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嘻嘻的博客  
嘻嘻哈哈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4835/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胡金海:平声仄声规则 图表 收藏 2013-01-06 12:00:37

 

 

链接:

http://www.hujh.net/38011.asp

 

网络讲座-诗词格律介绍1 - 胡金海网站

www.hujh.net/38011.asp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2005年3月3日 – 标题:老贴重发:格律诗词资料. 参与讨论 ... 今天上午,我举办了一个免费的、开放的《格律诗词赏析》周末讲座。 .... 谢谢胡金海,

 

胡金海平声仄声规则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华网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标题:老贴重发:格律诗词资料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33:35.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回想两年前,
  实名上论坛。
  热血传格律,
  愤然像青年。

  附言:新华论坛发展很快,2年前的旧贴已找不到了。现把一个有关格律诗词的老贴重发一下,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那个老贴的内容如下:

========================

  《拯救中国格律诗词行动(原创)》

  格律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格律诗词篇幅短小,学问却博大精深。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主要问题已不是被格律诗词束缚手脚,而是对格律诗词了解太少。

  今天上午,我举办了一个免费的、开放的《格律诗词赏析》周末讲座。 一个将近2千人的文科学院,今天来听这讲座的人数,还不到20个人。 而前几周,我举办的《APEC文艺晚会赏析》、《战时苏联歌曲赏析》等讲座,听讲座的人数比这多20多倍。 这使我感觉到:格律诗词这一朵中国文化奇葩,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正濒临绝种的危险。

  为此,我凭借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展开一个“拯救中国格律诗词行动”。 我将围绕“拯救中国格律诗词”这个主题,来尽我的能力。 我认为:新华论坛将发挥出“拯救中国格律诗词”的巨大作用。 我将用不断为这个帖子跟贴的方式,向广大网友提供各种包含我创造性劳动的、各种有用的格律诗词创作资料。

  我坚信:中国格律诗词的生命,将依然延续下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此主题共分4页: 1 2 3 4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39:0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格律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格律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篇幅非常短小。 一首七绝,只有28个字;一首五绝,只有20个字。 江泽民主席非常喜欢五绝、七绝这样篇幅短小的格律诗。 后面我们将要为大家介绍江主席这些格律诗。

  毛泽东可称为中国“千古词人”。 在毛泽东留下的非常丰富多彩的格律诗词中,最长的一首也只有100多字。 用非常小的篇幅,去表现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是格律诗词的重要特点。 二万五千里长征,写多少卷书也写不完。但是,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只有短短56个字。

  事物发展,既要遵循“由简到繁”的过程,也要遵循“由繁到简”的过程。 今天,在“信息爆炸”时代,动不动“洋洋万言”,越来越“吃不开”了。 而言简意赅的表现手段,正在越来越收到欢迎。 学习掌握格律诗词这种“用最小篇幅表现大千世界”的手段,是很有意义的。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41:29.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格律诗词为什么能用短小的篇幅来概括非常复杂的事物? 这同中国文化的精髓:汉字,有着重要的关系。 只有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可以用这样短小的篇幅,来表现那样复杂的事物。

  下面,我来作一个实验。 其实,这个实验我已经做过多次。 现在,我让在座的各位学员自己来体验一下。

  我打出一句汉语拼音。 你们眼睛看一下,不要说出来。 不明白这句话意思的学员请举手。 能明白这句话意思的学员请举手。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蝶语(2005-03-03 11:43:0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楼主的帖很及时啊。

自由体诗歌比较能够很快捕捉心灵瞬间。

格律诗更像在玩弄文字。

不过也很喜欢,毕竟传统的好东西还是要继承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44:1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根据我多次统计的结果,能读懂“shan sui ping ye jin”这句话的人,不到10%。

  下面,继续我们的实验。 我再打出一句汉语拼音。 能读明白这句话意思的学员请举手。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48:24.0) 赞成:0票, 反对:0票

  这句话,如果我们读出来就是: “山峰 跟随着 平坦的 田野 一点 一点地 消失 在 远方。” 只要能读出这些音,大约有90%的学员,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而前面这句“shan sui ping ye jin” ——尽管我们可以把拼音读出来,但有90%多的人,不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因为:
  shan 这个音在中国语音中有很多的意思
  sui 这个音在中国语音中也有很多的意思
  ping 这个音在中国语音中也有很多的意思
  ye 这个音在中国语音中也有很多的意思
  jin 这个音在中国的语音中也有很多的意思

