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王卫星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2339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公益活动33个穴位按摩 2024-06-03 02:43:19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首战法国巴黎公益活动33个穴位知识(第二版)

王卫星

人体有十四条经络,720个穴位。腹部的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医眼里,这些都是可以用来祛除全身疾病、无任何毒副作用、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大自然赋予人类一种无形的药物。

我的老师说:“人身除了骨头就是筋”。通过对筋点按、揉捏、拍打,可以达到止疼、祛湿、排毒、增强肌体能量、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我们为本活动专门选择了许多中医临床经验总结的,效果很好的33个穴位,除前三个需要别人帮助外,其它30个主要靠自己用双手点按的习惯,每天早晚各一遍,循环往复,贵在坚持,高血压自然就会降下来。血压稳定后,即可减少原来的用药量,直到摆脱终身服药的困局。不仅彻底解除了化学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又节省了开支,还增强了人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绿色的健康生活方式。

一、滚背:这是三个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进行的第一个动作。具体方法:用双腕在患者左背部,从上向下,用力折腕转轴、滚动前压,直到脚后跟部。然后,再向上滚动前压,来回做十六次。左背做完再做右背。左右背做完,再做左右臂。

二、推背:这是三个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进行的第二个动作。具体方法:用右手从患者的左肩部,沿着脊柱一侧向下推至脚后跟,用五指扣住脚后跟底部压过去,继续推至前脚掌用手掌扣住脚趾往前推。再回来照此继续推,用力可以大一些,千万记住不能压住脊椎。

三、捏脊:这是三个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进行的第三个动作。具体方法:用十指从患者脖颈部位用力夹住向下捏,捏至尾巴骨部位后停住,再从上向下,捏十五下即可。之后,再从左臀部中间部位捏住往下行走,直到捏到脚后跟。倒回来再继续捏,左腿捏完捏右腿。捏完背部再捏左臂,捏完左臂再捏右臂。

四、揉腹:腹内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腹部从处于正中线的任脉向两侧,分别为肾经、胃经、脾经、肝经。穴位任脉有,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曲骨穴等。肾经有,盲俞穴、中注穴、四满穴、大赫穴、横骨穴等。胃经有,天枢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等。

上脘穴:为食道减负。上脘穴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肠道蠕动,经常刺激此穴位,是对食道的最佳保护,可避免饮食过快,造成食物淤积于胃部,产生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体重上升。

中脘穴:加快胃蠕动。常刺激中脘穴,胃部蠕动会加快,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该穴位置:肚脐上方4寸的地方。除了按摩此养生穴位外,还可以将姜切薄片熏烤,让姜汁通过热度渗入皮肤,刺激中脘穴。

下脘穴:让毒素不滞留。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此处不通畅,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该穴位置:在肚脐上方2寸处。不妨每日用双手大拇指轮流按压此养生穴位,让食物顺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彻底消化的全过程。

五、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最高点。百会是百脉朝会之处,可调节全身经脉,拍打百会可使任督二脉通畅,气血迅速被调动起来,头部供血更加充足,动脉向上供血压力减小,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是手足三阳、督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功效。按摩百会穴能够调节微血管的舒缩功能,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百会穴主治头疼。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别名神聪四穴,四神聪,四穴。布有枕大神经,耳颈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主治癫狂,痫证,中风,偏瘫,健忘,失眠,头痛,眩晕,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头顶疼痛等。男士用左掌心在下按住头顶,右掌用力压在左掌上面或者拍打;女士用右掌心在下左掌按在上面或者拍打三十六下。

六、风池穴: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除了能降血压之外,也可以舒缓颈部痠痛。

七、曲池穴:在手肘上,正坐、曲肘,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曲池穴是能立刻见效的穴道。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有祛风止痛、清热解表之功。曲池穴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的运行,故而发挥其平肝潜阳的功效。按摩曲池穴,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而产生降压作用。

八、涌泉穴(急救穴):足少阴肾经的起始之穴,肾经原穴,也叫井穴。肾是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主纳气,肾主水,肾主封藏。位于脚底板前三分之一处中央。涌泉穴在中医上一直是养生、治病的重要穴位。通过按揉该穴有助于促进体内血液、淋巴液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对于稳定血压也有重大功效。通关、开窍、安神、镇静,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肾脏病、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奔豚气。

九、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具有平肝潜阳、行气解郁、健脾化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降血压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穴。点按太冲穴有改善血压的效果,不但与临床一些降压药降压效应相仿,而且疗效一般更持久。

十、耳后降压沟穴:在耳背上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从内上方斜向下行走的凹沟处。由于它具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降血压沟”。

十一、人迎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颈部,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十二、桥弓穴(急性高血压):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左右移动头部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具体指两侧的胸锁乳突肌)。桥弓穴具有降压的作用,从现代医学来说,桥弓是颈动脉窦所在处,通过颈动脉窦的刺激可以反射引起血压降低。左手推右侧的桥弓穴。为避免导致血压过低,最好不要同时推两侧的桥弓穴。

