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比分数更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华人精英来到美国发展。他们大多胸怀大志,希望在这块土地上打开一片新天地。他们有些成功了,有些正在努力,更多的是把精力用在培养子女上。因为这批精英很快发现,由于文化、语言、思想、习惯和背景的差别,他们大多成了一代白领打工者,虽然衣食无忧,但总有或多或少的失落感。回国发展嘛,天地宽阔,可是孩子的教育怎么办?留下嘛,就把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下一代孩子的身上,寄托了两代人的希望。为了孩子可以出人头地,他们在培养孩子方面下尽了工夫铆足了力,造成了近些年来华裔子女在上名牌大学方面的竞争异常的激烈。报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华裔子女的杰出表现,比如获得英特尔科学奖、西门子奖、在高中学了十五门大学先修课、被名牌大学录取,等等。可是在一道道光环下面,不知隐藏着华人父母多少付出和心酸的眼泪,这些又有谁去报道呢? 在我们朋友的子女中,有一位智力不在瑶瑶之下,综合能力绝对在瑶瑶之上的孩子,我们非常喜欢和器重。他聪明、阳光,擅长社交,在中小学期间得奖无数,高中时还一度杀进美国数学邀请赛的数学尖子。对于这样资优的孩子,家长的支持培养也是不遗余力,学中文、学美术、学钢琴、学小提琴、学多种外语、周末不停补习、数学上还跳了一级……永远有着做不完的功课和项目,在学校有时为了竞争还要多选课,中餐也顾不上吃,就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转啊转。虽然他最终杀进了哈佛,可是长期的精神压力也把他压垮了,现正暂时休学疗养。我们由衷地祝福他能穿过眼前的乌云,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还有一位朋友的极有才华的孩子上了耶鲁,也因压力太大,休学在家。如此之类的情况,在与朋友们聊天时常有所闻。 中国式的竞争,使得华裔子女成了学习上的巨人,其他领域里的矮子,久而久之,美国主流社会形成了华裔子女呆板的印象,不少名校也针对华裔子女制定了苛刻的录取标准,不知有多少学业杰出的华裔子女被心仪的大学拒之门外,他们留下了一串串问号: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