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7lKEAooUs82WDHyEia2apewgwhBlesFmUSesbF5d2ial94JLBPvxn7rBMtj8sVglibibcia08SPcmbic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旅顺博物馆
旅顺关东厅博物馆旧址位于列宁街42号,其建筑风格为近代折衷主义形式,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部分区域有地下室,砖石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5868平方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它是日本在沙俄拟建的“将校集会所”基础上改建而成,1917年4月开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其后8次易名。
解放后,于1954年正式更名为“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和资料10万余件,国家一级藏品200余件,尤以新疆文物和外国文物具有特色。旅顺博物馆是我国创建历史早、藏品丰富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包括大连地区古代历史、尤其是新疆乃至东南亚历史文化的宝库。是全国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1993年3月10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背景故事: 中国著名历史艺术性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是中国著名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也是大连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胜沙俄,侵占旅顺、大连,并在1916年对沙俄未建成的高级军官俱乐部进行修建。主体建筑由"日殖大连建筑设计先锋"之称的日本知名建筑师前田松韵设计。1917年 4月,博物馆正式开馆。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oOmiaJ3Z1Ta9S41pPA3tEmiaPKKXztXKQR2ibSujGbatO20j03QKhOsf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旅顺博物馆旧影
旅顺博物馆地处大连著名旅游景区--太阳沟历史风景区中心,周边松柏花草环绕,景色宜人,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博物馆园区东为大连旅顺蛇博物馆和苏军胜利塔,西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一五医院和太阳沟历史老建筑群,南临著名的旅顺军港,北有中苏友谊塔和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11月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旅顺博物馆,1919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改称旅顺博物馆。1945年10月,由苏联红军接管,改名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1951年2月1日,苏联红军将博物馆馆舍连同馆藏2万件文物和近8千册图书移交给中国政府1952年12月,改称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1954年,定名为旅顺博物馆",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现旅顺博物馆办公区馆名由董必武先生提写,一座博物馆,同时由两位副总理题写馆名,实属罕见。多年来,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馆视察,敬爱的周总理非常喜欢旅顺博物馆,一生5次来旅顺,3次到博物馆参观。有材料介绍,总理在一次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休息时间问大家,咱们国家有一处房子四面通光,你们知道在哪里吗?大家说不知道。总理说,旅顺博物馆。到目前为止,旅顺博物馆有馆藏文物有1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00余件。比较珍贵的有:青铜器吕鼎,内底铸有铭文5行44字。"吕"即西周穆王司寇吕侯;西汉时期的马蹄金;元代刘秉谦"竹石图"。还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 9具木乃伊和丝织品、绢画、陶俑、货币等汉、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罗石刻和日本绘画等外国文物。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01Zgt7gXAeEialHIciaYxG5Kiau1uARbJfrAGqcRbhnTtnuXiapDGIQ9I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铜尊、鸱鸮提梁卣(商)
该馆基本陈列内容包括青铜工艺,漆器、玉器、珐琅、东亚陶瓷、木乃伊、佛教艺术、大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等为主,还有《中国箸文化》等专题陈列。该馆还长年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