十三、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脊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十四、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橫紋直下二寸五分處是穴。

十五、尺泽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喻手太阴脉气至此象水的归聚处,故名尺泽。尺指桡骨茎突后的前臂;泽,聚水之处。

十六、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十七、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大拇指一侧的凹陷处主要用于肺虚咳嗽,比如长时间咳嗽后,或者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的人咳嗽时,出现了肺气不足,上气不接下气的表现时,可以用手指尖或者筷子尖来按揉。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原穴储藏的是肾的先天之气,气血当然很旺盛。

十八、列缺穴:本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手太阴肺经从此穴分支走向手阳明大肠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又是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列,是指“分解”;缺,即是“器破”的意思;列缺,指的是“天闪”。中国古代称闪电,也就是天上的裂缝为列缺。

十九、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对痛症、热症、神志疾病等有较好疗效。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对痛症、热症、神志疾病等有较好疗效。把一只手张开,将大拇指竖起来,用拇指中间的指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位置处,拇指向下一按,拇指尖点到的那一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合谷穴。

二十、劳宫穴(划圈):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

二十一、手臂内侧向两侧用力拨。经验穴。

二十二、中冲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二十三、足三里穴(长寿第一保健要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二十四、太溪穴: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有六味地黄丸之称。

二十五、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发泄出去。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方向推揉到“行间穴”,有助于将肝火发泄出去了。除上述三个穴位,可于每晚睡前敲打大腿外侧部(胆经),并推肝经穴位从大腿内侧根部向膝关节推,有助于疏肝利胆,改善睡眠。

二十六、冲阳下穴(内踝尖下两寸,董氏奇穴降压穴):脚的二趾与三趾之间的趾缝,向上推两横指,在寻找的时候会摸到两根筋便是。

二十七、火连穴:平卧取穴,足第一跖骨内侧,跖骨与跖骨关节后二寸处。

二十八、火菊穴:火连穴直后一寸处。

二十九、火散穴:火菊穴直后一寸处。

三十、然谷穴: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三十一、腹股沟:腹股沟是连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由于离外生殖器很近,常常被人们看作是隐私部位。腹股沟部位的潮湿,不透气,往往成为健康的隐患。

三十二、丰隆穴: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脾胃主运化水湿,故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为祛痰要穴,主治咳嗽、哮喘等,是临床实践上常用的穴位之一。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l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l穴)。胃经的络穴。《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针灸甲乙经》头痛。可见丰隆穴除了降压也可以降血脂等三高。

三十三、三间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病症属于大肠经。掌骨是整个身体的全息投影,心脏位于胸部较接近头部,所以三间穴较适合。

微信截图_20240604074731.png


浏览(1423)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王卫星
注册日期: 2021-02-19
访问总量: 806,01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找不到根永远入不了“道”
· 突遇旅客急症发作 点穴按揉救人
·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公益活
· 拯救中国经济从哪里着手
·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公益活
· 老子《道德经》嫡系传人邀请企业
· 让世界从新认识《道德经》和中医
分类目录
【道家文化】
· 找不到根永远入不了“道”
· 突遇旅客急症发作 点穴按揉救人
·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公益活
· 拯救中国经济从哪里着手
· “自己动手让高血压降下来”公益活
· 老子《道德经》嫡系传人邀请企业
· 让世界从新认识《道德经》和中医
·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下篇)
· 治病按摩穴位贵在坚持
·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上篇)
存档目录
2024-06-01 - 2024-06-12
2024-05-05 - 2024-05-27
2024-04-04 - 2024-04-29
2024-03-06 - 2024-03-31
2024-02-01 - 2024-02-28
2024-01-03 - 2024-01-25
2023-12-01 - 2023-12-21
2023-11-01 - 2023-11-26
2023-10-06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6
2023-08-03 - 2023-08-30
2023-07-02 - 2023-07-24
2023-06-13 - 2023-06-26
2023-05-04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6
2023-03-08 - 2023-03-27
2023-02-13 - 2023-02-24
2023-01-10 - 2023-01-31
2022-12-03 - 2022-12-30
2022-11-02 - 2022-11-30
2022-10-03 - 2022-10-31
2022-09-04 - 2022-09-29
2022-08-03 - 2022-08-28
2022-07-02 - 2022-07-25
2022-06-01 - 2022-06-28
2022-05-04 - 2022-05-26
2022-04-03 - 2022-04-28
2022-02-16 - 2022-02-22
2022-01-12 - 2022-01-27
2021-12-07 - 2021-12-08
2021-11-02 - 2021-11-27
2021-10-04 - 2021-10-27
2021-09-03 - 2021-09-15
2021-08-01 - 2021-08-08
2021-07-17 - 2021-07-31
2021-06-01 - 2021-06-17
2021-05-02 - 2021-05-31
2021-04-05 - 2021-04-27
2021-03-19 - 2021-03-22
2021-02-20 - 2021-02-23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