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 元 村 一个高大壮观的牌楼矗立在公路旁边一块大大的空地上,走过去不远就是房屋重叠的村庄,这就是景点状元村的标志—状元门,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上前去拍个留影,周围还有一排又一排的售货棚。 牌楼很新,地面也是水泥的,都是现代的建筑,只有“状元”两个字的含义是古代的。那边有一个新石牌,上面写着状元村的来历,原来这名字也是新的,过去叫源水村,因为有条小溪流过此地,这条溪水也随着状元村的命名改成了状元河。 状元二字在这里确实有它的来历。清朝年间村里出过一个状元,当然前后还有举人秀才,源水村这几个字原来还有一块匾,据说就是当年那个状元的题字,这块匾后来被砸烂丢弃了。 这块牌楼的平地是村里集会和活动的地方,状元郎由此上马,接受乡亲们的祝贺,举行庆祝活动,搭台唱戏,摆摊吆喝等等都在此地,成了附近十里八乡人人皆知的公共场所,过去叫源水坪,如今叫状元广场。 接着是一条龙的景点参观:从状元门通过,沿着青石板路走到状元河边的一条小径,再往前走,跨过状元桥,到达状元楼饭馆,那里有个状元井,再到状元府,后院有个状元小息亭,旁边有个出恭斋就是厕所,出来走后院门,有颗状元树,翻过一个小山丘,就是终点状元坟了。 状元村远近闻名,但是这十几年来却没有出过一个考入本科的大学生,最辉煌的一次是70年代一个本村青年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被录取到北京的农学院,还有恢复高考以后有一个回乡青年被省内师范中专录取。但不管怎样,这个村子却出了名,全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不久,从国外回来一个本村夏氏的子孙,一个居住在海外的洋博士回乡探访,由省里的教育厅和县政府派员陪同,拜祭祖上,扫墓进香,由此那段历史上有关状元的故事才被提起,并在社会中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如今状元村的景象。 夏氏家族是本村的一个小姓,户数不多,所有的功名都与夏家的人有关,而且夏家人恋故土,晚年大多回乡,终老于此,葬入夏家墓地。到了民国时期,有几个进了城,还有的到了国外,还没等到年老归来的那一天,就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至此梦归故里,人老天涯。 最初的巨变发生在解放后的土改,夏世安老先生因有房屋数间,还有田地,城里有商铺,按例划为地主,还有其他两个也是夏性的人,一个是地主,一个是富农。 这三家人口有十几个,自然都是地主,之后经过数次运动的风风雨雨,除了个别女性远嫁之外,其余的都风卷残叶,消融入泥了。 这个状元广场就是当年批斗夏世安老爷的会场,一个简易的台子就在如今状元牌楼站立处,当年兼作屠宰活计的村民、后来成了农会主席的高大民给了夏老一个窝心脚,把他放倒在地,村民们终于突破了长期对夏老的敬重和信任,一齐举起了手,喊出了打倒恶霸地主夏世安的口号。夏老回到自己仅剩下的一小间偏屋里,在连哭都不敢大哭的一家人面前死去了。 另一个被评为地主的叫夏育仁,秀才出身,曾受雇于夏世安,在当时的读书宅、如今的改为状元饭馆当教书先生,家里也有一些田地,他还出钱在宅外一块自己的地面上打了一口深井,作为读书宅的一份资产列入股份,同时在源水溪枯水季节向村民们提供用水。此井水质好,适用于日常生活,哪知有的村民却拿来浇地,这样井水就不够了,夏育仁便对每户用水超过一定量的收取一点费用,以此遏制作为农用水,谁知却得罪了好几家人,埋下了祸根,成为土改众怒的重要原因,经过几次运动,也提早离世了。 那个富农叫夏学田,对庄稼很有学问,自己的庄稼种得好,村民种田买种子等都爱向他讨教,他因此也转卖一些种子和农药,生活过得比较舒坦,却变成了富农成份。为了表现积极,他拼命干活,为集体农业生产出谋划策,不想有一年大旱,虫害泛滥,他的灭虫方法成效不明显,造成很大损失,被安上阶级敌人破坏的帽子,反复批斗而死。 最后一个死去的是夏家的一个媳妇难产,没有及时送往县医院,因为当时恰好队里的牛正在生仔,赤脚医生和其他干部正在忙碌,一听是夏家的事就放在一边,因此耽搁了,母子双亡。 