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硅谷
  蛙鸣阁仙人
网络日志正文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赏析 2008-12-29 23:26:44

\"\"

柏辽兹(Loius-Hector Berlioz1803 -1869)是法国十九世纪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也是浪漫主义最杰出的先驱之一。柏辽兹改变了古典音乐中趋于抽象、无现实内容的形式,使标题音乐具有情节,并借助文字,向听众解释音乐内容的主要变化。他第一个证明了管弦乐可以产生叙事效果,刻画人物性格,或描绘戏剧情节,因此,虽然标题音乐在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通常人们还是认为,柏辽兹是标题音乐的创立者。柏辽兹的另一主要贡献是发展了主导动机的手法,扩展了管弦乐队乐队编制,使之更加丰满,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宏伟巨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柏辽兹一生的生活和艺术均以浪漫为主调,他打破传统音乐模式,创造出独自全新的音乐世界,他崇尚自由,喜欢忧郁,他独特的个性使他在自己的国家和所处的时代都显得孤立,但他所创造的一系列新颖的音乐感情,在世上却是独一无二的。

柏辽兹的作品规模宏大,气势昂扬,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复杂的结构,音乐浪漫而狂放,满怀激情和奇思妙想,而最能体现他这一风格的,即代表作《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 Fantastic Symphony)

\"\"

艾特·丝密荪在《哈姆雷特》中扮演的奥菲利亚画像

1827年的一个秋夜,柏辽兹在巴黎剧院观看一个英国剧团演出的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当奥菲利亚(Ophelia)的扮演者、该团女演员享利艾特·丝密荪(Harriet Smithson)登台时,柏辽兹被她那非凡的风度和美貌迷住了,就此陷入了单相思的苦恼之中,经过长时间的思念和叹息,他终于壮着胆儿向丝密荪发出几封求爱的信,都遭到拒绝。从此,柏辽兹日夜幻想着这位女神的倩影,痛苦的体验激起了作曲家狂热的创作热情,写下了他平生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作品 ──《幻想交响曲》,并于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

183210月,丝密荪又随团来到巴黎,虽然她的声望已远不如当年,而且到处负债,但是柏辽兹还是痴情于她。他花了一笔庞大的费用组织了一场音乐会,特意邀请丝密荪欣赏。海涅曾幽默地记载道:“当他们俩的视线相遇时,柏辽兹就象狂人那样猛击定音鼓。丝密荪被柏辽兹的诚意感动了,不久两人结为了夫妻,幻想终于成为了现实,遗憾的是,日后两人的生活并不顺利。

《幻想交响曲》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标题音乐,显示出柏辽兹创作中强烈地向文学倾向的审美见解。乐曲不仅有大标题,还有副标题一位艺术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每一乐章还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乍看好似一份戏剧说明书。事实上,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音乐想象力不仅没有受到文字约束,反而随着这些标题的指引,想象更加丰富、具体。

最近我有幸现场聆听了Jansons指挥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演奏的《幻想交响曲》,感受极其深刻,不愧是欧洲顶级乐团,将《幻想交响曲》演绎得惟妙惟肖。现场能够扑捉到听音响时听不到的许多细节。Jansons俨然大师风范,指挥棒下的乐队强弱起伏,色彩多变,风格优美,演绎精准,爆发力十足。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我多年来感受最深,效果最好的一场演出,希望今后每年都能最少听上一场这样水平的音乐会。

\"\"

科林·戴维斯 (Sir Colin Davis)指挥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演奏的《幻想交响曲》

《幻想交响曲》共有100多个不同的录音版本,英国指挥家科林·戴维斯 (Sir Colin Davis)一向被认为是指挥柏辽兹作品的权威,这一盛名的确名副其实,他所指挥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演奏的《幻想交响曲》在充满了迷人的戏剧性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作曲家内心深处情感变换,让人身不由己跟随他的指挥棒跌入作品所设定的狂乱之境,感受到浪漫主义所渲染的极其个性化的情感世界(CD编号:Philips 464692-2)。不过敬请大家注意,MP3对音乐的细节压缩得很多,更好的途径是听CD,当然最好的是聆听现场演奏。如果对这个作品不熟悉的话,需要多听几次才能领略作品的魅力。

下面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说明。实际上,每人对音乐都应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下面的说明只供参考,可能会对读者有帮助。

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柏辽兹自己加上去的标题:

1. Fantastic Symphony : Dreams; Passions; Largo; Allegro Agitato E Appassionato Assai

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柏辽兹写道:“起初他想起了追上恋人之前的体验,那心灵的病态,难以表达的渴望、忧郁和无端的快乐; 后来又想到了由他的恋人在一瞬间激起的狂热的爱情以及后来那折磨人的忧虑、疯狂的嫉妒、无限的柔情和宗教式的慰藉。

