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保健品 (四) 曾华 写于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价格的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便宜,俗话说“便宜无好货“,不是没有道理。 我前面举的例子也应验了这一点。一方面是生产商,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是在原材料上克扣,就是在文字上做游戏,加上普通人没有鉴别能力,又贪便宜,最后还是你吃亏,花钱买了个寂寞,吃了半天的产品没有效果,无非是起点儿心理作用罢了。 是不是越贵越好呢?当然不是。确实有𠂆家利用一些有钱人不差钱儿的心理,以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估计也会上当受骗吧。 贸真价实的产品一定会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价格不会太便宜,也不会贵得离谱。主要靠产品质量和信誉赢得市场,具有长远的发展目标。 所以理论上是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尤其是基本的常用的产品。当然个别的产品因为原材料的成本太贵,也只能是有钱人的选择,这样的产品并不多,也不是非要吃不可,炒的是“概念“和心理作用。 第六个问题是剂量和剂型,剂量肯定很重要,剂量太低等于是一种心理安慰,大家都在吃,尤其是上了点儿年龄,不吃不放心。 如我在《关于保健品》一文中提到,市面上的大多数保健品尤其是多维里面各种成分含量都比较偏低,这是因为RDI(Recommended Dietary Intake)的原因,据说FDA 最后一次修订RDI是2016年,这之前一直采用的是1968年的版本。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都在改变,农业耕作方法和工业化生产技术等都在不断地变化,有好的,也有坏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既然有一个尺子摆在面前,大部分商家就“尽量小心翼翼“地,自我保护,剂量就卡在RDI 的上下一点点儿。不分年龄,不分体型体重,不分营养状况,都是一个剂量,尤其是多维片。 一些医生级别的产品里面各种成分的剂量明显高很多,适合于中度和严重营养不良不均衡的人群,或者是大病中和大病后的恢复期身体极度虚弱的人,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把身体调整过来。身体健康改善后可以减成一半的剂量来维持,本来一天六粒的多维减成三粒,也比一般市面上多数产品剂量高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𠂆家的产品比较多元化,有的剂量比较高,有的是中等剂量,有的只是多种维生素,有的只是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各取所需。 除了多维这种复合配方以外,大多数产品都有单独一种成分或两三种成分的组合。 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 3,维生素E,维生素K 2,维生素B 2,维生素B 3,维生素B 7(Biotin ),维生素B 9(叶酸)及维生素B 12。还有单独的钙,镁,锌,铜,硒等,有不同剂量的产品。 复合的有D3加K 2,复合维生素B,钙镁片,锌铜片,锌硒片等,也是有不同的剂量。 为什么会有单独的,复合的产品呢?因为根据每个人不同需求和喜好来选择,有些人认为多维是好,也方便,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对他或她来说太低了,所以需要额外地补充。 另外有人干脆就每个成分都单独买来自已搭配。还有个别成分的功效特殊,服用的目的和时间不同,比如说镁,为了帮助睡眠,需要在睡前服用。为了改善便秘的问题,需要服用氧化镁,而一般的多维里很少是氧化镁的。 有骨质疏松的人希望维生素D 3和K 2的用量大一点,而多维里这两种的剂量都很有限,所以需额外加服。 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里的成分都有RDI。如一些抗氧化和抗炎物质,剂量大小各异,怎么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呢?多看看不同产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单独的,复合的,多看多比较你就有一点儿概念啦。 与中国人熟知的中成药相比,美国生产的保健品虽然有些也是中草药,或中草药的成分,但直接用中草药的很少,更多的是植物提取物,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其有效成分进行特殊提纯,并且比较精确地定量,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用植物所让人担心的农药残留污染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 这些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成分的产品,有单一成分的,也有不同的组合,一般来说复合产品中每一种成分的含量都不会很大,比如说虾青素,单独的产品剂量最高的有12毫克一粒,复合配方里含有2毫克,4毫克及6毫克不等。 当然这些抗氧化抗炎物质在一起使用会有协同和叠加效应,不一定要用太大的剂量,而且还经济实惠。 总的来说,如果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有些产品或者说有的成分可以剂量大一点儿使用,等身体健康好转就可以吃中等量来维持。 如果身体健康很好,只是为了保持健康状况,中小剂量的产品也可以采用。一旦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适当增加一些剂量来应对疾病的挑战也是必要的。比如说维生素C平时吃500毫克或1000毫克,如果有受凉感冒或病毒感染,可以临时加服1000或2000毫克。 当然有人问我,每天吃那么多保健品,会不会把肝肾功能吃坏哟? 首先看你为什么要吃保健品?是吃着玩儿呢?还是想维护身体健康?还是因为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一些保健品来帮助补充营养物质,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对抗疾病? 一句话不能盲目地乱吃,第二是不能乱七八糟地吃一大堆自己都搞不明白的东西,尤其是不能图便宜买劣质产品,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本来就为了健康,反而是伤了健康,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但你是不是应该怪罪保健品呢?还是怪你自己? 每日三餐吃的食物都有好的,坏的,假货,污染的,超市,餐馆,谁敢保证?一定是你自己要识货才行呀?去好一点的超市餐馆,有信誉的产品和服务相对放心是吧,买保健品也是一个道理。 还有就是看你选用什么产品,是选一些以补充营养物质和抗氧化剂为主的呢?还是好高骛远专挑所谓的“滋补佳品”,先看是否适合你,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大补特补“的,什么灵芝孢子,虫草人参,这样参那样参等,越贵越容易买到假货,因为做假货利润大。而这些是否是正规意思上的保健品,需要打一个问号,的确也有一些保健产品里含有小量的这些成分。 就我自己来说,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服用的保健品算是比较多的啦。见我的文章《保健品究竟该不该吃》,我是有原因的,以前长期身体不好,各种疾病缠身,服用多种化学药物,把肝功能吃坏了,两个转氨酶(ALT/AST 中文简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升高。 后来在谷胱甘肽和其他保健产品的帮助下,加上慢慢停止服用化学药物,肝脏功能转为正常至到现在,一直都很正常,当然我对自己及家人服用的保健品无论是种类还是剂量,剂型和产品质量都比较认真对待。 不是说我服用的就是最好的,市场上好的产品还是很多,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去试。而且一般来说好的生产厂家都有一系列的产品供大家选择,产品的种类和质量都很不错,都想占领市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反而对消费者更有利,避免了一家独霸,而且我前面讲过,保健品本身是不存在专利的问题,只是一些生产工艺及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单一成分或配方专利产品,又叫注册商标®️或注册商标™️,只是表明这些含有注册商标成分和产品的质量比较信得过。 这些年我的身体状况一直比较持续稳定,与我服用的保健品和保健产品的选择一定有帮助,当然也与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及良好的心态等都有关系。 不是说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在走头无路的时候,为了“活命“,我才开始打开眼界,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这样才让我从许多的功能医学医生们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和感悟,他们的临床实践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我很“笨“,而且还很固执,我才会经受那么多的痛苦。 我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从我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