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是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运动。文革中毛泽东出于了结红卫兵运动的考虑以及他一贯提倡的其他思想,发起了数千万人参与的上山下乡运动,也包括知青到建设兵团准军事化锻炼。成为文革总纲领的五七指示也成为上山下乡不可动摇的基础。这里收集了若干揭示上山下乡造成各种历史悲剧的材料。 以发动五七干校、上山下乡的根据的“最高指示”为例,观察“最高指示”的指点江山的气势、巨大的动员力和震撼力、暗藏杀机的永远猜不透的城府、由于违背历史规律终于沉沦不复的已经不可能再回来的历史。最近连续编辑了若干否定文革的参考文章。以认识薄熙来文革路线的本质。文革知青下乡运动已经有文章称之为历史的倒退。当时年代的青年难以逃脱当知青的命运。在十八大将有可能成为国家掌门人群体中有以下人当过知青: 习近平(59岁) 曾在陕西省延安梁家河插队 李克强(56岁) 曾在安徽省凤阳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 王岐山(63岁) 曾在陕西省延安冯庄公社插队 张德江(65岁) 曾在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插队 李源潮(61岁) 曾在上海大丰农场插队 令计划(55岁) 曾在山西省陆平县插队 朱镕基曾经被打成右派,后来成为彪炳史册的总理,这个事实不能改变反右派运动的错误性质。同样以上当过知青将成为未来的大人物这个事实也不能改变文革知青运动的错误性质。看到电视剧“知青”的播演,有人指出和历史大相径庭。所以要求停播。我认为这些意见很对。薄熙来事件为许多人不理解,中央常委中半数以上支持薄熙来路线。薄熙来之所以窜起的重要原因就是他钻了文革没有彻底否定的空子。利用毛泽东没有得到公正评价的空隙,以“当代毛泽东”、“毛泽东第二”的形象蒙骗了如此多的高级干部和他的支持者。这个教训不够惨痛吗? 作为附录,给出了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中上山下乡运动条目。 秦笃烈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以李銳詩句为榜样:「關懷莫過朝中事,袖手難為壁上觀。」把不应该属于毛泽东的光环从我们的脑袋中抹去。 大批国家干部下放到各地的五七干校劳动 1966年,林彪寄给毛泽东的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毛泽东阅后,于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上山下乡就是落实毛泽东林彪的五七指示。而林彪对这个指示的最后评价是众所周知的。美丽动听的“伟大指示”后面包含多少血泪苦难和民族的灾难? 正在热播的剧集《知青》被指美化文革,网民吁央视停播。 互联网 中央电视台正热播的电视剧《知青》,引起内地“知青一代”强烈反应。官方盛赞该剧“宏扬主旋律”同时,却招来民间舆论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批评该剧为谄媚、讨好某些人,不惜编造谎言、歌颂罪恶,为已遭到历史唾弃的文革“上山下乡”运动张目,呼吁央视立即停播这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剧集。有网民发起“拒看、罢看”行动。 由作家梁晓声编剧、山东广电局出品的50集电视剧《知青》,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为话题,描述知青们“上山下乡”在农村和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状态,塑造了以赵曙光、周萍等人为主一批知青形象,讲述他们如何把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献给农村的故事。剧集从上周二(上月29日)开始,每晚在央视黄金时间拨出。当年的女知青们在劳动之余,还要 集体学习毛主席语录。网民大批判“把狗屎当香料” 该剧集获某些人的高度评价,誉为“主旋律”作品,也引起内地50岁上下知青一代共鸣。但随剧情进展,民间越来越多反对声音,透过媒体、互联网涌现。批评者指,这是一部典型为政治服务的“献礼剧”。 在凯迪论坛、天涯论坛等网站,网民更对该剧发起“大批判”,指该剧“把狗屎当香料”,美化、粉饰当年那场导致数千万青年悲剧人生、并遭邓小平彻底否定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对所有经历过那段苦难历史的同胞的亵渎。网民要求央视立即停播该剧,并检讨对文化大革命的立场。有网民发起“拒看、罢看”行动。有网民更揶揄,“央视是否要接着拍《无悔大跃进》、《无悔的文革》?”但央视及剧作家均未对有关呼吁回应。 剧集勾起不少当年亲历者痛苦回忆。一位前中学老师忏悔道,1968年他曾奉命把一对16岁双胞胎女生送去插队,30年后姊妹俩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城市,但只能在城里收破烂、做清洁工,“看到她们,我深感疚愧。另一位上海网民则指,他亲眼见邻居的女儿去农村插队,嫁给当地农民,生了一个女儿,不料文革结束后,知青大返城,邻居女儿为回上海,不得不跟丈夫离婚、抛弃女儿,“女儿长大后进城找妈,那情境真惨,哪有电视剧那么浪漫”。 网民有话说 “这是一这部充满谎言和歌颂罪恶的剧集!” “拒看这部烂剧,它勾起我对当年的痛苦记忆!” “无耻者把狗屎当香料,实在看不下去,抗议!” “梁晓声和央视为献媚讨好贵权,推出此剧,太无耻了!” “央视是否要接着拍《无悔大跃进》、《无悔的文革》?” “上山下乡是文革组成部份,该剧为文革张目,不能接受!” “当年我们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现在你们却如此美化,居心何在?!” “对上山下乡运动任何美化粉饰,都是对经历那段苦难历史同胞的亵渎!” “央视如果还有一点良知,就应马上停播这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烂剧。” “作为曾在山区插队四年半的知青,我不能容忍邪恶无耻的梁晓声之流,再毒害孩子、污染社会!” 呼吁央视停播电视剧“知青” 百度百科上山下乡运动条目 上山下乡 百科名片 上山下乡的好青年(宣传画)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上山下乡 文革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山下乡运动,对大多数知青们的确是一个严酷的锻炼,客观上并没有解决我国农村三大差别,由于当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历史环境下,知青各自家庭政治背景的不同 ,知青返城的政治待遇也是不同的,也存在着下乡锻炼镀金走过场和所谓的永远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现象,有些地方知识青年在农村遭受强奸迫害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特别是最后期返城的部分知青,多数是文革遭迫害最后得到解放平反的家属子女们,他们是最后一批被中央下发文件各省经过统计上报落实实名回城的。至此,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返城工作彻底结束。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并未出现某些官员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混乱。