乐章形式上是拥有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序奏用以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开始有个很长的引子,造成了梦幻的气氛。主题取自作者早些时候写的一首歌曲《爱斯泰拉》,用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显得忧郁彷徨,象一个富于幻想却又得不到爱情的影子在痛苦中徘徊。随着乐队织体的递增,乐曲情绪不断高涨,当达到高潮时,固定乐思”── 情人主题出现(即呈示部主部主题):这是一个非现实的幻想形象,大幅度的音程跳进和富有特征的半音动机持续上升,表现出作者对理想情人的渴望与热情。副都主题与其说是主部主题的对比,不如说是它的衍展,其音调是从主部直接分离出来的。展开部是充分展示标题所示的梦幻与热情部分。开始,用主部和副都主题的素材揭示了理想情人的形象在艺术家身上产生的心灵骚动。一个三小节的突然休止之后,木管乐器又在G大调上完整地奏出了情人主题,在光怪陆离的幻境中,仿佛又一次见到了情人形象。艺术家时而信心百倍,时而万念俱灰。最后,双簧管奏出一支平静的音调,乐队不断地赋于紧张的力度,在力量的集聚中,爆发出强有力的再现部。再现部省略了副部,而主部主题由于大大紧缩,形象也大为改观,原先幻想与渴望变成了不顾一切的追求与疯狂。但是,这种堂·吉诃德式的狂热毕竟是非现实的臆想,尾声中出现的情人主题,并没有因为主人公的热情而变得亲近、温柔,她依然是那么遥远,叫人难以捉摸。

2. Fantastic Symphony: A Ball; 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乐章:舞会。在豪华、喧闹的节日舞会上,他进见了心爱的情人。

乐曲为圆舞曲形式,在交响曲中引入圆舞曲在当时可谓破例。这个用复三部曲式构成的乐章,基本上被华丽的圆舞曲气氛笼罩着,由于管弦乐队加进了两架竖琴,音乐色彩更显光彩。甜蜜而温柔的圆舞曲主题最早是在小捉琴声部中出现的:在喧哗的舞会和华贵的人群中,年轻的艺术家还在思念着爱人。忽然,他仿佛在人群中看到了她,优美的圆舞曲变成了固定乐思”── 情人的音调,这里,柏辽兹巧妙地改变了固定乐思原来的节奏与和声,让它与圆舞曲融为一体,显出盎然的趣味。艺术家到处寻觅情人的幻影,就像罗密欧在凯普赖特家族的舞会上专心于朱丽叶而无心跳舞那样。接着,音乐又回到圆舞曲的主题,尽管配器比原先更为堂皇,但艺术家此时已经兴味索然了。尾声中,固定乐思又一次出现,情人的形象如同时隐时现的幽灵尾随着艺术家。

3. Fantastic Symphony: In The Fields; Adagio

第三乐章:田野景色。夏日乡村的黄昏,他听到两支牧笛呼应地吹奏。这牧笛二重奏,这景致,这随着微风吹拂的飒飒树叶以及不久前他曾发现的一线希望之光等等,结合在一起慰藉着他的心,使他感到异乎寻常的安宁,他的思想增添一种更为明朗的色彩...但她又出现了,他的心一下子收缩起来,不祥的预感折磨着他 ── 假如她欺骗了他...一个牧童又吹起那纯朴的音调,另一个却不再应和了。夕阳落去...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孤独...沉寂...”

这一乐章是柏辽兹创作中最富于田园意境的杰作,它不象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以优美的旋律取胜。就旋律本身而言,引子中双簧管与英国管代表两支牧笛的对答,可说是单调。然而,对听惯了阿尔卑斯山的牧笛和号角的人们来说,却非常亲切。同时,用它来象征男女青年在田园的对答,正是恰到好处。正如舒曼所说:“柏辽兹的旋律,几乎每个音都非常强烈...他的旋律不光是用耳朵听的。若不用内心情感来领会,就不能了解他们。接着,由小提琴和长笛唱出的主要主题注入了田园静谧的气氛。但随着乐句逐步紧缩,音调不断升腾,宁静、和平的气氛总是蕴含着郁郁寡欢的情调: 在恬静的乡间,艺术家仍然摆脱不了情人意象的骚扰。乐章的中段,固定乐思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这次它的音调带有宣叙性质,由独奏长笛和双簧管用高八度吹出,好象艺术家在矛盾之中进行着严峻的思辨。在复三部曲式再现时,伴奏音型更为动荡,甚至主题的调性也出现在不稳定的属调(c大调)上(通常应在原调上再现),当主题最后返回原调时,它又与代表情人形象的固定乐思融合起来了。尾声中,孤独的牧笛又吹起,但再也没人呼应,只听得远处隆隆的雷声...

