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表在博客上的是我的新書《站在橄欖山上》同名的一篇。現是另外一篇《回到橄欖山》。第二次到耶路撒冷,前往橄欖山的聖瑪德琳修道院去憑弔被布爾什維克殺害的俄國伊莉莎白女大公時,意外發現還有一位與英國王室有關的歐洲公主下葬在這間教堂。這位公主就是現英女王王夫菲臘親王的母親、王儲查理斯的祖母希臘王妃愛麗絲公主。這位公主和她的姨媽一樣,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女性。2018年夏英國威廉王子訪問耶路撒冷,也專程到橄欖山祭奠曾祖母。因為版權問題,其中兩張新聞照片我書中沒有使用。 回到橄欖山
再臨耶路撒冷,站在舊城金門外,望向吉隆谷那一邊的橄欖山,山腳的萬國教堂美麗的馬賽克立面,和山腰一片蔥蘢中聳然而出的聖瑪德琳修道院的七個金色洋蔥頭,是那樣的炫耀和悅目。
第一次到耶路撒冷是去年的復活節,曾住宿在橄欖山上,無意獲知二十世紀死於布爾什維克暴政的俄國伊利莎白女大公葬於橄欖山腰的一座俄羅斯東正教女修道院。但這座教堂每個星期只開放短短六個小時,而我偏偏又身不逢時,竟至緣吝一面,留下了很大的遺憾。這個遺憾也就成為我再訪耶路撒冷的強烈願望之一。
耶路撒冷那些歷史悠遠的古老教堂的外觀,無一不質樸無華,往往使第一次來訪的遊客無不驚訝到極點。至尊至聖的聖墓教堂進出口是兩扇紋路龜裂門鎖生鏽未有上漆的厚重木門,木門兩邊的大理石柱石墩已崩裂,而且還有年深日久的水跡。亞美尼亞宗主教的座堂聖詹姆斯教堂,內里輝煌壯闊,但入口只像一個普通人家的院落門戶。只有萬國教堂,聖瑪德琳修道院這些十九世紀後新建的教堂才有華麗雕飾的外觀,他們與那些經歷過千年歲月無數戰亂煙火的樸質古老的教堂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對比。
這次冬季再來,住在雅法門內。清晨,沿著將耶路撒冷舊城從北倒南一剖為二的大衛街,轉道聖墓教堂,再沿著基督徒朝聖的苦路,出到獅子門。
獅子門下,就是吉隆山谷。我從陡峭的斜坡而下,穿過跨越山谷的一道路橋, 來到橄欖山腳下。橋的南側有一座五層樓的白色建築,尖塔上矗立著一個黑色的十字架,這是希臘東正教的聖史蒂芬修道院。橋的那一端是聖母墓教堂,據傳是聖母瑪利亞長眠之地。聖母墓教堂也很古老,一千年前的十字軍所建,是一個幽深的洞穴,傳說是聖母瑪利亞下葬之所。從燦爛的晨光中進入這個幽眛不明神秘古老的洞穴教堂,撞見兩個正在重複千年不變的祈禱禮儀的教士,真的有時光倒流一千年的震撼。而教堂大門好像是一個貨倉入口,一面紅褐色的鐵門,毫無任何裝飾。一個帶著兒子和媳婦從埃塞俄比亞遠道而來朝聖的白袍老人,舉起一部聖經在門口擺姿勢留影。
從聖母墓教堂,沿著吉隆谷東岸的耶利哥公路向南走幾步,就到了客西馬尼花園和隔鄰的萬國教堂。客西馬尼花園的一條陡峭小道直達山頂,沿路而上半山腰即是聖瑪德琳修道院。上一次我就是從山頂的七穹頂酒店,沿路而下來到客西馬尼花園。當時時間不巧,只好站在聖瑪德琳修道院上方的哭泣教堂,看著修道院那破綠而出的美麗洋蔥頭。
聖瑪德琳修道院只每周二,周四,周六這三天上午十點到十二點對外開放參觀,每次不過兩小時。此時還不到十點,修道院鐵門深鎖。
修道院對面猶太墓園門洞大開。一排一排的長方形如盒子一樣的墓石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很多墓石白淨光滑,如才開採出來,可能是新墓。按猶太人傳統,祭奠掃墓者要在墓石上留下一顆碎石。這些新棺墓上大多擺放著幾粒這樣的石塊,顯示至今仍有後人前來掃墓祭奠。晨光中的墓園靜悄悄,只有兩位歐洲來的中年女子在墓園中徘徊。其中一位頭纏紅巾的女子向我合十致意,她是來自德國的佛教徒。我暗暗稱奇,難道這位佛教徒欲在這個猶太教墓地參透生死之謎?
