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昔成的集邮册  
闹着玩儿的。  
我的名片
昔成 ,3岁
注册日期: 2006-10-28
访问总量: 52,6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从嫦娥奔月想起 (4)--- 踏上月
· 从嫦娥奔月想起 (3)--- 美国艰
· 从嫦娥奔月想起 (2)
· 从嫦娥奔月想起
· 图解王福贵“从无到有”的哲学
· 澳门的昔日风情邮票
· 不曾记得 。。。 。。。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专题集邮 - 狗】
· 邮票中的狗 (10)- 牧羊犬 (He
· 邮票中的狗 (9)- 枪猎狗 (Gun
· 邮票中的狗 (8)- 枪猎狗 (Gun
· 邮票中的狗 (7)- 枪猎狗 (Gun
· 邮票中的狗 (6)- 枪猎狗 (Gun
· 邮票中的狗 (5)- 枪猎狗 (Gun
· 邮票中的狗 (4)- 泰瑞狗 Terri
· 邮票中的狗 (3)- 泰瑞狗 Terri
· 邮票中的狗 (2)- 泰瑞狗 Terri
· 邮票中的狗 (1) - 狗的品种分
【趣味集邮】
· 情人节看不懂的一张邮票
· 给情人节准备自己做卡的男人出主
· 收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
· 昨晚上请勤劳灌水吃饭
· 万维邮政署第三套邮票 - 五味名
· 万维邮政署第二套邮票 - 五味名
· 万维邮政署第一套邮票 - 五味名
【邮票欣赏】
· 从嫦娥奔月想起 (4)--- 踏上月
· 从嫦娥奔月想起 (3)--- 美国艰
· 从嫦娥奔月想起 (2)
· 从嫦娥奔月想起
· 图解王福贵“从无到有”的哲学
· 澳门的昔日风情邮票
· 不曾记得 。。。 。。。
· 邮票中的安徒生童话
· 邮票欣赏 - 圣诞老人来啦!
· 邮票中的童年 - 童年的游戏 (2)
【邮戳欣赏】
· 中国最南端的邮政所在哪儿?
· 邮戳上的广告 (2)
· 邮戳上的广告 (1)
· 邮戳上的北京名胜
· 邮戳上的北京街名地名
【集邮杂谈】
· 集邮杂谈 --- 我的集邮历史
存档目录
12/01/2007 - 12/31/2007
11/01/2007 - 11/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2/01/2007 - 02/28/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10/01/2006 - 10/31/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从嫦娥奔月想起 (2)
   

从嫦娥奔月想起 (2)

在随后的六年里苏联的探月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软着陆。然而这个计划并没有以前的两年那样顺利。

Luna 1960A,计划飞过月球。1960年4月15日发射失败。
Luna 1960B,计划飞过月球。1960年4月19日发射失败。
Luna Sputnik 25, 计划软着陆。1963年1月4日发射失败。
Luna 1963B,计划软着陆。1963年2月3日发射失败。
接下来的还是发射失败,软着陆失败,失败,再失败。

。。。。。。

苏联的探月科学家们在饱尝了接连9次失败的痛苦后,终于在1965年十月歪打正着地把Luna 5送上了月球。尽管软着陆变成了撞击,至少是又一个人造物体落到了月球上。然而苏联人为这个撞击并高兴不起来,因为它在发射记录上仍然是失败的一笔。

在经历了11次失败之后,真正让苏联重感骄傲的是Luna 9。它在1966年1月31日发射,2月3日实现了月球软着陆。


左边匈牙利邮票展示的是Luna 9飞行时的姿态。右边越南邮票是登月后飞行器打开的状态。Luna 9带有一个摄像头,在着陆后对周边1.4公里范围内的环境进行拍照摄像。摄像一共有八个多小时长。随后分3次发回地球。有趣的是摄像发回后,公布照片的是英国Daily Express,而苏联官方并没有马上公布。Daily Express是怎么得到这些照片的呢?原来坐落在英国西北部的Jodrell Bankthe天文台(Jodrell Bank Observatory)在这次发射中帮助苏联监控Luna 9。他们发现发回的摄像信号并没有加密,而是用了当时国际报业通用的传真码。他们立即通知了Daily Express,并随后将照片公布于全世界。至于为什么苏联没有用加密信号来传回这么珍贵的月球图片,至今仍然是个谜。

从1966年初的Luna 9到1976年的Luna 24,苏联又进行了25次登月或绕月飞行。其中又经历了十次失败,但更多的是成功,包括三次将机器人采集的0.326公斤的月球样品送回地球。

在这同一时期,美国人也没闲着。

(待续)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