  5个很多意思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可以组合出千百个意义,人们的理解力要马上从中寻找到正确的意义,难度就很大了。

  中国语言的同音字特别的多,但是中国人不怕。 原因是:中国人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并不太在意它的语音,而特别在意它的字面。 我再举个例子:shi

  中国人读shi音的字有几百个,仅仅在电脑GBK字库中,标准普通话读shi这个音的字,就有240个。 如果加上南方人si和shi不分,很多人读shi,意思起码要超过300种。 假如没有汉字,几百个shi的意思,一下要从读音中辨别准确是哪一种意思,很困难。

  假如中国取消了汉字,谁有本事用汉语拼音解释清楚这240个shi字意义,就让谁试试看。 拼音文字国家的人讲话,为什么表情那么丰富、动作那么多? 他们没有“表意系统”帮助,只有“表音系统”,所以养成了用表情和动作辅助语境的习惯。

  中国人往往不用表情和动作来辅助语境,而用文字来辅助。话语听不懂,写在手上,顿时明白了。 中国人开会,发一份文件很重要。因为文字比听发言,更容易准确抓住实际的语意。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1:51:0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shan sui ping ye jin

  写成汉字就是: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月光剑影舞清风(2005-03-03 11:51:57.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山峰跟随着平坦的田野一点一点地消失在远方!


谢谢胡金海,我已收藏,慢慢消化.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03:5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看了“山随平野尽”这5个客观的文字符号,人们可以唤起非常丰富的主观想像。

  为了检验对这个文字符号的理解程度,我曾经请学员为这句诗寻找一张图片。

  以下是不同学员,选择的“山随平野尽”的图片: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09:21.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有一定中国文化的人,看了“山随平野尽”5个汉字符号,立刻就能同很多客观景物交融起来。 这能证明:汉字使用的篇幅虽小,但容量很大。 如果使用拼音文字,同样的意思,前面是用了65个拼音字符,加上中间10个空格,大约75键才能表达清楚。

  现在用新双拼输入汉字,输入一篇内容连贯的完整文章,平均约2.1键一个字。 汉字用不到20键表达的内容,绝不逊色于用拼音文字70-80键表达的内容。 英语水平高的网友可以试试看:“山随平野尽”的意境,用英语表达出来需要多少字符。用50个字符来表达,也不会超过这5个汉字的意境。

  我再举个例子:比尔盖茨在北大的演讲,尽管讲的是美国最先进的计算机文化,英语用了30多万字符,加上7-8万个空格,估计要40万键输入;而中文译文只有5万多个字符,10多万键就可以输入完毕。

  汉字在“知觉层次”上,比拼音文字多了一个“表意系统”。 而格律诗词,正是汉字表意文化的精髓;格律诗词是在汉字文化土地上开出的一朵奇葩。

  下面,我们继续来体验格律诗词短小篇幅所包含的丰富意境。 请看: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11:09.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不同学员选出了不同的图片,来理解这“江入大荒流”的意境: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15:07.0) 赞成:0票, 反对:0票
: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16:1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19:3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从大家选择不同的图片可以看出:人们理解“江入大荒流”的时候,并没有具体地规定:是小溪“流”到“江”里,还是江本身在流。

  因为,在这些汉字符号的诗的组合中,可以不遵循严格的语法。“江入”可以,“入江”也可以。 当然,也没有“时态”之类的规定。是夜里可以,是黎明也可以。 由于,省略了很多所谓“精确的”东西,而汉字本身的表意,却非常清晰。 于是,这短短10个字,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图像感觉。

  所谓“意境”,意是主观,境是客观。这种客观是同主观交融在一起形成的。 格律诗意境的丰富性,可以随不同的主体,呈现不同的画面。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23:49.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把格律诗词称作“中国文化的奇葩”,第二个原因是:它有众多的作者,它有大量的作品。

  中国格律诗词作者很多。 自唐以来,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市井平民、农夫桑妇,都写格律诗词。 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中国的格律诗词也没有被进步人士所抛弃。革命文学家鲁迅、郭沫若等写。政治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写。陈独修、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董必武、邓中夏等写。 军事家十大元帅朱德、刘伯承、陈毅、叶剑英等个个都写,中国十个大将也都写,上将中也有很多人写。