墓園外傳來響亮的歌聲,出墓園循聲望去,我一眼就認出,是一群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朝聖者。兩天前我在拿撒勒已碰見過這樣的奈及利亞朝聖者,他們男男女女都穿一種綠底黃花的棉布衣褲。現在他們正沿著陡峭的橄欖山山路,一路唱歌而下。
十點鐘一到,聖瑪德琳修道院的鐵門終於打開。守在門邊的一位胖胖的修女遞給我一張俄羅斯圍裙,示意我圍在腰際,並要我帶上頭巾。
我很驚訝,這竟然是個花木扶疏,清幽美麗的花園,聖城中的一個世外桃源。一條石砌小徑彎彎曲曲通向掩映在樹林中的教堂,小徑兩側是斑駁石牆,幽靜屋舍,花草青藤。小徑路盡,一座精緻的莫斯科風格小教堂展現在眼前,溫柔的晨光撫摸著蜜黃色的牆身,七個金色的洋蔥頭尖頂在陽光中熠熠生輝。這就是伊麗莎白女大公最後安息的地方。
十九世紀時,沙皇俄國在聖地買了許多土地,建了好一些教堂和修道院。十月革命後,聖地的俄羅斯東正教會像短了線的風箏,與母國教會絕了聯繫。以色列建國後,與紅色蘇聯建交,聖地的很多教產被蘇聯當局接受改變了用途,但聖瑪德琳修道院始終在反共的俄羅斯東正教海外教會手中,保持著她的寧靜和神聖。
教堂外庭院的樹蔭下,有個木匠正在忙忙碌碌地刨木頭。他是當地人,被修女找來幹活。教堂門口一位接待的修女說,修道院有二十多個修女,來自世界各地,但主要還是俄國修女。
教堂內部土紅色的色調,據說這是女性的色彩。因為這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他的母後而建,獻給他母後崇拜的耶穌女門徒抹大拉的聖瑪利亞。室內正中的大幅壁畫就是這位女門徒。她手持一枚象徵復活與希望的紅雞蛋,正在面見羅馬皇帝提比略,為她的主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討還正義。
壁畫左下首就是伊麗莎白女大公的祭壇。壁龕上是身著修女服手持東正教十字架的伊麗莎白女大公的馬賽克畫像,前面供奉著一瓶鮮花。壁龕下面一具白色的大理石石棺,由一面透明的玻璃封頂,因為有一條繩子把遊客和朝聖者阻隔在外,無法走近瞻仰女大公的遺體。但教堂外禮品店有張靈柩的俯瞰圖,可見到女大公遺體上覆蓋著一塊繡有紅色十字架的精美白布。
原來女大公最初下葬在教堂地下室,到1981年她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封聖,靈柩才移到教堂大堂供人祭奠。
站在靈柩前,女大公一生像過片一樣從眼前閃過,我不免有些微激動,幾年的尋找,兩度的探訪,好不容易發現了這位受難女性的最後歸宿。內心也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這樣美麗善良的女子,命運對她來說真是太殘酷了 。但此時還有一種心境完全放鬆的欣慰,當初讀伊麗莎白女大公故事時,那堵在心頭沉甸甸的大石此時終於落下。
我和許多平庸的芸芸眾生一樣,總期望看到好人不論受盡人間多少苦難,際遇有多麽悲慘,最終會有好人好報的大結局,如果歷史的正義無法兌現,我們的心靈就會永遠受苦,就會殘缺不全。
但對於信奉東正教的女大公來說,人世間的受苦,可能正是靈魂所必需的救贖之道,所謂:她受苦,她獲得救贖。生前憑著這樣的信念,她以驚人的韌性來面對劫難和痛苦,以無邊的溫柔來寬恕暴虐的敵人。對於一個諸如我這樣的無神論者來說,只有無言的感動和敬畏。
站在聖瑪德琳修道院,正對著吉隆谷對面的聖殿山金門和耶穌基督聖墓教堂,橄欖山這一方地,對信仰虔誠的教徒,是身後最接近上帝的地方。這使我明白了,這位生於鐘鳴鼎食帝王家,最後捨棄一切榮華富貴,一切身外之物而選擇奉獻和受苦的女子,為何會希望在此長眠。
