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犯下罄竹难书罪行之妖魔猫竟然还有“英雄气概”!!! 時事大家談:澳洲市政廳紀念毛澤東忌日:“詮釋毛的英雄氣概” http://www.voachinese.com/a/VOAWeishi-IssuesandOpinions-20160824-Sydney-and-Melbourne-city-halls-will-hold-concerts-honoring-Mao-Zedong/3478667.html 2016.08.24 23:55 · 黃耀毅 華盛頓 — 兩場名為《光榮夢想》的“紀念毛澤東逝世四十周年文藝晚會”,將在9月6號以及9號,分別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市以及墨爾本的市政廳盛大開演,并說晚會“將從不同層面詮釋毛澤東的人格魅力和英雄氣概”。許多認為不適合舉辦紀念毛澤東晚會,并且此類活動也不適合在民主國家市政廳舉辦的人,發起請愿活動,希望市政廳取消場地租借。當毛澤東走出人民大會堂,走進民主國家的民選市政殿堂,代表了什么?中國向民主國家輸出紅色文化,有多大成效? 當地的華人又在當中扮演什么角色? 悉尼支持中國民主化工作平台的陳用林介紹,在澳洲是由兩個華人公司發起了這兩場紀念毛澤東的文藝晚會,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貪婪的欲望,希望通過吸引中國有錢人投資而從中賺錢。紀念毛澤東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有密切關系,因此當地使領館應該是非常謹慎的。因為有毛氏家族人士參與,所以駐澳洲使領館給予了幫助和支持。澳洲是宣揚文化多元化的,市政廳也是隨意租用的。舉辦活動的目的除了賺錢,還是想拍國內中共某些上層人士的馬屁。澳洲官方對此事還沒有回應。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認為最近幾個月來的世界格局開始進入某種新冷戰的萌芽期。中國和俄羅斯為一方,整個西方國家為一方。中國現在的外交逐漸陷入孤立,包括南海關系等,對于國內的打壓也到了空前的程度。中國政府對外的強硬姿態已經遭到了相當大的孤立和反擊,因此他要通過大外宣提升軟實力,這可能和中共高層的政治斗爭有關,但主要是由于習近平對外的咄咄逼人的戰略方針造成的。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認為,這次在悉尼舉辦的紀念毛澤東活動,毫無疑問與習近平的“向左轉”、靠近毛澤東的執政方向是有關的。海外人士也是揣測聖意、投其所好。在海外以“紀念毛澤東”為由做這樣一場活動,其中的意義需要受到各方關注。 美國之音YouTube 直播上的網友瓊革問:“近期有傳言說王岐山主持關于搬遷毛澤東紀念堂回韶山安葬的會議,大會以多數票通過了此項議題,大會說這屆解決不了,最遲在下屆要把這個問題必須解決掉。這是否預試著中國要逐步“去毛”了?但目前當局上層又有向左的傾向,是否說明中共高層在意識形態上嚴重分裂呢?在海外高調紀念毛,會不會也是高層意識形態的斗爭呢?” 陳奎德說習近平現在很明顯有一種向后倒退,回到“毛”時代的傾向。很難想象在1978年以后,當世界都對毛澤東有更多了解之后,在一個西方自由民主國家的市政廳舉辦了歌頌毛澤東的活動。這說明習近平在執政期間,實行了與鄧小平“韜光養晦”完全相反的方針,用一種咄咄逼人的方式把中國最反動的政治統治方式向全世界推行。這是一種對世界體系、國際秩序的挑釁。 美國之音YouTube 直播上的網友瓊革問:“近期有傳言說王岐山主持關于搬遷毛澤東紀念堂回韶山安葬的會議,大會以多數票通過了此項議題,大會說這屆解決不了,最遲在下屆要把這個問題必須解決掉。這是否預試著中國要逐步“去毛”了?但目前當局上層又有向左的傾向,是否說明中共高層在意識形態上嚴重分裂呢?在海外高調紀念毛,會不會也是高層意識形態的斗爭呢?” 陳奎德說此事在澳洲發生,有可能是中共高層的試探性步驟。不排除這和中共上層的斗爭有關。此事和習近平近期的總的施政方針與內部講話相符,說明此事一定有中共高層的背景的。 胡平說美國的情況顯然比澳大利亞要好得多,雖然也有歌頌紅色文化的,但還不成氣候。 陳奎德介紹這是澳大利亞的一批華人精心計算過的左右逢源的深層策略。他們知道在海外紀念毛澤東的活動是不得人心的,但海外言論自由,所以他們不會受到法律譴責,代價比較小。他們做這些事情是給中共看的,讓中南海知道海外有這些忠臣,這樣他們以后做生意會有很多便利。他們不在乎海外的人有什么看法,只是為了讓中南海知道他們的存在。 胡平說一些已經入籍美國加拿大的華人也在歌頌紅色文化,這可以理解,是離開家鄉的鄉愁造成。但要注意如果真正愛國,就要幫助自己的國家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網友Gu Samuel問:“澳洲紀念毛澤東,是不是中共砸大錢、到國外打腫臉充胖子?”Lloyd Harbor問:“很難想像希特勒或斯大林的紀念晚會會在民主國家展開。民主國家還能在金錢炮彈前守住底線嗎?” 陳奎德說中國在西方的大外宣,包括孔子學院、紀念毛澤東等,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有暫時的收效,但長期成效非常有限、不會有前途。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 8/24《時事大家談》完整版視頻 。時事大家談是一個自由論壇。嘉賓和觀眾聽眾發表的都是個人觀點,并不代表美國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