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秦蜀风雨的博客  
评论人、博主、制图者、神棍  
https://blog.creaders.net/u/1339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关于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思路 2018-03-17 08:01:38

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依据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减的情况而定。从上古到现代,经历了诸侯国→郡国→州郡→军镇→道路→省区的一级地方区划,二级区划多是城邑→州郡→府州→地市,最稳定的当属县级。

但县的辖区大小、县的数量多寡,也如一二级区划一样变幻多次,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经济与人口的变迁。常驻人口多,则一县分为两县,常驻人口少,则两县合为一县。

周朝分封71国:诸侯国~城邑~乡3级管理。
秦朝设置36郡:郡~县~乡3级管理。一郡大约管25县。
汉朝初期为郡国制:诸侯国~/郡~县~乡4或3级管理,因时局所限。中期分为13州:州~郡~县~乡4级管理。毕竟疆域更广阔,人口更多了,但州是虚权的,直到东汉末年才转为实权。
西晋分为19州:州~郡~县~乡4级管理,州是实权的。
隋朝统为190州:州~县~乡3级管理。后期改州为郡,只是更名。
唐朝分为10道:道~州府~县~乡4级管理。中期为15道,一道大约有35府/州。中后期增设40多军镇:道~镇~府州~县~乡5级管理,但道一直为虚权,而军镇为实权。
辽国分为5京道:道~府州~县~乡4级管理。
北宋分为18路:路~府州~县~乡4级管理。后为23路。宋朝虽然疆域较小,但人口依然多。
金国分为17路,后为19路,与宋制同。
元朝分为10或12行省:省~路~府州~县~乡5级管理。一省大约18路,毕竟疆域更大,人口也多。
明朝分为15布政使司:司~府~州~县~乡5级管理。布政使司仍俗称为省,一省大约10府。
清朝分为18省+5将军辖区+3特别区:省区~府盟厅州~营旗县~乡4级管理。
清末与北洋时期为22省+13区府,同清制。
国民政府初期为28省+2地方+6院辖市,1949年为35省+12院辖市+1地方+1特区:省~行政公署/专区/盟~县/旗~乡4级管理。
共和国目前为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区:省/区~地市/州盟~县市~乡镇4级管理。

从历代区划的变迁可以看到,新设立的一级区划往往因为滥用而数量变多,最终沦为二级区划,甚至被废弃。但同时,一些久远的区划单位,又有被起用的,比如州郡的反复更名,唐代的镇被化用为现代的乡级,唐宋开始的集市被化用为现代的县市、地市。

县、乡的本质是农业、自然经济,这也是其数千年稳定长存的原因
市、镇的本质是工商业、商品经济,这也是近百年来,市不断做大,县改市,镇也不断吞并乡的原因

可以预想,市、镇是未来区划的主流,县、乡会退缩到山区 沙漠 戈壁这些地方,一轮新的行政区划大调整的到来。从历史上看,地方区划分为4级管理比较稳固,所以未来会是:大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县/市区、镇/街道 4级管理结构。

强势的城市将脱离出来,成为省会,则省数增加,需要加一层虚权的大区,也可以新设一个名称,意义跟汉州、唐道一样。因为省变多,则一省管理的地市减少,于是地级市与县级市平级为市。


划分方案在《 中国46省份区划方案

------------------------------------------

说一下想法:

1.中国现在的省级政区划分,是相对合理,但有一些不合理的。如果抱着现在是最好最合理的,那几千年里中国又何以历朝历代都在调整政区呢,说明以后仍然会不断调整,这是必然趋势。

2.七大军区都能调整成五大战区,省份凭什么不能调整?涉及各省纠纷是吧,军区改战区就没纠纷?谁的决定权更重要罢了。

3.省份调整乃必然趋势,是基于时代在发展在变迁。汉朝不会无缘无故把郡国制改为十三州的郡县制,唐朝不会无缘无故把十三/十五道改为几十军镇制,元朝也不会无缘无故搞出个行省制,民国也不会无缘无故设热河 绥远 察哈尔 西康这些省,共和国不会无缘无故设海南省、直辖重庆、建三沙市、改地盟为市。

4.省级政区调整要遵循的原则是: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地方与地方的制衡,人口 经济 面积 资源的兼顾。不是像这几十年的民间方案坐井观天,也非这十几年的网上方案键盘侠枉顾,同样不是学者方案不懂政治。


好了,下面提出笔者的观点:

古今中外,社会的发展,城市、城镇是起着关键的汇聚点;马哲也说了,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就在于乡村→城镇→城市→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这个汇聚过程。


建国前期即确立的省、县、乡三级政区制,在之后的发展中,乡逐渐兼并为镇,进而实现了镇直管村,优势县变为地级市、县级市,进而实现了地级市直管县级市、县,进而形成了省、自治区直管地级市。

那么,省县乡 → 省市镇,这就是未来的演进方向,已经很明晰了。但目前,市县混杂(省管县),乡镇混杂(大量乡级存在),就在于,100万平公里、5千万人口就算大规模国家了,而960万平公里、13.8亿人口的中国,显然是超大规模国家,政区调整的完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建议是按城区人口+市区经济量,划分出城市等级。然后,