4. Fantastic Symphony : March To The Scaffold; Allegro Non Troppo

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他梦见自己杀死了情人,被判处死刑,在时而阴森冷酷,时而庄严辉煌的进行曲中押往刑场,沉重的步伐夹杂着嘈闹喧嚣的叫喊声。最后,情人的主题再次出现,这仿佛是爱情的最后念头,但立即又被致命的一击所打断。

为了烘托阴森可畏的赴刑场面,柏辽兹在这个乐章中启用了大量的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即使是弦乐也把重笔放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上,乐曲依然用复三部曲式结构。乐曲一开始就制造了一种严峻的气氛,令人难以忘却,就象充满杀气的行刑队伍由运而近地走来。柏辽兹用独特的节奏故意写成一个歪扭、斜向的主题,来表现艺术家变态的倔强形象。这个主题在反复中频繁地变换对位和配器方式,使这一形象不断得以强化:在音响的集聚中,全体铜管乐在中段奏出一个雄壮、光灿的新主题,其中也不乏凶狠与残暴,它迸一步喧染了杀气腾腾的恐怖气氛: 动力性的再现大大紧缩了第一部分的结构,乐曲被猛烈地推向高潮。在这个乐章结尾,孤独的单簧管又一吹奏出情人主题(固定乐思),还没等它奏完,乐队就给予致命一击,在铜管乐和打击乐交织的轰鸣中,艺术家被处以极刑。

5. Fantastic Symphony: Dream Of A Witches\' Sabbath; Larghetto; Allegro

第五乐章:妖魔夜宴的梦。他发现自己堕入妖魔的宴会中,成群的幽灵、鬼怪为了埋葬他而聚集在一起。怪异的喧嚣、呻吟、狞笑、叫喊混杂一片。情人的主题又出现了,但它已失去了原先清高和羞怯的性格,变得鄙俗、丑恶。她也来参加这阴间的狂欢了,迎接她的是欢乐的嚎叫...她参加到恶魔的狂欢行列之中...丧钟响了,《愤怒的日子》的诙谐歌调出现继而和魔怪的轮舞混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怪诞的幻想乐章,处处充塞喧嚣、刺耳的音响。一开始,弦乐器在高音区发出尖锐的颤音和震音、铜管乐器的怒吼、高音木管的尖叫,一下子把人们带进一个恐怖的气氛之中。不久,单簧管在打击乐的伴奏下,用怪异的调子吹出情人主题 ── “固定乐思,立即引起众魔鬼狂热的嗥叫。接着,情人主题在倚音和颤音的囊裹下变成了粗野的舞曲:丧钟响了,末日来临了,大管与大号威严地吹响了中世纪的圣歌《愤怒的日子》。 但是,神圣的歌曲并没有压住邪气,相反,恶作剧般地引出了《魔怪的轮舞》,用赋格手法写成的狂乱舞曲,用对位手法与圣歌《愤怒的日子》扯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天主教的讽刺。在旋风般的狂舞中,柏辽兹使出了配器绝技” ── 用提琴的弓背击奏琴弦,来模拟骷髅舞蹈尸骨相碰的声响,交响曲就在群魔乱舞的景象中结束。

 

浏览(6467) (3)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阿唐 留言时间:2011-06-21 10:02:17
抱歉,刚刚看到你的评论,这是你要的前两部分:
http://blog.creaders.net/atangwriting/?dynamic_page=2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10-01 19:39:17
七月份去Ravinia 听朗朗的十周年回访演出,想不到第二部分就是伯辽滋的“幻想交响曲”,太棒了。我和LG 都认为这个曲子比朗郎的演出要精彩得多,呵呵。
回复 | 0
我的名片
硅谷 ,48岁
来自: 昭乌达盟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30,80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赏析
· 2008暑期中国音乐之旅 1 - 引子
· 女儿的画:拯救地球
· 浅论美国大选中的厚黑学
· 静物写生,13岁
· 小动物, 4 至 5 岁
· 四季:春,夏,秋,冬 - 4岁
分类目录
【随感杂谈】
· 2008暑期中国音乐之旅 1 - 引子
· 浅论美国大选中的厚黑学
【女儿的创意】
· 女儿的画:拯救地球
· 静物写生,13岁
· 小动物, 4 至 5 岁
· 四季:春,夏,秋,冬 - 4岁
【古典音乐漫谈】
·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赏析
·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存档目录
2008-12-23 - 2008-12-29
2008-09-10 - 2008-09-10
2008-06-02 - 2008-06-10
2006-10-30 - 2006-10-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