旅顺博物馆园区现有关东厅旧址博物馆、中苏友谊塔和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建市100周年之际,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大连市文化局的支持下,旅顺博物馆实施了旅顺博物馆总体工程改造。在本馆毗邻处新建了分馆,同时将原来的动物园、植物园归入博物馆园区,使博物馆园区的面积由原来的2.5万平方米增至15万平方米。在园区内苍松翠柏中,花木掩映下,分布有清代古炮广场,辽代壁画墓,硅化木林,沙俄军舰铁锚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展厅,使人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4ULWJBKSDd1UEnnKaevX6SkK4od5zPoT7csVgtaGfrygDtcx63rv7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2009年,旅顺博物馆前门改造工程完工。以前的地砖硬覆盖重新改成鹅卵石。地砖硬覆盖采用的自由散水排水系统在遇到雨天时,雨水很容易渗到主馆地下库房,造成库房潮湿,不利于库房文物保护,改成鹅卵石后,使排水系统得到根本性改善,解决了地下库房渗水的根源问题。其次,原有的地砖硬覆盖在雨雪天会出现很多的积水点,且地面湿滑,不方便游客行走,改造后既使该馆前门的容颜大为改观,又为广大观众营造了良好的参观环境。此外,旅顺博物馆前门周围栽种的龙柏属于名木古树,原有的硬覆盖不具备透气、透水的性能,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改造成鹅卵石后也给植物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旅顺博物馆的藏品以大连地区考古出土文物、新疆文物及中外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代艺术精品荟萃,文物类别丰富,突出不同地域文物鲜明特征的藏品体系。藏品涵盖考古、铜器、陶瓷、甲骨、玉器、漆器、珐琅器、书画、碑志、佛教造像、竹木牙雕、新疆文物、外国文物、货币等20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新疆文物、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贞松堂集古遗文》著录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青铜器
旅顺博物馆藏青铜器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从商代至辽金时代,种类有兵器、礼器、乐器、水器及杂器等,许多器物上铸刻铭文,如洛阳武库钟、冉钲、父乙鬲、父辛甗、吕鼎等。尤其大梁鼎、过伯簋、始皇二十六年诏五斤权等器物的铭文均有确切纪年,不仅可以证信古史、补苴史书的缺佚,而且对研究商周至秦汉的历史和语言文字,都有着重要价值。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sM93V8ZBH7txgdPn28ibZr3MYpkwvDOB30icCy4ugWCZpzribDiczwMQG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旅顺博物馆青铜器展厅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taTvy9RiaEz2KUdL15KticHUewtCsVC9gnQDStmmFMNczI8ibCsj0XCY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旅顺博物馆一楼大厅
书画作品
馆藏书画作品别具一格。元代刘秉谦《竹石图》,以双勾技法画竹,笔力雄健,题"至正乙未(1355年)春寿阳刘秉谦为克明未宪掾作。"然而,刘秉谦及其作品均不见画史,《竹石图》为传世孤品,对研究元代绘画弥足珍贵。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辈出,艺术流派纷呈,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馆内均有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作品为清宫旧藏。如明沈固的《青园图》、文征明的《老子像》、唐寅的《松林扬鞭图》、清王翚的《观梅图》、上睿的《携琴访友图》等。康熙皇帝跋《兰亭序》、跋《曹娥碑》及临王羲之、米芾、苏轼、赵孟睢⒍洳壤榉业哪#匝芯壳宕榉ㄊ犯悄训玫恼涔笫妨稀!肚逅镂禄嫒竞炻ッ瓮肌繁史ň福枭ɡ觯榻诹崆疑腥耍椿鲆环榫敖蝗凇⒏挥惺獾幕妫徊垦笱蟠蠊邸⒘钊说雌爻Φ墓诺涿逗炻ッ巍繁硐值媚腿搜拔丁⒀潘坠采汀F淝榻谥昃 ⒈史ㄖ浮⑵甏螅宕獠幕婊髌匪黾�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0V7YaSiaUwSdrZ7OEzEGlFd16ykMdx8WHwteQtiawgyJnNuN5yewqle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北魏石佛头
新疆文物
新疆文物是馆藏一大特色,备受海内外瞩目。其内容包括绢画、写经、印经、文书、版画、壁画、章、木器、丝织品、泥塑彩绘佛像、菩萨像和木乃伊等。在这些藏品中,佛教文物数量较大,有汉、梵文《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和梵文、回鹘文、和阗文、吐火罗文佛典。其中公元五~六世纪的《法华经》残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梵文《法华经》写本,《诸佛要集经》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经译本。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bnZ1iactwrGsI4InY3LaEVwaWVRYFFwlkaJfXwUeQ4VggaV1icGOrxic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梵文《法华经》断片(唐,新疆)