  中国格律诗词作者覆盖面,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诗歌作者的覆盖面,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自唐朝以来的政治革新家、思想家、民族英雄等,几乎都留下了它们著名的格律诗词作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真正让广大老百姓记住的,正是那些格律诗词的千古名句。 如果要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诗创作数量的比较,中国无疑可以称为“诗的王国”。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27:21.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把格律诗词称作“中国文化的奇葩”,第三个原因是:它有统一的形式,它获得了最广泛的传播。

  自唐诗开始,中国诗4句一段的形式,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的形式,双句句尾押韵的形式,讲究对仗的形式,依然保持得那样统一。

  还有,在中国各种文艺形式之间传播的广度进行比较,诗词无疑是中国各种文艺形式中传播最广泛的。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优秀格律诗词,不受方言的阻碍、不受文化的程度,在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传播着,在世界各地华人居住的地区传播着。

  从历史看,我们今天对唐宋以来的古代音乐作品知之甚少,而对格律诗词,却是耳熟能详。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32:4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我将开始贴第二部分:格律诗词的规则。

  接受前面网友的建议,我把Office XP中的那个“五十年代奖状”式的背景换掉了。 其实,前面那个背景,作为幻灯课件的背景,色调还是很好看的。 微软公司的设计人员可能都很年轻,没有见过五十年代的奖状。所以,他们不可能理解我们这些中老年朋友的审美感受。

  现在,我选的这个背景,可能还是不太好看,比前面“繁露”网友贴在我这个帖子里的图画差远了。我非常喜欢“繁露”贴的那种经典式的风景油画。现在,选的这个背景,也是Office XP中的现成设计好的一个背景图。以青灰为底色,加上国画的长城。灰色。现在有了一个好名称,称作“高级灰”。我感觉,背景颜色不太跳,可以突出前面的文字。我们这个格律诗词讲座,还是以文字符号的感受为主的。下面,我就用这个背景来展示格律诗词讲座的课件。

  没有走近格律诗词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感觉格律诗词很神秘,感到它有很多很多的规则。等我们真正深入到格律诗词领域仔细梳理一下,可以发现,格律诗词仅仅只有4条规则。 4条规则实在不算多。我们今天哪一部法律法规,都不止4条。我们参加哪一种考试,要背记的内容,都超过了4条。当个合格公民,还要记住“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呢。何况,这格律诗词的4条,不是法律。谁要违反了其中1条、2条,不会要让你下岗。(插一句:唐宋元明清的时候,当秀才的要违反这些规则,可能会有被摘掉“秀才”帽子的危险。)

  今天,我们来介绍这些规则的时候,大家都很轻松。 你愿意遵守就遵守,大家可以从格律方面,去欣赏你创作的诗词艺术形式的美。 你不愿意遵守就不要遵守,谁也不会来捆绑你的手脚。因此,不必大叫大嚷:“救命呀,你们快把束缚我手脚的绳子解开呀!”

  捆绑手脚的那根格律诗词绳子,五四时就解开了。今天,我们只是用格律诗词的规则,作为我们跳汉字诗词“艺术舞蹈”的彩绸,为我们自己的作品创作,增添更多的艺术色彩。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普陀山(2005-03-03 12:50:44.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功德无量!
要慢慢看!

--
如有来生,甘做凤凰!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51:1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规则:字数句数规则。

  从屈原的骚体诗看,中国诗,对字数和句数没有什么规则。 在魏晋时代,中国诗基本形成4句一段习惯;但还没有形成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的明确规则。曹操写的《龟虽寿》,就是四字一句。

  中国诗真正形成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的习惯,是在唐朝。 今天,我们中国人写诗,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五言诗、七言诗的习惯。为什么五言诗和七言诗一旦在中国形成了,就能经历千年而不衰?我认为:这是因为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发音,合乎人类科学发声的习惯。符合科学的东西,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里不是讲声乐课,只能稍稍提一下人发声的基本原理。人的声音,是人呼气后,通过声带的震动,引起一定部位的共鸣所形成的。发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过程。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讲话如果一口气字音发得太多,呼吸不顺畅;如果一口气只发出一个字音,呼吸也会不顺畅。

  中国字是一字一音。五言诗,就是一口气发5个音,七言诗,就是一口气发7个音。五言诗、七言诗,念诗时,发5个音或7个音后,就要换气。秘密就在这里:发5个音或发7个音后换气,既不太长,也不太短,非常符合常人正常的说话呼吸习惯。

  如果一口气说4个字、6个字、8个字,长短同五言、七言相差也不多。 为什么诗歌每一句的字数会形成五言、七言呢?

