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聖誕剛過、2025新年尚未到來之時,已一百周歲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與世長辭。世界各國政府、政治人物、新聞媒體及其他許多人,都表達了哀悼。各方對他的評價,以正面為主,但也有很大爭議。
讚揚者認為,卡特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堅持人權優先,作風平易近人,一反美國霸權政治風格,與中國等意識形態敵手建交、歸還巴拿馬運河主權等。而其卸任後至去世,他一直致力於國際和平、人道主義事業,也更令其被稱讚。而批評者則認為他內政上無所建樹、外交軟弱妥協,如對中國讓步太多、拋棄伊朗親美巴列維政權促使反美神權勢力上台等。
這些讚美和批評,從各自價值觀和角度,都是有道理的。不過絕大多數人(包括多數批評者)都承認,卡特是一個“好人”。“好”包括善良、溫和、正直、誠實。而這些品質,在爾虞我詐的政界、利益至上的國際舞台,是稀缺的、珍貴的。
在美國歷史上,大多數總統和政治家都是務實主義者,如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尼克松、兩位布什等,考慮問題主要基於美國自身利益,而非國際道義和紛爭的本身是非曲直。只有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奧巴馬算是較有理想的總統,哪怕仍然始終以美國利益優先、其進步外交政策根底上也是為擴大美國影響力而服務。
只有卡特這位總統,其任內內政外交舉措,讓人看到是真的將人權、道義、是非、公正,作為最為優先的考量。在那個意識形態對抗濃厚的冷戰環境下,卡特積極與各宣稱信奉共產主義的紅色國家改善關係,消解不必要的敵視、打破“鐵幕”和“竹幕”壁壘,本身就是突破性的成就。而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卡特政府祭出一系列制裁,也證明其並非無條件親近東方陣營,而是真的根據是非和人道決策。
至於卡特拋棄伊朗巴列維政權導致的後果,是始料未及的。霍梅尼在上台前聲稱會建立一個包容的新國家,巴列維政權在取得一定成就同時也確實腐敗專制。後面伊朗變為極端反美的神權國家,也是卡特及其他許多西方人難以預料的。這責任在於背信的霍梅尼、專制暴力的伊朗神權勢力,而非卡特。
而關於卡特推動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美交流,站在中國大陸政府和多數民眾、美國和世界利益看,都是大好事。而批評者所言的,卡特“拋棄了中華民國/台灣”、“滋養了專制中國”,並不是完整的事實。且中國大陸人口世界第一、國土廣袤,在國際上是無法忽視和繞開的存在,美國政府不可能與其永遠不建交、讓在台灣這一隅之地的政權代表中國。即便出於不得已,美國與PRC建交也是必然。即便沒有卡特,其他人也會對華建交。如之後右翼里根及其團隊,為對抗蘇聯等目的,就保持了對華友好關係。
卡特更可貴而往往為人忽視的是,他在卸任後的四十多年,一直活躍於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長期致力於環境保護、弱勢族群權利、各國民間交流及文化教育事業,培養了許多為人權和人道主義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才。
如卡特與其妻子創辦的“卡特中心”,就成為致力調解世界各國之間及各國內部紛爭、減少暴力、促進和平、防治傳染病等疾病、減少貧困、促進落後國家地區教育、保護婦女兒童等人道事業。該機構也長期致力於中美關係、中國人權、中國社會治理等,為中國發展改革、維持中美友好關係起到重要作用。
卡特及其妻子、同事所做的這些事,貢獻是巨大的,方式是“潤物細無聲”的。許多中國政治反對派青睞於對中國政權大聲恫嚇、動輒“脫鈎斷鏈”、反共更反中的政治家,卻無視甚至貶低卡特等人在中國播種人權與希望的種子,是短視而狹隘的。促進中國人權和進步,不是依靠凜冽的北風,而是和煦的陽光。當然,在具體政策和事件中可以就事論事批評,其對專制政權的接觸交流政策利弊也可商榷,但卡特致力於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權、改善貧困地區民生的長期活動,整體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相較於多年之前,今日的世界更多對立,各國民族民粹、排外、孤立主義,都甚囂塵上。各國政治家也越發考慮自身及本國私利,國際上的衝突和零和博弈增多。人們為自身利益、為了勝利,不擇手段、謊言滿天飛,道德和誠信被棄如敝履。而近年美國政局,尤其特朗普兩次當選總統,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治惡鬥,都讓美國“燈塔”暗淡。這樣的背景下,卡特所代表的美國理想主義政治家的內政外交,更值得懷念,卡特的理想與遺志,也更值得關注和繼承。
當然,筆者對中國、美國、世界各國前景都不樂觀,美國恐怕也難以再出現卡特這樣的良善政治家,卡特恐成美國“理想主義政治”的絕唱。但人們活在世上,仍然要保持一些信心,盡力讓世界變好一些。
再偉大的人物,都會去世。但生命雖逝,靈魂不朽,種種遺產仍能造福後世。卡特先生故去了,那些在動盪晦暗的當下世界仍懷揣夢想、仍相信真善美、認為世界可以真正二廣泛實現和平、進步、公平正義的人們,更要堅定的前行,弘揚逝者的理想與精神。這也是對卡特及世上一切致力於和平民主進步、“出師未捷身先喪”者的最好告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