旅顺博物馆与国学大师罗振玉
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罗振玉一家,于1928年迁居旅顺,1940年在这里病逝,享年74岁。他在旅顺生活了12年,晚年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正是由于罗振玉与旅顺有着特殊关系,因此他旧藏的大量文物存藏在旅顺博物馆。1945年大连解放后,苏军接管了旅大地区。当时苏军征用了他的藏书楼“大云书库”,他旧藏的文物大量流散民间。旅顺博物馆现有罗家旧藏文物,主要是1954年以后,陆续在民间征集和政府有关部门移交。
旅顺博物馆藏罗氏旧藏古器物约3500余件,还藏有罗振玉旧藏玩具、古筷子、写经头竹薕、古墨、鼻烟壶、古匕、木雕、等杂器600余件。罗振玉旧藏古器物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其所藏青铜器,大多带有铭文,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玺印的收藏是罗氏旧藏中的一大特点,本馆现藏包括封泥及历代官印共600余枚。旅顺博物馆所藏罗振玉亲友往来书信,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术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所藏罗振玉旧藏历代碑帖拓片不仅数量大,而且多为清以前旧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23WsIesFXZoiavsDpmFmeQqWNOfHicPY1Qc38rgbIOtutnuYyeFnKl9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国学大师罗振玉
罗振玉旧藏甲骨卜辞
罗振玉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贡献,学界公认是在甲骨文的搜集、考释和传播上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文主要是1955年前后,从旅顺铁山镇农民刁万柱、唐丽兰、周士显等人手中征集,另外是1958年前后旅顺登丰街道及旅顺供销社等单位拨交来的。从我馆文物账来看,共有甲骨2250片,其中龟骨1001片,牛骨等1249片。另外有未入文物账的无字小片骨及疑为赝品的近50片。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Af2J6yR546YlV6YOPrqqOcIOJ4A3auqt7DdxT5YjSAChbBUARqYHm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罗振玉旧藏甲骨
罗振玉旧藏清内阁大库档案
旅顺博物馆藏清内阁大库档案,系罗振玉旧藏。提到清内阁大库档案,人们自然会想到上世纪20年代发生的“八千麻袋”事件。
1909年,清内阁大库失修,库藏明清档案及珍贵秘籍面临被毁的危险,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在国子监设立了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1922年春,历史博物馆除留少部分外,将其余档案装了八千麻袋,计15万斤,作价4千元卖给了北京同懋增纸店,该店打包准备将档案运到定兴、唐山两处造纸厂化浆造纸。时住天津的罗振玉找到同懋增纸店,以高价买下所有档案。(一说是13000元,罗振玉在给法国学者伯希和的信中说是20000元)。但如此众多的档案整理,不是个人能力可胜任的。罗振玉将大部分档案卖给了藏书家李盛铎,李盛铎又将大部分转售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罗振玉举家从天津迁往旅顺,也将保存在天津的档案带到了旅顺。1933年秋,在旅顺设“库籍整理处”进行整理。目前旅顺博物馆所存内阁大库档案,就是1936年整理工作完成后,罗氏将大部分捐给刚成立的“国立奉天博物馆”后留下的一小部分。旅顺博物馆收藏约230件册。旅顺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档案是罗振玉将所抢救的大库档案经过转让、捐赠后,最终留在身边的,其价值可以想见。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上述内阁大库档案史料,大部分没有出版,可为学界提供明清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罗振玉旧藏古籍图书
罗振玉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近代有名的藏书家。1928年迁居旅顺之后,也带来了他的全部藏书, 1945年,苏军接管大连期间,由于苏军征用大云书库,其藏书搬出后散佚了一部分,大部分图书存放在旅顺一废庙里,旅大关东公署成立后,又将图书转运到大连,人民政府文化部门邀请罗振玉之孙罗继祖先生对这批图书进行了整理。1948年,图书整理完毕后,罗继祖与堂弟罗承祖受祖母命,将全部藏书捐给了国家。旅顺博物馆目前所存罗氏旧藏古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1951年由大连劳动人民历史文化陈列所连同部分档案一同移交来的,二是大连图书馆移交,三是从当地老百姓手中收购或得自捐赠。总数达1200种,4000余册。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罗氏收藏历代古籍(刊本、写本及稿本),罗振玉刊印图书及罗振玉著作手稿。
