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1945年10月拍摄的老照片,反映的是日本人投降之后,抗战大后方云南昆明当年的真实景象,拍摄者为当年在昆明工作生活的美国大兵。
1945年10月,一群美国大兵站在昆明街头的交通亭前,一本正经地观看交警指挥交通。此时,日本人已经投降,所有人的感觉都非常松弛,画面也因此有了些许喜感。
两个戴着铁锁链的两名男子正被押送往工地去劳动,可见任何时候都不养闲人。万幸他们不是汉奸,要不,估计连参加劳动的机会都没有了。
街边木板墙上贴的告示,图右是昆明市政府的贴示,上面写着:“实行按户收运垃圾,严禁向外任意倾倒”的要求。旁边是昆明防守司令部的布告和禁令。
正在看布告的士兵,背着行李包,脚下穿着草鞋。旁边是一家叫做“中利”电焊厂,厂牌前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孩子也歪着头看,说明大家都识字。
一个木工作坊里的年轻工匠们,干着同样的营生,所穿衣服却天差地别。中间的小伙子拿着锯子,右手边的人在抽着水烟筒,其中有两名男子衣衫褴褛几同乞丐。
旧时候的昆明人喜欢抽竹筒水烟,不单昆明如此,云南很多地方的男子似乎都好这口。滇地多产竹,又多产烟,先人们就地取材,发明了竹筒水烟,也成就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竹筒当烟袋。
一个老爷子抱着孙子坐在井口上,老人穿长袍,留胡须,手里拿着驱赶蚊虫的拂尘。注意看爷孙俩的鞋子,都很破旧。
老两口和他们的两个小孙子坐在家门前合影。老爷子也留着整齐的白胡子,因为经常干活,一双大手显得粗壮有力。老爷子穿着比较体面,比较起来老婆婆衣服就破得多,浑身的补丁。大约是因为旧时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的缘故吧。
老爷子和两个孙子的合影,老爷子看似精神矍铄,毕竟上了年纪,行动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根竹竿做拐棍。
当时的昆明老人都喜欢留着长长的胡子,图中是两位老人也是如此,他们在石台阶上正襟危坐,一看就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坐在圆木上给孩子喂饭的母亲,她们家庭条件要好一些,母亲戴着戒指,孩子戴着玉石手镯,母子二人都穿着扣袢的布鞋子。
家里穷也好,富也罢,有了孩子,就有了未来。图中男子戴着大斗笠,穿着草鞋,也是一个穷苦人。他依靠在一辆木头轮子的牛车,紧紧抱着自己的宝贝孩子,“舐犊之情”让人动容。
几名中国女护士正在迎接从飞机上下来的美国同行,美国护士头戴船形帽,穿翻毛领的空军皮衣,手提行李箱,其中一个还携带者一条小狗。大家的脸上都绽放出笑容,气氛十分融洽和欢乐。
昆明温泉的告示板,上面分别用中英文写着《本店规则》,两名美国大兵站在两边,其中一个指着第四条规定,内容是:男女不得同浴 。第一条则开门见山地写着:禁止携带妓女住宿。
一名守卫飞机的中国哨兵正在向一名美国飞行员竖起大拇指,当年双方并肩作战,战胜了共同的敌人,这种点赞是发自内心的。
一个美国大兵扯着两个小男孩的辫子,正在好奇地研究。这种小辫叫做命辫儿或长生辫。从孩子一落地便开始留,直到十二周岁的生日当天才会剪掉。寓意孩子被小辫子拴住了,好养活,可以顺顺利利地长大。
美国飞行员和一群中国孩子的合影,所有人都注视着一个方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意气风发,神情中带着胜利之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