  这是因为五言、七言的节奏感比较好。

  有规律的节奏,音乐中叫做节拍。 二拍子节拍,和人类走路节拍相同,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节拍。

  我们借用二拍子的节拍来分析一下五言七言的发声特点。五言(边打二拍子指挥动作边念):一二三四五,换气;一二三四五,换气;……第六拍是呼吸,正好是三个二拍子。七言(边打二拍子指挥动作边念): 一二三四五六七,换气;一二三四五六七,换气;……第八拍是呼吸,正好是四个二拍子。

  我们一起来边打拍子边念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空) 疑是地上霜(空) 举头望明月(空) 低头思故乡(好)。 正好12个小节,每句3个小节,第六拍换气,非常顺畅。

  4字句、6字句、8字一句,如果采用一个字一拍,换气就不能占用拍子,而要抢拍。如果换气也要占用一拍,节奏就混乱了。 (边打二拍子指挥动作边念):一二三四五六(空),你看,用二拍子指挥,这个节拍位置就找不到了。 (边打二拍子指挥动作边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空),节拍位置也找不到。节奏混乱了。

  人是天生的艺术家。虽然大家不一定用节拍的理论去解释五言、七言的理由,但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于是:五言和七言一句的习惯,在诗歌诵读的实践中,逐渐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了。

  拉丁语系的诗,这个规律不适用。因为拉丁语系不是“一字一音,一音一义”。由于没有表义文字的帮助,他们对发音的要求复杂得多。拉丁语系的单词,有单音节、有双音节,有多音节。拉丁语系的单词,还有的辅音在单词最后,要同后面单词连读。他们在诗的格式上,没有寻找到那么多人共同认同的规律。

  西方人认同这种五言、七言规律,是通过音乐的中介,才弄明白的。我们有七言诗,西方有七声音阶。七声音阶:导来米发烧拉西,一字一音。 西方人七声音阶的发声,都是用一字一音来表现的。在音乐曲调的歌唱中,他们放弃了双音节、多音节。西方人是在音乐中才体验到:一字一音是多么的美好。

  西方人在音乐中,没有再运用拼音字母来记谱,他们先是用五线谱,后来又用简谱来记录乐音(插一句:简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是法国人卢梭发明的,是许多欧洲人改进的,到了20世纪才流传到中国)。这里我再还要发挥一句:西方人现在还没有完全领略,象形文字有多么美好。我预言:21世纪将是世界性象形文字诞生的世纪。DOS英文操作系统向Windows图形操作系统的转变,说明了表音系统不是人类的“普通话”,而只是人类的“方言”。现在的Windows和其它许多软件正在越来越规范化的图标,正是全人类的一种“甲骨文”。在100年内,人类肯定会发明出新的不受“方言”干扰的统一的象形文字。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1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2:59:51.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再来介绍诗的“句数”规则。

  格律诗,句数基本规则是:四句一段。只有一段的诗,叫:绝句。 五言绝句,可以简称为五绝;七言绝句,可以简称七绝。由两段组成的诗,叫:律诗。五言律诗,可以简称为五律;七言律诗,可以简称为七律。

  四句一段的形式,也是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规律。除了诗是这样,中国各地戏曲和曲艺的唱词、快书等,几乎也都是采用四句一段。或许有人会说:中国戏剧和曲艺的四句一段,是因为受了唐诗的影响。

  那么,可以去查一查外国歌曲集。世界各国的歌曲,绝大部分也都是以四句一段形式出现的。这说明,四句一段的形式,是被全人类普遍接受的原则。中国人认定这个规律比较早,至少在唐朝格律诗中就作为规则,定了下来。现在有人写自由诗,一句也叫一首诗,甚至一个字也叫一首诗。有一首自由诗确实只有一个字。题目是:生活。内容一个字:网。这作为一种花样翻新、别出心裁,偶然用一下,风趣地叫做“诗”,可以理解。但这不能作为诗的普遍形式。大家写诗都用一个字,这样诗就变成“虚无”了。比如:《母亲》党。《祖国》娘。《生活》糖。《爱情》累。《台湾》归。《留学》走。《喝酒》去。《文凭》来……这,还有是诗吗?这样,一个人一天就可创作一千首诗。拿一本字典读好了。把解释读成题目,把被解释的字读成内容,就成了。一个字,只是表达一种感叹。比较认真地研究诗的形式,一首诗只有一个字或一句话,就会感觉太少了。