有人事后报告给大队书记高大民:“那是夏家最后在村里的一根苗,这下夏家在这里绝种了。” 他听完沉闷了一下,吸尽最后一口卷烟:“这样也好,省的我们动手彻底铲除阶级敌人了,听说有的地方就是全面消灭剥削阶级,完全进入无产阶级新时代。” 那年的夏天发了一场大洪水,全是浑浊的水流,源水溪真成了一条小河,人们终于明白夏家捐资盖的那个拱桥为什么要高出溪流很多,估计建桥时考证过历史上洪水的流量,拱桥安全无恙,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只是自从洪水之后,那口井的水却变浑了。 现在的状元河称号就是这样产生的,村民们认为至少在远古时代应该是条河,在那一年洪水时得到了验证,这也符合景点构思,显示一种博大深远,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没了新人出世,其余的单身未娶,其他姓氏的人没人愿嫁,夏家从过去的被争相攀亲到如今的躲避不及,夏家人终于在80年代初期在本村全部绝迹。但没人去注意这些,直到那个海外的夏家子孙归来,人们才发现夏家人一个也没有了。在城里来自本村的夏家人也没有了,死的死,远走的远走,这块方圆几十里的小县城,只留下了夏家曾经住过的房屋和荒冢。 但就在夏博士到来之前,县里派人火速赶到了夏家的祖坟处组织了一次突击整理,砌起了一些砖墙,隔出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虽然还不够气派,但远比之前的荒草土堆要强多了。 来到祖坟面前的夏博士心中却很冷静,他其实已经非常西化,并不十分在意祖坟这类事情了,但经不住过世父亲的临终托付,他必须要亲自来一次。 “这个坟头才修缮过啊,夏家人还有谁在这里?” 高支书赶紧上前答话:“我们正在联系在外地的夏家人,这些年比较动荡,人老的老,走的走,你们夏家都是有本事的人,都离开这个偏远的小村庄了,这个是乡亲们帮着打理的。” 他尴尬地笑了一笑。几位在旁边的陪同也附和地吹捧了夏家几句。 “是啊,是啊,还是家乡亲,你说奇不奇怪,这里的狗都不像往常那样,见了生人就叫,这次光摇尾巴,一声都不吭!” 说着气氛轻松起来。 夏博士脸上露出一点微笑,他听父亲说起过这些年夏家的情况,都是比较早的事,后来的就完全断了音信,眼前看到的墓地,比来前预料的还是要好点,但周围的景象却有穷山恶水之感,超出了他的想象。刚才看到一幢房子,有点像父亲一张模糊黑白照片里的学堂,他想起了父亲的描述,但多是关于室内模样的,外面的就说不出什么不同的了。其他的还有桥、水井,至于自家的院子,父亲却没提过什么。 他走了,还留下了一些来前就准备好的钱,一方面要答谢乡亲们的帮助,剩下的希望能把墓地再作一点修整,还拜托若能找到一个夏家的后人,就建立联系。 时值海外知名科学家回国访问,受到国家最高规格的接待,都在媒体上有突出报道。夏博士回到这小地方的新闻也是像一颗明亮的星星一样,给这块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地方带来了光照,受到当地媒体的追棒,报刊上以连载的方式挖掘起了夏家的状元家谱史,在高考兴起的初期,这也是相促相成,交相辉映之事,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有流落他乡夏氏血脉的后人,也有一些对商机敏感的人士,于是一个旅游文化公司找上了门来。 这里地处江南东部,交通便利,改革意识在全国并不落后,经过上下一番交涉和协商,实地调研,村里就把靠源水溪一线的夏家房子腾出来租给旅游公司,作为景点设施,一个状元村的雏型就此诞生了。 最先开放的就是夏家的学堂、水井和桥,并打出了状元读书斋,状元井和状元桥的称号。省市教育和文化部门都参与了造势,一段时间里此类报道不断出现在报纸上。 今年高考以后,有个外地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他的母亲就是在源水村出生的,姓夏,只是早早离世了,母亲小时候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多,但他听说过这个地方,正好赶上记者在此采访,他的话被记者注意上了。虽然最后他拒绝了旅游公司进一步合作的邀请,但还是留下了一点个人的信息。 