作为罗振玉文物收藏的主要单位,旅顺博物馆一直注重其散佚民间文物的发现及收集,2010年本馆又征集了包括罗振玉自刻印章、书法及旧藏文物70余件。
旅顺博物馆与大谷收集品
在旅顺博物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中,大谷收集品因其数量众多、价值珍贵而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由于这些藏品,大谷光瑞与旅顺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谷收集品是以日本大谷光瑞个人命名的一宗文物资料。大谷光瑞伯爵(1876年12月27日-1948年10月5日),日本京都府人。日本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探险家。明治三十五年(1902),大谷光瑞利用留学归国之便, 以探寻佛迹为名,组建大谷探险队,前往中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中国新疆等地,考查古迹,搜集文物,是谓大谷探险队的第一次探险活动,也是大谷光瑞本人亲自参加的唯一的一次。在这次活动期间,1903年大谷光瑞因父亲明如上人去世,回国继位为西本愿寺法主,法号镜如上人。日俄战争后,大谷派本原寺弟子和僧人桔瑞超、野村荣三郎和吉川小一郎又先后进行了第二次(1908一1909)和第三次(1910-1912、1911一1914)探险,主要在中国新疆的吐鲁番、楼兰、库车、和田和甘肃敦煌等地,获得大量出土物,主要为古丝绸之路上遗存的珍品。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m7jmSvluvib4UcV5tgQcYLiaBd3CN28rZ4YnLLia81mfobQhraTB95t2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大谷光瑞
所以大谷收集品是以中亚、西域文物为主的、涉及中国内地和内蒙、西藏、云南诸多地域的文物资料。1914年,由于本愿寺多年大规模的考察探险、修建二乐庄,而且在日俄战争期间本愿寺还有资助活动,财政耗费巨大,引起了严重的财政赤字,直接导致1914年5月17日大谷光瑞辞职。此后二乐庄被便卖、大谷收集品被分散。
大谷收集品主要分散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则由大谷光瑞本人带到旅顺,现收藏于旅顺博物馆。这部分当中有包括8000多号大谷文书在内的一部分文物后来又被桔瑞超带回日本,现收藏于日本龙谷大学。
1914年大谷光瑞辞去法主职位后,开始了其海外游历和布教的生涯,并选择中国的旅顺作为其在中国的居留地。 1915年大谷在旅顺新市区买下了一所俄国式建筑,先将其大量藏书(这部分藏书后被统称为“大谷文库”)经由上海运抵旅顺,1916年,将其保留的大谷收集品也一并运到旅顺,并以寄存的方式存放在刚刚建立的关东都督府满蒙特产陈列馆,该陈列馆就是现在旅顺博物馆的前身,所以说,旅顺博物馆与大谷收集品,以及因之与大谷光瑞从其诞生时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馆藏来说,中亚和西域文物始终是大谷收集品的主体,由古印度石刻和发现于中国新疆、甘肃的古丝路文物两大部分组成。
大谷探险队是最早对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古墓进行挖掘的,旅顺博物馆藏大谷收集品中的大量木俑和泥俑就是墓葬中的随葬品,在大谷探险队掠夺的大批文物当中,就包括10具被人们习惯性称为“木乃伊”的高昌古尸。这些古尸大多来源于距吐鲁番不远的两个古墓地,那里是高昌王国和唐西州时期的公共墓地。1910年到1914年间,“大谷探险队”以破坏性的方式挖开古墓,发现了这些“木乃伊”。因为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丝绸残片,由此判断他们生前是达官贵族。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大谷探险队”只能用最简单的木箱子装上“木乃伊”,用骆驼运出新疆。“大谷探险队”的疯狂盗掘,使我国西北地区的文物古迹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破坏与洗劫。10具古尸也与1916年,随其他大谷收集品一并运到旅顺,并以寄存的方式存放在关东都督府满蒙特产陈列馆。这也是现在旅顺博物馆镇馆之宝“木乃伊”的由来。
![](http://mmbiz.qpic.cn/mmbiz/Hnz1iawR88prr6gvm04iadLn2U8IjJHfelHR8pMpgib8dsNGCrWzWPKNLNdycjJ77REUxbeGfvBkMYoq3aL6CkXL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大谷探险队在新疆
大谷光瑞后来又移住上海和南洋。1940年到1945年,大谷光瑞先后出任近卫文麿、东条英机、小矶国昭内阁的参议顾问,并被聘为大东亚建设审议会委员。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大谷回到旅顺,滞留大连,寄住大和旅馆(今大连宾馆),1947年3月回国,1948年10月4日病逝,谥号信英院。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大谷收集品除主体成为馆藏文物类别中的关内考古品外,还有部分分散于其它类文物如石刻、外国文物、陶瓷器等等中。但无论如何让人欣慰的是,大谷收集品几经沧桑变故终于永远地留在了旅顺博物馆。大谷收集品以其无可争议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成为了旅顺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旅顺博物馆也通过拥有这些馆藏为国内外同行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