一线+二线城市为直辖市,

二线+三线城市为省会市,

三线+四线+五线城市为市,

六线+七线+八线的县域、镇域为镇。


这个镇是扩权镇,比现在一般的镇要大,比县小这个市是简化市,比现在一般的地级市要小,比县级市大,由此这个省也就比现在的省要小

自治州、自治县、山区隔壁沙漠的地区,要酌情处理,仍保留县级,毕竟人口与经济不能与常规的市、镇比。

同时,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比较集中,县域GDP就能碾压西部的弱省会,把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这些拆分成十几个省肯定不好。富裕市县全划入一省,落后市县全在一省也不行。

大体上:5万人口一个镇,150万人口一个市 (直管30镇),3000万人口一个省 (直管20市),则13.8亿的中国就有大约46个省、920个市、27600个镇。

当然,这只是估计值,要因地制宜,权衡统治策略,具体调整。比如一些现实因素里,人口作为第一因素,当人口相差不大时,经济量为第二因素,人口、经济量都差不多时,面积为第三因素,如此考量。


现在是30+个省级,按目前经济划分的三线强及以上有45座城市,分别是:

上海 北京,广州 深圳 天津,武汉 南京,

杭州 成都 佛山 青岛 苏州 重庆,东莞 沈阳 长沙 西安 宁波,济南 无锡 常州 长春 哈尔滨 郑州 合肥,

大连 厦门 包头 淄博 唐山 昆山 昆明 南昌 中山 徐州 石家庄 江阴 福州 烟台 绍兴 扬州 乌鲁木齐 太原 南宁 大庆。


考虑到东部沿海集中了大量发达城市,连县级市都有甩西部省会几条街,会减少一些名额,则附加其它24+32座三线+四线强城市做合理的省会。

呼和浩特 南通 张家港 贵阳 常熟 东营 珠海 惠州 温州 汕头,兰州 盐城 襄阳 柳州 淮安 晋江 镇江 临沂 泰州 威海 潍坊 芜湖 宜昌 吉林,

常德 莆田 泉州 洛阳 台州 宜兴 日照 茂名 岳阳 江门 连云港 长沙县 海口 济宁 慈溪 株洲 浏阳 准格尔旗 太仓 鞍山 湛江 丹阳 肇庆 湘潭 义乌 龙口 诸暨 枣庄 荣成 保定 滕州 宁乡县。


省份调整的关键在于选取省会,先选出省会名单,再带周边市、县组成省区。市也是这个操作过程,镇也是如此操作。

原本的 乡镇数 x 区县数 x 地级数 x 省级数,变为未来的 新镇数 x 新市数 x 新省数,可以节省一大笔职位名额与开销。至于省份增加了,中央不好管,这无妨,五大战区、大区法庭、相邻几省组织机构,都起到进一步划分的作用,国务院通过各部委管理各大区域的事务。而且,中央仍会派驻几位副国级大员坐镇各大区的重要省份、直辖市,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也并非固定的某省某市高配,各省市都有一些机会轮流坐庄。


各位读者以为,按此法,自己会与哪些邻居市县,被划到谁为省会的新省呢?哈哈……


估摸着东部省份会被翻倍,中部省份会略增加,西部省份不变。

比如: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结合周边进行两分,辽宁、河北拼凑一个新省,湖北三分(并入河南、湖南、江西各一部),河南两分(并入山西一部),广西两分(并入部分周边市县),内蒙两分。


浏览(957) (3)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秦蜀风雨
注册日期: 2017-11-25
访问总量: 65,47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从3到8,再从8到3
· 对“三元九运”的溯本清源
· 如何描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富起
· 三元九运与世代帝星
· 中国的第几届、第几任、第几代
· 中国百年以来7.0级及以上地震
· 四柱八字的五行分析计算
分类目录
【社会万象】
· 中国百年以来7.0级及以上地震
· 中国楼市与股市的进程
· 围城内外(下篇):家庭利益、长
· 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下雪了,真冷
· 围城内外(中篇):迷茫、出轨与
· 围城内外(上篇):剩男、剩女与
【天地玄黄】
· 对“三元九运”的溯本清源
· 三元九运与世代帝星
· 四柱八字的五行分析计算
· 你的星座靠谱吗?如何计算你的星
· 四柱八字之格局与高下
【史坛纵横】
· 从3到8,再从8到3
· 如何描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富起
· 中国的第几届、第几任、第几代
· 关于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思路
· 赤朝春秋·爵等封号(下)
· 赤朝春秋·爵等封号(上)
· 赤朝春秋·羽帝本纪(上)
· 赤朝春秋·编年(下)
· 赤朝春秋·编年(上)
存档目录
2018-12-08 - 2018-12-08
2018-11-18 - 2018-11-18
2018-10-13 - 2018-10-13
2018-03-17 - 2018-03-17
2018-02-03 - 2018-02-03
2018-01-27 - 2018-01-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