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https://blog.creaders.net/blog_style/sample3/images/blog_3.gif) | 教授—1 |
|
2022年11月。我为了看望老母,历经周折终于回到中国大陆的家乡。在那个时期,这国的头等大事是“动态清零”。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按时必做的核酸检测。小区各出入大小门均封闭,仅留一门进出,有耀武扬威的保安配合包头裹脚的大白把守。门边建一核酸检测小亭,供小区居民及时检测。我三岁的侄孙女,隔一两天就拉着大人去核酸检测亭排队,看她欢快的笑容,应该是在疫情期间方醒人事的她认为核酸检测是如同吃饭一样的天经地义之举。 折腾好久,我在手机上下载了“外籍人员健康码”的登录页面。自己去排队做核酸检测。我本来不一定想去做,而是所有知道我回来的人都劝我赶紧去做检测,不然“整个小区”的人会因为有个从境外回来的高危人员而担惊受怕。 我排进十多米长的队伍中,排在我后面的是九栋的刘教授,这个小区是大学的教工公寓,绝大部分人都是知根知底,甚至是几辈人的恩怨相互交织。我听说过刘教授是凤凰男,在学校读完硕士去北京名校读博,再去美国常青藤镀金,然后作为高端人才引进。现在是经济学界大佬,博士生导师,经常在世界级期刊发表学术报告。年近五十,一幅黑框眼镜衬托出满脸睿智。虽然他不认识我,但是我对他这样的学者还是很敬重的。 排到核酸检测亭的一边窗口核对了手机页面上的身份信息,领取了检测棉签。再去另外一边窗口排队,让窗口里的“大白”撕开包装,拿出棉签往大张的嘴里搅和取样登记。然后再等到几个小时后手机上的健康码呈现绿色这才算有了正常结果。我翻看着领取的棉签,绕到另一边排进队伍尾端。猛抬头,看见刘教授诧异的眼神:“您怎么能排在我后面呢?我们必须得保持登记时的顺序。”我笑笑走到他前面:“我是刚从北美回来,第一次做核酸检测,不知道规矩。”他突然发了一句感叹:“哎呀!您的身体真好!”现在是我奇怪了:你怎么感觉我身体好呢?他说:“美国人现在因为疫情感染,大部分人都病倒在床上。您能够这么远飞过来,身体那是真好!” 我无语,实在无语。这是教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