人身体散发出的异常气味等,以辨别病情的方法。

在中医诊断中,闻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闻而知之谓之圣”的说法。

“问诊”:以了解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发病经过及自觉症状等相关情况的方法。

《景岳全书》说:“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

问耳目:询问病人耳、目的情况,可以了解肝、胆、三焦、肾和其他脏腑的病变。问二便:大便与脾胃、肠道关系密切,小便与膀胱、肾关系密切。问妇人经带:妇女有月经、带下、产育等生理病理特点,不仅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一般疾病亦可引起上述方面的异常改变。问小儿:除问一般内容外,还要结合小儿的特点,着重询问出生前后情况,以了解小儿的先天情况;询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以了解小儿的免疫能力;询问小儿发病原因及家族遗传病史。

在中医诊断中,问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问而知之为之工”的说法。

“切诊”: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就是医生用手指判断病人脉象的变化而得知病情的好坏,在医生诊治病情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脉为血府,全身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来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就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身体的变化了解到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等情况。而按诊则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进行触摸的检查方法,如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皮肤的肿胀等,通过这些方法诊断后就可以和其它三诊相互参照,从而作出诊断。

在中医诊断中,切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的说法。

“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用“八纲”辨别归纳证候,是分析疾病共性的关键程序。“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阳是总纲,它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阴证包括里、虚、寒证,阳证包括表、实、热证。“八纲”中的表里,观察病位;寒热,观察病性;阴阳,观察病类。

“八纲”是“辨证”的基础,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的“辨证”,而其他“辨证”分类方法,则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

中医以整体观察为指导,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生理上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主张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在治疗上以“四诊合参”、“八纲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个体化诊疗,十分重视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后续演变。在方药上根据药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合为配伍原则,构思组方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中药的四性:

1、寒性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暑、泻火通便等功效,常用药材有黄芩、金银花、知母等。主要应用于咽喉肿痛、脸红目赤、高热等病症。

2、凉性中药具有清热除烦、降火的功效,常用药材有薄荷、菊花、薏仁、罗汉果等。主要适用于牙龈肿痛、尿黄便结、口角糜烂等病症。

3、温性中药具有温中补虚、散寒祛湿、通经脉等功效,常见药材主要包括红枣、当归、龙眼等。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病症,如胃脘冷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

4、热性中药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常见药材有干姜、附子、肉桂等。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胸痹、阳痿、宫冷等病症。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应双方属性的概括。

气和血的这种属于阴阳同出而异名关系的特性,表达了中医里面阴阳的核心意义: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说的就是阴阳之间不能够截然分开,截然分开的比如男女、日月、高低、上下等都是孤立的阴阳关系。气血同出而异名的关系表达了言气也就代表了血,言血也就代表了气。

从气味的气、气血的气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所谓的气,皆源自于那个时期的阴阳观念,在表达阴和阳相互作用的时候,说气犹如说了血,讲血如同讲了气;说气犹如说了味,讲味如同讲了气。

气味跟气血一样,是属于同出而异名的阴阳关系,不是我们现代人在阴阳割裂的认识下,所谓形单影孤的气是气,血是血;气是气,味是味。我们现代人过分强调了阴阳的对应属性,忽视了阴阳的同出属性。古人运用阴阳思维方法,来认识自然的物质世界,是古人乃至于上古人的智慧结晶,即使是到了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也是做不到将水果的气和味分开。中药的气和味虽不能够截然分开,但可借助中药寒热温凉及升降沉浮的性能与辛甘(淡)酸苦咸等味来实现其应用。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西方历法中的一天24时,计算精准,分秒不差,是一种形式逻辑的表达。而中国古人一天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与人体十二条经络有关,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时间与健康有直接的关系,是一种生成逻辑的反映。

微信截图_20240426072209.png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