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丁中信的博客  
感想中医  
https://blog.creaders.net/u/460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丁中信 ,14岁
注册日期: 2010-11-29
访问总量: 5,21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最新发布
· 现在的中医界还会出“大师”吗?
· 从《倚天屠龙记》谈带脉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慢谈篇】
· 现在的中医界还会出“大师”吗?
· 从《倚天屠龙记》谈带脉
存档目录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从《倚天屠龙记》谈带脉
   

话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幼时的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寒毒侵入五脏六腑而不能根除,常遇春自告奋勇携带张无忌求医于蝴蝶谷医仙胡青牛。在谷中求医期间,张无忌从胡青牛处学得不少上乘医术,其中金庸专门有一段描写带脉的段落:

张无忌道:“人身上这个带脉,可算得最为古怪了。胡先生,你知不知道,有些人是没有带脉的?”胡青牛一怔,道:“瞎说!怎能没有带脉?”张无忌原是信口胡吹,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何况这带脉我看也没多大用处。”

胡青牛道:“带脉比较奇妙,那是不错的,但岂可说它无用?世上庸医不明其中精奥,针药往往误用我符有一本《带脉论》,你拿去一观便知。”说着走入内室,取了一本薄薄的黄纸手抄本出来,交给了他。

张无忌翻开第一页来,只见上面写着:“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皆上下周流。唯带脉起小腹之间,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跟着评述古来医书中的错误之处,《十四经发挥》一书中说带脉只四穴,《针灸大成》一书说带脉凡六穴,其实共有十穴,其中两穴忽隐忽现,若有苦无,最为难辨。

 

从上文可看出,在张无忌的眼中,带脉是人体中最古怪的经脉,的确带脉十分地与众不同,因为所有的人体经脉都是上下的纵线走向,而唯独带脉横行环绕腰腹一周。

“带脉”之名首见《黄帝内经》: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第二腰椎),出属带脉。”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夹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依据《黄帝内经》以上的描述,“带脉”的循行路线和它的病候皆未有明确说明,也没把“带脉”定义为一条经脉,因此它可能是一条经脉,一个穴位或一个部位,后人很可能因“带脉”的名称而断定它是一条经脉。“带脉”的位置在第二腰椎的附近,大约去腰三寸的部位,这又是一个很模糊的提法,后世提出的“带脉”循行路线都以此为本。

另外在《黄帝内经》里,记载灸“带脉”可治疗癫痫,恐怕现在已无人使用。在病理上,下肢的瘫痪和无力行走也与带脉的功能有关联。

后世的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阐发。

首先是《难经》对“带脉”有了较明确的记载:“带脉者,起于季肋(第十一肋),回身一周。”“带脉之为病,苦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显然“带脉”在这里是指一条经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并且有一定的病候。

其后在《针灸甲乙经》中首次规定了名为“带脉”的腧穴的定位“在季肋下一寸八分”。(现在的定位:在侧腹部,“章门”穴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所读医仙胡青牛所著《带脉论》的一段话,实则是金庸抄录了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间)的精辟观点:“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

胡青牛又评说古来医书对带脉的错误论断,这涉及了带脉的穴位数目。奇经八脉里除了任督两脉有自己的穴位,其余六条的穴位皆隶属于十二经脉上的穴位(交会穴)。

需要解释的是金庸在这里犯了两个错误,胡青牛所引用的两本医书《十四经发挥》和《针灸大成》,在金庸描写的特定年月里是看不到的。根据《倚天屠龙记》所写,常遇春((13301369)约在20岁左右携带张无忌去见胡青牛,即当时的故事发生在1350年左右。《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滑寿(1314-1386),此书虽编成于1341年,但初刊于明洪武初年,约在明翰林学士宋濂作序后不久刊行(滑寿的面子很大哦,能请得动当时的大儒宋濂为他的书作序,各位有兴趣,可去读一读宋老先生所写的序)。胡青牛见到常遇春和张无忌时明朝还未建立,更何谈纠正《十四经发挥》的错误。《针灸大成》更是远在明万历29年(1601)首次刊行,离《倚天屠龙记》所写的年月太过遥远,自然胡青牛是不可能读到的。

至于带脉的穴位的数字,《十四经发挥》只指出四穴,分别是“带脉”和“维道”(两侧共四穴)。至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则提出八穴,分别是“章门”,“带脉”,“五枢”和“维道”(两侧共八穴)。金庸所谓带脉共有十穴之说自是小说家之言。

金元时期的针灸大家窦汉卿(1196-1280)在其著作《针经指南》中提出“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即后来所谓的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其中胆经的“足临泣”穴与带脉相通。据窦汉卿的序中所言,此八穴乃是得自少室(少室山脚下即为少林寺)的隐居者。胡青牛自当知道此书,只可惜《倚天屠龙记》未有提及。

明朝针灸家高武所作《针灸聚英》,用西江月调写出“八法八穴歌”,对“足临泣”的主治概括为“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在临床上,带脉不和,常会有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的疾患。在南宋的《针灸资生经》里曾记载一个十分有趣的病例,有一妇人患赤白带下,先灸“气海”穴无效,后改灸“带脉”穴,招来一鬼对她说:“先前灸的方法也对,但没灸着我,近日灸带脉灸到了我,我就会离开你身,但须用酒食来祭我。”妇人的家人于是用酒食祭拜鬼灵,疾病便获痊愈。该书作者王执中起初以为此事为奇谈怪论,后认为可能该妇女劳损伤心,才有鬼怪之说。以后王执中凡治妇女带下,总是先按压“带脉”一穴,发现患病妇女均有酸胀之感,再用艾条灸之,没有不治愈的。

带脉有病,《难经》提到会有“腰溶溶若坐水中”的感觉,这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里的“肾着之病”颇为相像,“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在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姜苓术汤现在运用甚广,凡符合中阳不振,寒湿下侵均可用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痛,慢性盆腔炎,肠胃炎等等。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的用药自成一格,认为中药杜仲、五味子入带脉。

现今广东靳瑞教授采用“带脉”加上“中脘”和“足三里”,组成“肥三针”的方子用于针灸减肥,可取良好疗效。上海当代针灸名家陆瘦燕很重视运用“足临泣”治疗偏头痛。

现在被当成骗子的张悟本对带脉有一些见解,其实不能把张悟本所讲的都否决,因为他所讲的内容有些来自中医的认识范畴,他对肥胖虚证,高血压和胃炎的治疗都提到打开带脉,认为人体上下不平衡,是因为带脉的问题, “上热下寒证。寒气上不来,造成上面过热,热胀才胖,其实就是带脉堵住了……把带脉给打开,人就瘦了。怎么打?在腰间带脉的位置抹上油,用罐子拔着走。”其说颇为生动形象。

 

带脉是一条独特的经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如腰带横行腰腹一周,其穴位一般认为有三个或四个,另有八脉交会穴的足临泣与之相通。如若带脉病变,则有妇女带下,腰重冷痛,足痿不用,肥胖等病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对带脉有一定的描述,今偶尔翻阅,有感而发,写文在此。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