死後葬在聖地,這是她一生奉獻的報償,她此生足矣!而對後人來說,她的生死苦難和人生取捨有超出宗教意義的偉大啟示。這就是:苦難暴力和黑暗始終不能戰勝人性之善人性之美。
女大公靈柩旁邊供奉著一塊木質聖母像,據說這一聖母像具有神跡,原來放在黎巴嫩一座教堂中,教堂十六世紀遭遇大火,聖母像奇蹟般地完好無恙。後來還傳說這一聖母像在一場瘟疫中治癒了許多病人。
另一個傳說稱,二十世紀初,黎巴嫩東正教會的宗主教多次夢見主要他把這塊聖母像送給巴勒斯坦的女修道院瑪麗修女,這位宗主教後經查尋,發現耶路撒冷聖瑪德琳修道院果然有位教名叫瑪麗的院長。
與女大公靈柩相對應的最左側是另一位女聖人修女巴巴娜的祭壇。這位修女原來是女大公的侍女,追隨女大公出家。女大公被布爾什維克逮捕時,她這個被視為勞動人民的普通修女本來可以逃過一劫,但她自願追隨女大公,成為紅色政權下的囚徒,最後與女大公一道殉難,也同時被封為聖徒。
修女巴巴娜出身平凡,與女大公有主僕之分,但是在這個上帝的殿堂中她與出身帝王貴胄的女大公平起平坐,享受相同的祭奠。這在人死後也要排座位的東方文化是難以想像的。
更使我驚訝的是,伊麗莎白女大公的故事,並未因為她安葬橄欖山而完結。在這個修道院中,她的傳奇仍在延續,她的精神又催生了另一個俠骨柔情的傳奇故事。
1988年希臘愛麗絲公主,即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王夫菲臘親王的母親,按她生前遺囑,移靈安葬在這個修道院,安葬在伊麗莎白女大公的靈柩之下。
伊麗莎白女大公殉難後遺體能從遠東的北京,遠渡重洋,安葬聖地,是因為她的胞姐英國維多利亞公主的影響力。這位愛麗絲公主就是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女,也就是伊麗莎白女大公的佷女。愛麗絲公主1903年下嫁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四子安德魯王子,成為希臘王妃,因此也皈依了希臘東正教。
二十世紀的歐洲是個革命,戰爭,動盪的時代,是一頂頂皇冠落地的時代,俄國,德國,奧匈帝國的千年君主制崩解傾覆的時代。希臘王室也風雨飄搖,國王被流放,安德魯王子被捕後驅逐出境。愛麗絲公主與她的姨媽伊麗莎白女大公一樣,“生於末世運偏消”,金枝玉葉慘被狂風暴雨所摧折。但這兩位公主都以女性的堅韌和似水柔情,面對橫逆,苦難和暴力,實現了自我救贖。
愛麗絲公主一生,受伊麗莎白女大公影響很大,其人生命運和人道上的成就與她的姨媽也頗多類似之處。
1908年,愛麗絲公主到俄國參加一個皇室婚禮,親見其姨媽經1905年丈夫遇刺悲劇後人生的巨變。伊麗莎白女大公籌建女修道院,愛麗絲公主參加了奠基禮。回希臘後,愛麗絲公主仿效伊麗莎白女大公,終身從事慈善事業。巴爾幹戰爭期間,她建戰地醫院,並當護士照顧傷兵。二戰期間,希臘王室流亡國外,她雖然夫離子散,孤身留在雅典,過著清貧的生活,但仍然關愛社會,為紅十字會工作,建食物賑濟所,照顧孤兒窮人,還冒著危險保護一個叫Cohen 的猶太人家庭。
愛麗絲公主有三個女兒嫁到德國,兩個女婿是納粹軍官,占領希臘的德軍以為她立場應該是親德的。某天,一位德國軍官上門拜訪,問她有什麽事德軍可以效勞,她不客氣地答道:“請你們從我的國家撤走。”
盟軍解放雅典後,她才知分離多年的丈夫已經離世。
戰後,希臘爆發共產黨游擊隊與受到英國盟軍支持的流亡政府之間的內戰,雅典街頭成為戰場。政府宣布戒嚴,實行宵禁。愛麗絲公主仍堅持上街向警察和兒童派發配給的食物。
愛麗絲公主天生弱聽,到後來幾近完全失聰。人們勸她不要在子彈橫飛的街頭做善事,因為她聽不見,很可能被流彈所傷。她的回答是:既然我聽不見,那還有什麽可怕的?