不久高考揭榜,他竟考取了本地区理科第一名,这下子他的故事连同本村的景物又形成了第二波造势的高潮,状元村的名号正式推出,并很快形成了了当地高考前求签保佑、事后还愿的所在。 一整套的景点很快建立起来了,旧房子粉刷一新,原来有的得到了修复,原来毁坏的得到重建,还有相应的商业网点也大量出现,一些以状元为主题的小手工艺纪念品出现了热销。 在高考前后,都会从各地涌来大量的学生和家长,他们虔诚地祈祷着,从状元门经过,手里或拿着状元人形,或拎着状元小灯笼,走到各处抽签和摆放的地方,以求好运。 没人去了解这状元的来龙去脉,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他们刚开始也参与了经营,但很快被外地竞争对手淘汰,最后都成了状元景点的小工,但他们最爱这里的一切,以这里为自豪。 只要有机会,这些小工就会如数家珍式地说出又有多少来这里许愿的人被大学录取了。这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话题。 只有高书记知道底细,如今他年纪不小了,腿脚不方便,但家境富裕,景点的承包虽然有上头的指示,但作为大队及村里的老大,还是得到了不少实惠,只是时间一久,就被边缘化了。他已不在乎这些,最忧心的是孙子的高考,已经考了一次未中,分数差一点,风闻这是报应,他不服,他一直是这里最高大上的人物,他要以高家孙子第一个考取大学,打破这里这些年来零纪录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也证明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在庙里进香时他求签问卜,得到一个高僧的提点,需要去过去村里的头人坟前许个愿,做一个接手的仪式,这样才能真正确立自己在这方土地上一尊的地位,之后才能确保诸事如意。 他这天起了个大早,天色微亮,没人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根香,其实他本不想带香,已经掌管了这里的一切,点香就是祭拜,僧人说这是随心功德,就看自己,只是个仪式,作个姿态,他最后还是不情愿地带上了。到夏家的坟前说上几句,放上高僧给他的字符,点上一根香,就算完事。 到了夏家坟前,按照僧人的交代,他打开字符,贴在坟头之上,然后他说起了话:“夏老,别怪我当年批斗你,那是形式的需要,上面的指示,你命中注定要退出江湖,至于那一脚,也是你欠我的,记得你60大寿那年办酒席前要杀猪,按理说应该找我,你却找了别人,让我非常难堪……” 说着,他插上香,点燃,嘴里哼起了僧人教给他的经文音符,等待天开日出,这就可以结束了,可奇怪的是,天一直阴沉着,就是透不出亮来。 他嘴里念的越来越快,只希望看到阳光,起风了,突然空中响起了个炸雷,披在身上的褂子掉在地上,他打了一个冷颤,大大的雨点顷刻落了下来。 点燃的香却烧尽了。 他仓惶回到了家,湿透了一身,他病倒了。僧人听到了发生的事情,嘴里急忙叨念着佛祖莫怒,香尽人去,恩怨两清…… 孙子高考时,还是出了个意外情况,高支书惊呆了。 这里出售一种状元人形是用观音土捏成的,者观音土在修建夏家出宫斋即茅厕时挖到了观音土层,土质细腻乳白,很适合做泥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有了传言,吃点状元人形,可以考中,这次高支书的孙儿重任在肩,志在必得,他就多吃了点,在考试当中闹肚子,又考砸了。 秋风起凉,树叶飘洒在状元河上,高支书时常站在桥上,望着脚下浑浊的河水,呆呆地想着什么,可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 考试过后,状元村渐渐人流稀少了下来,只有状元村的村民在游荡着,他们最爱喝那口状元井里的水了。浑浊的井被切底清洗过,水变清了,只有老人们感觉这水不像当年那么甘甜,但现在的人喝着还是交口称赞,这是否是因为它的名气呢? 水如今都需要花钱买,状元楼饭馆的茶水最受欢迎。 高支书死了,他不知什么原因从状元桥上掉了下来,头正好碰到下面的大石头。这条昔日的源水溪,如今的状元河又变清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