  一首诗,一般至少应该有4句话。这是格律诗告诉我们的规律。西方人后来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他们是在音乐中发现的。西方人在《曲式学》中认为:导来米发烧拉西,这七个音,任何一个音,单独都不能称为一首曲子。2个音行不行?2个音如果组成一个高低或强弱的变化,在曲式学中可以称为一个动机。一个动机还不是一首曲子,要若干个动机,才能组成一个小乐句。2个小乐句,组成一个大乐句。2个大乐句,组成一个乐段。

  现在可以来对比了:格律诗中的字和词,相当于“曲式学”中的动机。格律诗中的一句,就相当于“曲式学”中的乐句。格律诗的一句,同“曲式学”的乐句,共同点就是中间需要“换气”。格律诗四句一段,曲式学是4个乐句一个乐段。格律诗规定的绝句是一段,曲式学规定的一段式曲子也是一段。格律诗规定的律诗是两段,曲式学规定的二段式曲子也是两段。绝句和律诗是格律诗的基本形式,一段式和二段式也是曲式学中的基本曲式。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格律诗昨天对诗的字数和句数的规定,同今天西方音乐研究中曲式学是多么一致。在作了这样的比较,对格律诗的句数规则,我们就不必牢骚满腹了。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07:54.0) 赞成:0票, 反对:0票

  继续介绍字数和句数的规则,下面,是“词”的字数和句数规则。

  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中国格律诗词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与时俱进的。唐朝时候格律诗形成的对字数、句数的规定,使诗的优秀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强化。这使唐朝诗的创作成就,达到了空前辉煌的地步。

  但是物极必反,诗的优秀形式在被强调到极点后,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了。所谓相反的方向发展,就是被打破、被否定。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当一种艺术形式的优点变得习以为常,而它的局限变得使人不能容忍,人们必定会打破这种形式。

  词的出现,就是打破格律诗的字数和句数规则。词,并没有全盘否定格律诗字数和句数规则带来的韵律美,词是在保留格律诗韵律美的基础上,对格律诗字数和句数规则,进行了全面的、具体的补充。

  格律诗本来只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4种形式,加上各种变化,格律诗一共也只有16种形式。而词补充的新形式,竟然达到了数千种。

  词的开始,就像我们今天创作歌曲一样,大家以自由地、写出前人没有写过的新鲜作品为快。当一首词被大家普遍认可,后人按照前人写的词的字数和句数来进行重新填词,这词本身又成为一种规则了。数千种词的新形式,比我们今天奥运会的项目还要多,谁能记得住?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淘汰,人们比较普遍认可的词的格律,大概也就一百来种。

  词的出现,不是取消格律,而是创造新格律。词本身也成了格律,但是它比格律诗的格律活泼。这种活泼体现在字数和句数方面,就是出现了各种长短不一的句字。词,打破了每句五言七言限制,最短句只有一个字,而长句可达到十个字以上。词,还打破了四句一段的限制,短的可以三句一段,长的可以20来句一段。

  这样,人们有了广泛的选择自由。有了词和诗的配合,人们再也不会因为自己有了一句绝妙的句子,为找不到格律而牺牲自己的句子。

  人们在创作时,往往是先想出一句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然后,从诸多的格律中去寻找一种符合自己这个句子的格律。接着,再根据这个格律,把自己这一个关键的句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时的格律,不是作为一种限制而存在,反而是作为一种完美而存在。就象人们创作交响音乐一样,曲式的存在,使作者有了完整作品的形式依据,有了同更多的人进行更深刻艺术交流的依托和渠道。

  古往今来,对格律诗词有多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在讲完了4条规则后,我将在这个帖子中,贴出我整理的16种诗律和50来种词谱,供大家在创作格律诗词时参考。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22:02.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介绍平声仄声规则。

