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哈佛两姐妹》论坛] 中美文化的差异也反映在孩子教育的理念上,而且非常普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与朋友们交流时,大家常常会谈到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家庭教育孩子方式的一些误解,同时也探讨反思华人父母在教育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中美文化各有精华和糟粕,几十年来,我们努力地去认识和体会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尽可能融合各自的精华来作为我们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指导。 在中国文化中,父母重视孩子教育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父母总是愿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无私的奉献和牺牲。华人的家庭观念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美国渐渐兴起的家庭学校(孩子不上学,由父母自己在家里授课)就是对父母重视孩子教育的肯定。一个国家的发展,一种文化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对这些优良传统,我们不但要坚持,还要发扬光大。 华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可取之处。他们要求孩子精益求精、一题多解,毫无疑问,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有着积极的一面。他们鼓励孩子不畏艰难、刻苦向上也值得美国父母借鉴,成功不是来自一份灵感和九十九份努力吗? 美国教育强调灵活运用知识,强调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接受美国教育的人在发明创造上更胜一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多么掷地有声的教诲。在美国这片新土地上,我们找到了继承、发扬和光大中国文化的新源泉。汲取中美两种文化的精华来指导培养和教育孩子成了我们的思想指南。我们一方面要与孩子们一道摸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孩子们参与社会活动,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认真培养他们的领导力,不懈地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