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0日的报纸说: 上海最高房价2300一平,北京最近推出的房价有1900一平的。一名大学生在北京,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存下50元,已最高极限,需100年才能攒下6万多元,购买一套两居室。 亦即两居室:50x12x100 / 1900 = 32平米,其代价是一个大学学历者,紧衣缩食100年。 换算到现在呢,当年的大学(本专科)学历者,兑换规则应该:专科变一本,本科变985。一本学历者,在“北上广深”工作,每月紧衣缩食存下5000元。 现在一般买一套房得65平米,房价算是10万一平吧,则:65x100000 / 5000 / 12 =108年。亦即,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到顶了。 为什么说这个学历者,紧衣缩食积蓄超过100年才能买一套房,就说明已经到顶了呢?因为那一年也是这个状态,咳咳,接着就有了不可描述之事。 所以,2016年底以来,官方必须强力抑制一线楼市的房价,甚至不惜以粗鄙之词驱赶帝都的无房者出境。这一切,都是为了首都的稳定啊,父母官的良苦用心,吃土群众怎么理解得了呢。
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又必须依靠楼市的兴旺,于是2016年底以后,二线的楼市疯涨。涨就涨吧,毕竟二线的房价还远远落后于北上广深,只要这些二线里的一本学历者紧衣缩食积蓄100年还能够买一套房,就没啥大问题。 但,二线疯涨了一年,太夸张了,群众的心理承受不了,于是官方又必须强力抑制二线楼市的房价了。于是2017年夏季以后,被限购逼迫的刚需们,就被强力地赶去三四五线,帮助国家清库存了。官方再推行棚改计划,制造了一批刚需,于是成就了2017年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上升。 我们可以分别计算一下,各线城市到顶的房价究竟是多少? 强二线:紧衣缩食每月存下4000,通常一套房得85平,则4000x12x100 / 85 = 56500元一平; 弱二线:紧衣缩食每月存下3200(强二线的八成),通常一套房得90平,则3200x12x100 / 90 = 42667元一平; 强三线:紧衣缩食每月存下2560(弱二线的八成),通常一套房得100平,则2560x12x100 / 100 = 30720元一平;
根据法则可以反推:强一线、弱三线及以下。但是,强一线更多受大局影响,弱三线及以下,计算没有意义,一则吸纳不了多少外来人口,二则本地人口多半距离老家乡下很近,三则对全国的基本面影响不大。 弱一线、二线、强三线的房价并未到顶,一旦它们的楼市大开,一线仍严防死守,则人口必然加速涌入这些优势城市,弱三线及以下,那些几大千一平的都要变鬼城,尽管理论数值上四线还有1万5左右作为顶部价。
强二线的5万6,弱二线的4万2,强三线的3万,是说它们的终极状态。阶段性到顶,则可以参考2013年秋的北京,即终极顶的60%水平。 则:强二线的阶段顶为3万3,弱二线的阶段顶为2万5,强三线的阶段顶为1万8。 各位衡量一下所在城市是什么等级的吧,然后看核心地段房价,是高还是低?虚高了则必跌,实低了则必涨。
历史的进程 2003 - 2006 楼市大热, 2007 遏制楼市,股市牛起,股灾, 2008 全球金融危机, 2009 - 2010 刺激经济,货币超发,楼市复兴, 2010 - 2011 遏制楼市,国进民退,阻挡外资, 2012 - 2014 楼市萧条,实业衰退, 2014 李嘉诚撤退,外资转移,股市渐牛, 2015 股市冲顶成灾,货币宽松, 2015 - 2016 一二线楼市疯涨,外汇保卫战, 2017 - 2018 一二线限购,棚改,三四五线清库存,外汇得保, 2018 - 2020 银行加息,楼市冷冻?实业不振,股市暴涨暴跌?实业振兴,股市慢牛慢熊?
记住:社会中的资金,只会在 外汇、实业、楼市、股市、银行(印钞机)之间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