  1959年后在中国读小学一年级的人,对平声仄声规则,一点也不需要有恐惧感。1958年,我国用《汉语拼音方案》规范了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的分类。我们能分清普通话四声,在能力上就超过了区别平声仄声。

  平声,就是四声中的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就是四声中的第三声、第四声。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中国古代说话虽也分四声,但在官方要求方面,只要求简单分清平声和仄声两类就行了。由于古代中国人,生活中大多是说方言的。当时没有中央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来普及普通话,方言的习惯势力是很大的。古代读书人要做官,就要学“官话”。但各地读书人非常害怕语音考试,就好像我们今天考生害怕外语“考口语”一样。古代的偏远地区,哪里来标准“官话”的口语老师呢?

  中国古代“教育部”的官员,必须贯彻国家语言统一的方针。但“教育部”官员,害怕在语音考试问题上题目太难,得罪人太多,“语音考试”容易受到群起攻击。所以,古代语音考试难度较低。在语音四声考试上,只考区分“平声仄声”。好像今天外语考试出单项选择题,两项选一项,猜一下也有50%的得分可能,这样考试怨言就少一点。古代考“听力”没有录音机,语音的声调考试,主要是看写诗时,考生们能不能区分平声和仄声。

  由于古代语音教育手段落后,研究声韵的学究们,是在书面上表达对“四声”和“平仄”的研究成果。所以,平仄声问题,把很多人搞得晕头转向,成了很多写格律诗人害怕的一个心病。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来,首先就是把格律诗的平仄规则冲破了。格律诗四条规则,字数句数、押韵、对仗这3条,在今天诗歌创作中都受到尊重。唯有平仄这一条,今天写诗尊重它的人不多。

  那么,讲究平声仄声,究竟有没有合理性呢?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既然平仄讲究,存在过那么多年,我感觉:至少可以找到2条合理的理由。一是区别同音字。中国字同音字很多,强调声调,就能从语音上区分开一部分同音字,这对生活是有用的。二是增加音乐感。平声给人比较平稳或昂扬的感觉,仄声则给人婉转或短促的感觉。

  讲究平仄,要求写诗不能连续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2个平声字后,交错2个仄声字,这样可增加声音起伏、变化的感觉。格律诗,一句中最多连续使用3个平或仄,必定要换声调。这是从声调的音乐性考虑的。

  英语等语系,语调升降是服从语意的。西方在音乐的“和声学”中,才注意到了人的听觉有交错的需要。西方人在“和声学”中讲究听觉上“稳定”“不稳定”的交错感。和声学叙述的听觉上“稳定”和“不稳定”的交错规则,同格律诗的平仄交错的规则,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中国人从格律诗中先找到了这样的规则,而西方人是后来在和声学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则。

  正因为平仄是一定实质意义的,所以陈毅元帅向毛主席请教五律诗写法时,毛主席在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29:1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如果问:今天写格律诗的平仄,可以用普通话四声为根据吗? 我的回答是:不仅可以,而且,最好是这样。这就是与时俱进!平声,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声,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今天在我国某些方言中,把某些平声字(如国、白、一、八、逐等字)读得非常短促。某些方言对这些平声字非常短促的读法,在古代称为“入声”。“入声”声调,在古代属于仄声的一种。但是,今天普通话中,已没有这种入声读法。有的格律诗词书籍,特别标明古代“入声”字,目的是说:这字按格律应仄声,按普通话读平声;我们老祖宗没搞错,因为这字在古代读“入声”。

  对现读“平声”古读“入声”这类字,究竟应该怎样划分它们的成分?反正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怎样对你有利,你就怎样划分。要求平声,你就说:我是按照普通话来划分的,所以,我对了。要求仄声,你就说:我是尊重中国古代经典划分,所以,我没错。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比较忙,还没有来得为“平仄声”问题专门立一个法规。
假如“平仄”问题需要立法,也只能在195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普通话的四种声调。今天我们都是用普通话来念诵诗词。普通话四种声调读法,已经成为中国话基本因素,溶入到几亿人的生活中。谁有能力把某种方言的“入声”读法,强加给几亿人?既然普通话中已没“入声”,今天写格律诗,还去考察某平声字在古代有没有被读成“入声”,画蛇添足不足取。

  我在本贴后面,将提供按照普通话分编的“韵书”。其中,将把古代读入声的字标注出来,供大家自由选用。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32:49.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看一个平仄规则的例子。

