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夜》 一百多年前,学者、诗人、书法家沈尹默写了一首诗:《月夜》。 《月夜》,作者: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917年) 阅读后,心上涌出异样感觉,短短四句诗吸引我几次复读,给我带来了阅读的快乐和思索。 “霜风呼呼的吹,(写景) / 月光朗朗的照着(写景) /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写景)”,这三句写景的诗,完成了一幅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风景画:一个吹着霜风的夜晚,在朗朗照着的月光下,我(作者)和一棵在寒风中屹立的大树并排地站在一起。 这样的画面普通也平凡,到此为止的话,三句平实的象说话一样的句子绝对不是可以让人记住,让人回味的诗句,要紧的是最后写道:“却没有靠着”。它如长空喷薄而出,又如晴天霹雳而下,五个字,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前三句完成的画面一下子光辉灿烂起来,整首诗的意境直冲云层之外。是,霜风呼号的寒夜里,和一棵最高大的树并排站着,但,并不靠着大树,而是独立地站着,和顶高的大树一样地迎着霜风,沐浴朗朗的月光!这一幅寒夜的风景画,出现在任何人面前,最注目的不是霜风,不是朗月,不是大树,一定是和大树并排站着,独立的我(作者)!这一主题呼之而来;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这一隐语随之而出。 我想:诗,就要这样写;诗,就要这样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