相反,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和谐”。国家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共对知青返城的一种反应。 上山下乡 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 朱宣咸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1958年作 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了真枪实弹。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理。文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至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试想学生真需要再教育,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更好的老师吗?农村本来就劳动力过剩,让农村青年去屯垦戍边,即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也有利于农垦事业。上山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 起源 上山下乡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起始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省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垦出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序幕 上山下乡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萝北县。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 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1958年,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画面。 高潮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 上山下乡 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回城 回城通行证 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的抗争,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其中以西双版纳的抗争最为出名。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有人因为害怕不被政府允许返回城市,所以即使和人同居并有了孩子也不登记结婚。 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毛泽东政府对场运动的解释是: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另一种解释是:毛泽东政府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口号,很明显是把无业城镇劳动力到农村安家落户视为解决失业的办法。失业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中,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当然没有失业问题。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农业在大跃进和文革后完全停滞,粮食总产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需要,政府无法给城市青年人在安排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在他所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达到了清除刘少奇为首的所谓“资产阶级当权派”的主要目的,难以控制的红卫兵逐渐成为麻烦,数量巨大的对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把大量城市青年遣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外,主要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 动机 这些不同的动机可分为四类: ——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思想,消灭社会差别); ——政治动机(恢复秩序,强化毛的权威); ——出于战略考虑的积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开发农村和边疆地区); ——消极的社会经济动机(减缓城市发展和城市就业)。 “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分是到农村“插队落户”,但还有一部分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 “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上山下乡运动”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 1968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 从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10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江西、广西的3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农垦师。 我国从1966年开始有了知青,1977年是最后一批下放知青。 至于上山下乡给知青带来的伤害,给农村带来的后果,给知青家长带来的怨气,在当时极“左”的政治环境里,不只发生在知青身上,而是文化大革命带给老百姓的共同灾难。 对于上山下乡,大多数人是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被敲锣打鼓赶到农村的。也只有文革期间,这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实施。 所以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不能脱离文革的背景,上山下乡所造成的后果,也只是文革动乱的恶果之一。 现在,当年的知青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上山下乡是当年的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与人生的其他阶段相比,许多人对那段生活的记忆最为深刻,因而也就更加怀念。 