1949年,她仿照伊麗莎白女大公創辦了一個旨在為窮人和傷兵提供醫護服務的女修會,自己也出家當了修女。她的媳婦伊麗莎白二世加冕英女王,她是穿修女服出席加冕禮。下圖是著修女服的愛麗絲與長孫查理斯王子(中) 愛麗絲公主嫁到希臘後,以丈夫的祖國希臘為自己的國家。1967年希臘廢除君主制,她無家可歸,才離開她一生熱愛的希臘回到英國,住在白金漢宮。兩年後去世,葬在溫莎堡聖喬治皇室墓園。她死時一無所有,個人的所有財產已在生前悉數捐給慈善事業。
但葬在溫莎堡皇室墓園並非她的遺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麗絲公主曾流亡歐洲,到過聖地,來到聖瑪德琳修道院祭奠她的姨媽。和伊麗莎白女大公一樣,她立刻愛上了這個離上帝很近的美麗清幽之地,留下遺言,希望死後能和她摯愛的姨媽葬在一起。
二十年過去,1988年8月,愛麗絲公主的靈柩終於移葬到她生前選擇的安居地,陪伴著她摯愛的姨媽。她的靈柩就在這座教堂的地下室。下圖是威廉王子到橄欖山聖瑪德琳修道院祭奠曾祖母。因為愛麗絲公主葬於修道院地下,一般遊客無法前往憑弔。 和伊麗莎白女大公一樣,愛麗絲公主一生的善行在死後獲得追認。1994年10月31日,耶路撒冷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舉行儀式,因愛麗絲公主救助Cohen家庭免遭納粹毒手而授予她國際正義之士的稱號。該日,她的兒子菲臘親王和女兒漢諾威喬治公主出席了這一典禮。
2010年英國政府追認她為反抗德國大屠殺英雄。
從聖母瑪利亞,抹大拉的瑪利亞,到上世紀的伊麗莎白女大公,巴巴娜修女,愛麗絲公主。橄欖山上這座美麗精緻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實際是一座女性英雄的聖殿。
因為不熟悉聖經,第一次上橄欖山,以為這就是崇拜聖母的聖瑪利亞教堂。第二次來時,聽當地人都稱這個教堂為“聖瑪德琳”,才使我發覺有誤,一查,原來這個瑪利亞不是聖母瑪利亞,而是抹大拉的瑪利亞。
抹大拉的瑪利亞是兩千年前的一位勇敢女子。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恐怖籠罩耶路撒冷,耶穌的男性弟子都藏了起來,大弟子彼得嚇得三次不敢認主,只有抹大拉的瑪利亞和聖母瑪利亞這些弱質女子對蒙難的耶穌不離不棄,現場見證了這一震撼千古的人道悲劇。而且也是抹大拉的瑪利亞第一個發現耶穌復活。聖經學者認為基督教的整個基礎是建立在耶穌復活這個神跡之上,因此抹大拉的瑪利亞是基督教形成的關鍵人物,她是男性主宰歷史的時代的一位早期女性主義者。
女性的特質使她們在精神方面追求上比男性更純淨,更少功利,更勇於捨棄。這些宗教女性英雄的力量不是來自蠻力,強勢和征伐屠戮,而是來自柔弱,悲憫和奉獻。在男性主宰歷史的兩千年中,她們的傳奇被投射到男性強權的陰影下而被遮蓋淹沒,但這種在血與火中始終能保持人性中最柔軟部分的愛實際相當偉大,有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是人類這個物種天性中善良一面永不會沉淪突變的頑強基因。
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有崇拜聖母的傳統,基督新教對此崇拜不以為然。但我覺得聖母崇拜柔化了信仰剛硬和冷酷的一面,尤其給予女性一種悲憫的力量,使女性能在無邊的苦難中感受到愛的溫暖,能看到救贖的微光。聖母崇拜在某種意義來講,可以看作是女性的宗教。
在男權社會中,女性沒有話語權,沒有她們專屬的宗教,但她們用自己的智慧在男性主導的宗教中注入被邊緣化的女性的元素。在三位一體中沒有位置的聖母之於基督教,這就像中國佛教中將男性的觀音轉變成女性的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一樣,想來都是女性教徒暗渡陳倉,對男性主導的宗教的偷換改造,以此曲折地表達女性對善良悲憫價值的堅持。
將近正午,修道院要關閉了,我有點依依不捨地沿著來時的幽靜曲徑離開。在半掩的門口,將圍裙還給修女,好像也把自己精神的一部份留在了這個女性的聖殿,回到自己凡夫俗子的紅塵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