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见《中国外汇储备11月缩水691亿美元,降速加快》),人民日报今天发表评论,题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文章称, "在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外汇储备的作用也不同以往。因此,看待外储下降应该摒弃“越多越好”的“过时思维”。" "正如仓库里的粮食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吃的一样,外汇储备也不能永远趴在央行的账户上“呼呼大睡”,而是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需要,才能充分实现其最大价值。因此,看待外汇储备下降这一现象时不应拘泥于“外储越多越好”的旧思维,而是要结合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与时俱进地分析。" 一如既往,人民日报喜欢混淆概念,《文章》用是否“越多越好”这个问题来掩盖外汇储备持续大幅下降这个问题,然后自说自话。 如果按人民日报的逻辑,外汇储备在“仓库”里太久,该拿出来消费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势头还要持续。“与时俱进”,外汇储备拿出来用是个大趋势,这无疑暗示外汇储备还会持续下降,否则外汇储备就“趴在央行的账户上呼呼大睡”了。 人民日报还引述专家观点, "如今,中国经济实力雄厚,自身发展也进入了积极融入全球的新阶段:一方面,‘走出去’成为一种趋势,‘藏汇于企’‘藏汇于民’有着现实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也在客观上降低了我国对外汇储备本身的依赖。" “藏汇于民”的确是个好事,不过这也触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国内货币发行量持续高增长和外汇储备下降的矛盾。“藏汇于民”的“民”手里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可以换汇,对外汇需求暴涨(见《中国大幅减持美债,外汇流失压力增大》)。至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则是天方夜谭,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不断强化的外汇管制严重损害人民币地位。 可喜的是,人民日报没有指责海外敌对势力是外汇储备下降的黑手,还是比较耳目一新。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12月9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