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金门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少有的败仗,导致五千多战士被国军俘虏,但过了没多久,双方经过谈判,国民党就开始分期分批地释放了战俘,
1950年3月,第一批以士兵为主的俘虏回到大陆,此后又分几批次送回战俘九百多人,更多的战士被国民党当局以他们自己不愿回到大陆为由扣留在台湾,而回来的这些战士则更是命运坎坷,历尽艰难。
回来的九百多名战士被安排在福州战俘集训营,进行反思和思想再教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很少有被送回的俘虏,所以当时,无论是金门的战俘还是后来从朝鲜回来的战俘,都是被重点审查的对象,这也让很多战士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对于这些战俘,政治部进行了甄别,要求副连级以上的131名干部去南京,由华东军区政治部负责审查,排级干部送往杭州接受审查,其他人员留在原地不动。
上述人员在各地很快展开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军人的气节,民族的荣誉,对党的忠诚信念,每天有老师给上课,还通过听报告,读报纸,讲英雄事迹来提高他们的觉悟,瞿秋白,恽代英等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让这些俘虏听完后脸红心跳,都觉得自惭形秽,没能英勇就义成为他们一生的耻辱,更觉得在台湾战俘营听到的那些歪理邪说时,没能奋起反抗,反而成为投降主义的代言人。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思想教育后,集训营里开展了自我反省运动,号召所有被俘人员都要对组织忠诚的交代问题,深刻检讨自己的思想意识,并把人员编成小组,写好的检讨先在组内进行宣读,要求人人过关,可是很多战士都是文盲,根本写不出来检讨,为了帮助他们,集训营又派了很多文书人员,用战士口述,文书记录的方式完成检讨。
战士们在检讨后,组织上发现还是有很多疑点和深刻的问题没有被揭露,反省运动又开始了第二阶段,根据每个人的交代,大家互相揭发,
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人性之恶彻底暴露出来,本来是生死相交的战友,此时为了自保,都开始捕风捉影,风闻言事,战俘营内开始混淆黑白,很多坚贞不屈的老战士,老革命都被定为投降分子,机会主义分子,军统特务,被判处重刑,而对于临阵投降的干部,则被送上军事法庭,253团3营营长李子元和战斗英雄窦永礼被判处死刑。
在登陆金门战役时,李子元陷入重重包围,三次打退敌军的进攻,最后弹尽粮绝,此时他身边只剩下十七名战士,他不想让这些年轻人白白送死,所以决定缴枪投降,但回国后,这一行为成为了罪状,被人揭发出来,最终上级政治部认为他战场上率众投降,属于动摇军心,叛党投敌,罪无可赦的李子元被枪毙。
而三级战斗英雄窦永礼,作为抗战时期就加入队伍的老兵,他多次负伤,在登陆战中,他的连队陷入绝地,面对敌人的包围,他主动缴枪投降,到了台湾战俘营,这位老战士却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变,开始向右转,成为台湾战俘营的改造积极分子,还被战友揭发,他在战俘营中秘密监视我方人员的动向,他的行为被认为是叛徒,内奸,所以也被送上刑场。
不久后又有四名营级以上的干部被人揭发出带队投降,在战俘营里主动揭发我方的干部,也被枪毙,
除了被判刑枪毙的人员外,其他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开除党籍军籍,被安排转业到地方,受到严密的监控,随之而来的几次运动,这些人也都首当其冲,被列为危险分子拉出来交代问题,让这些本就受过伤的老兵们心里更加难受,很多人没能挺过那个峥嵘岁月,
直到1983年,中央专门发文件,为当年金门登陆被俘虏的老兵落实政策,那些苦熬三十多年的战俘老兵们才算是拨云见日,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没能等到那一天,
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来人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