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经济后果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知青是农民的一个负担。只有在那些缺乏基础教育的地方,极少数能够从事这种工作的知青才有益于农村的发展。 但这些有限的贡献远不能抵消知青给农村社区造成的损失。而且它们为时甚短,如果像80年代初那样培训当地青年承担这些工作,从长期来看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漏洞百出的情况下,下放知青的努力并不能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多少好处。知青离开后实行的大刀阔斧的农村改革,才为农村带来了实质性的改进。 政治和意识形态后果 1968-1969年的大规模下乡运动的目标虽然没有明说,显然是为了结束红卫兵运动,就此而言它是成功的。但从长期来看,它的后果确实是消极的。下乡政策导致的不满、林彪事件之后出现的幻灭感,以及农村地区社会和政治控制力的相对薄弱,使知青一代滋生出文化和政治上的叛逆倾向。 至于根据革命品质而不是专业成绩选拔精英的方法,以及藉此实现一个平等社会的目标,也没有取得什么积极成果。除了在战争或革命时期,以道德作为提拔精英的社会制度难免导致伪善和因循守旧。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正面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 同时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 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他们通常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反面 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小说 梁晓声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雨》和长篇小说《雪城》及据此改编的这两部同名电视剧反映了东北知青(北大荒兵团战士)的生活。 梁晓声的电视剧《年轮》也反映的知青的生活。 《知青心中的周恩来》 叶辛所写的著名小说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孽债》,描述的1990年代时,上海知青在西双版纳插队时所生的儿女,来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早期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及其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阿城: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 姜戎:长篇小说《狼图腾》,以自己在内蒙古插队时的见闻写成。 史铁生: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王小波: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作家老鬼:长篇小说《血色黄昏》 电影 舒淇和刘烨主演的电影《美人草》演绎了云南知青的一段爱情故事。 导演张暖昕拍摄的知青电影《青春祭》,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西双版纳的知青生活。 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浴》描写了一位上山下乡到西藏的姑娘的悲惨命运。 1983年出品的由谢飞导演的电影《我们的田野》是第一部知青电影,描述了当年北大荒的知青生活。影片由周里京和林芳兵主演。 电视剧 《血色浪漫》是以这次上山下乡为背景的一部电视剧,局部反映了当时的一个城市知识分子下乡的背景,可以说是近年来下乡运动描写最真实的一部电视题材的作品。本剧的主演有刘烨和孙俪。 《北风那个吹》是高满堂根据自己年轻时下乡的真实感受创作,讲述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实生活,以二十多载的命运跨度,以笑泪交融的独特讲述方式,闫妮在剧中扮演了憨厚朴实的大队长牛鲜花,她爱上了由夏雨饰演的知青帅子,两人由此开展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缘。。 纪实 《无声的群落:大巴山老知青回忆录(1964-1965)》,邓鹏主编 邓贤著有纪实作品《中国知青梦》,描述在云南知青的抗争故事。 歌曲 李春波:小芳,被认为是描写知青在农村恋情的歌曲,曾流行一时。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1张) · 1. 下过乡的人看照片还是很亲切的。 .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见《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3日。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见《20世纪中国全纪录》(广州市文化传播事务所编辑,北峪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929页。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见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毛主席为什么送我们下乡”,见http://archives.cnd.org/HXWK/column/History/cm9301d-3.gb.html 毛泽东召见“五大学生领袖”。见“‘文革’时曾不可一世,五大学生‘领袖’今何在?”,人民网,http://hi.people.com.cn/news/2003/10/29/93928.html 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北京),1997年,283至284页。 “知青问题的经济根源”,见《大众网》,http://www.dzwww.com/jingjidaobao/renwenchoukan/200309240589.htm 唐龙潜,“毛泽东和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见《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lish/150.htm. 郑承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见《为中华之崛起》,http://www.cass.net.cn/zhuanti/y_party/yc/yc_m/yc_m_031.htm 蓝关雪,“知青血泪30年”,见《中国报导网》,http://members.lycos.co.uk/chinaweekly/html/ns000380.htm 《兵团战友网》,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http://bingtuan.com/btdsj.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