  带圈的平或仄,表示这个字既可平,也可仄。 我们可以看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是完全符合格律平仄规则的。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35:51.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介绍押韵的规则。

  在今天人们诗词创作的观念中,对平仄的要求,已经宽松得多。但是,今天人们对押韵的规则,一点也没有宽松。大家可以翻开今天出版的歌曲集看一下:没有哪一首被发表的歌曲的歌词是不押韵的。 所有的歌词作家,都在自己的歌词作品中押韵。就是香港、台湾的歌词作者,创作歌词也同样押韵。还可以试试看:创作一首不押韵的诗,你去投稿。不要说正规报刊不会刊用,就连水平稍微高一点的黑板报,都不会刊用。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39:3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什么是韵?就是最后一个字的韵母。

  我们唱歌或唱戏,把唱词最后一个字音延长。延长时保持的那个音,就是韵母。

  中国字,每个字后面都有一个韵母。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流”,韵母就是ou(欧)。

  共和国虽然没有颁发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诗韵》,但《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我国现今的押韵标准书。

  用查字典的方式,可以找到很多同韵字。但不方便。还有专门的《诗韵》书籍,诗韵书籍把同韵的字排列在一起,并在每个字后,罗列出同各种用这个字当韵脚的词语,这同字典排列不同。写诗的时候,使用非常方便。

  我在读小学就买了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诗韵新编》。参军后,野营拉练都把它打在背包里。一路写行军鼓动词等等都用上了。现在,诗韵类的书很难买。前几年《诗韵新编》再版过一次,买的人不多。前几年我在开诗词格律课的时候,学院附近书店中的《诗韵新编》一书被一抢而空。但是现在再也买不到了。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42:48.0) 赞成:0票, 反对:0票

  下面图片上的,是一种五律的诗律。平仄下面带三角形的字,表示要押韵的位置。可以看到,这种五律,一共要在4个位置上押韵。

  押韵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同一个字当韵脚。用同一个字当韵脚,在修辞上就很容易用到“重复”的手法,给人以加强的印象。这是写诗常用的一个押韵方法。

  如陈毅元帅曾用这样的方法写过不少诗。比如:

  《一切》:
  一切机械化,
  一切自动化,
  一切电钮化,
  总须按一下。

  《火箭》
  你也有火箭,
  他也有火箭,
  我也有火箭,
  火箭不垄断。

  你有原子弹,
  他有原子弹,
  我有原子弹,
  协议不放弹。

  《中立》
  你也守中立,
  我也守中立,
  大家守中立,
  侵略被孤立。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2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胡金海(2005-03-03 13:45:34.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图片上是李白这首《渡荆门送别》诗,按照五律要求押韵的情况。

  押韵是写诗的最基本要求。哪怕是写顺口溜;要顺口,就要押韵。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30 个阅览者

浏览(780)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嘻嘻
注册日期: 2011-02-16
访问总量: 98,18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文学城焦点新闻 开年一场大戏 
· 你懂中国食品吗?你懂老美吃啥吗
· 2013.5.16 联合国鼓励全球人民
· 云南元阳:小龙虾致使梯田垮塌、
· 長沙吃貨嚮往立功 元陽梯田消滅
· 云南元阳小龙虾蛀空3万亩梯田 
· 大家开开眼——英文世界——欧美人怎
分类目录
【收藏】
· 文学城焦点新闻 开年一场大戏 
· 你懂中国食品吗?你懂老美吃啥吗
· 2013.5.16 联合国鼓励全球人民
· 云南元阳:小龙虾致使梯田垮塌、
· 長沙吃貨嚮往立功 元陽梯田消滅
· 云南元阳小龙虾蛀空3万亩梯田 
· 大家开开眼——英文世界——欧美人怎
· 食在纽约 之 日式拉面 搜寻记
· 春季美食————炸花椒叶 组图
· 周恩来吃饭——抓拍 与 李克强在
存档目录
2014-01-02 - 2014-01-02
2013-06-13 - 2013-06-13
2013-05-13 - 2013-05-19
2013-04-25 - 2013-04-25
2013-03-20 - 2013-03-20
2013-02-07 - 2013-02-18
2013-01-01 - 2013-01-27
2012-12-31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17
2012-09-22 - 2012-09-2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