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萧萧落木  
苏格拉底说:“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未经检验的生活不值得活着。  
https://blog.creaders.net/u/487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那生机勃勃却让我窒息的故乡 2017-10-25 15:08:23

x43839853.jpg

今年夏天回中国整整五十五天,北京、山西、上海,各地呆了不同的时间,对中国的感受如同多味的调料,一会儿甜,一会儿酸, 一会儿苦,一会儿辣。摩天大厦的背后就是破烂刺鼻的垃圾,鲜亮华丽的南京路的后面就是旧衣服如失败的旗帜胆怯地飘动的里弄。人们参观山西富商大贾乔家大院,得到的教育是怎样羡慕发财致富,走的时候,嘴里咽着垂涎的口水,对财富渴望的口水。上海大学里的莘莘学子又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学生们,他们用功,努力,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看到这个国家的明天,那么清纯,那么无可限量。我对朋友赞叹这些大学生,赞叹我因工作而接触的大学的效率——每个中国大学的对外部门都很有效率, 人们都很敬业,包括清理我的房间的女工。

我此次回国一直住饭店,住了诸多个饭店,上海大学饭店的女工有着甜甜的笑嫣,勤恳的工作态度,但是,我的房间,以及所有住在那幢楼的外国专家们的房间,都脏得无法细看。我们在一起聊天,彼此问:你的房间也这么脏吗?脏,不是dirty,而是filthy,虽说这两个词是同义词,但后者让人能闻见味道。房间之脏,大家都震惊:这么好的饭店,怎么脏成这样?于是,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不在饭店吃,因为如此的脏的饭店,很担心这里的饭菜。有的学者说,要是明年再来,我就要求住另外一个楼,要不就不来了,很多学者都点头。我一直没说话,我只是感到羞愧,做一个中国人的羞愧。是的,如此完美的饭店,就栽在脏得让你不敢光脚走路的饭店房间里,地毯上全是各种啧痕,脏得险处不须看。

这就是中国的缩影,外表已经美化了,已经超过第一或第二世界,但内瓤还是第三世界的。于我看来,中国就像是一个大杂烩,生机勃勃的大杂烩,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也充满了肮脏的味道。我看大街上到处都是急匆匆的人群,人们都在奔向一个目标,急匆匆地奔向着。我的学生在写他们的总结时观察中国:中国人的脸上都写着急匆匆的神情,他们都显得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大笑:让你们看出来了?

一天,我也在大街上逛,观察这路过的人们和我路过的街道。在北京的北四环上,我发现街上到处都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仔细阅读这些标语,仿佛在价值观的在大杂烩里找不到北,根本不知道这些抽象与空洞的词汇有什么意义。我热爱这二十四个字代表的概念,但我从中看不出任何社会主义的品质来。社会主义,说到底是对剥削阶级压迫的反抗,强调的是财富分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二十四个字,没有一个反映出我追求的社会主义的理想。

我突然发现中国对二十四这个数字情有独钟,比如我在山西平遥的灰色青砖的街上看到《二十四孝》的图画宣传。初看街上宣传画是“二十四孝”,我大惊失色,这,这,这,这完全与社会主义无关,《二十四孝》宣传的是misogyny—是仇女厌女,觉得女人是一帮不孝的她者,不是遣送回家,就是打杀女人。 我只阅读了几个故事,恍然就穿越了时代,回到动不动就把老婆打回家的传统中国社会。我震惊地站在那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对中国的小城镇的好印象一扫而光,我简直厌恶小城的思想意识,散发着腐朽臭气的男尊女卑,我要是活在这样的小城,准跳河了或革命了。

我在中国呆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是盲人摸象,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能谈论的,如此矛盾重重,我几乎不知道自己在中国到底摸的是腿,身躯,还是象鼻子。所有的印象都是破碎的,几乎没有连贯性。我愈发感到自己是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就是我能看到的这份天空,我的视角决定了我的限度。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中国生机勃勃,无论我哪里我都感到这种生机。大街上永远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地铁里永远都是两眼不斜视的匆匆直奔主题的人们,水果摊上的水果都水灵灵的,让你忍不住想吃一口,不远处的垃圾上飞着嘤嘤的苍蝇,也充满了生命的热望,连蚊子都斗志如火,我被袭击得遍体鳞伤。我总是看到大吊车在盖更新更大的楼。有个经济学家曾经对我说:只要有大吊车盖楼的地方,就是经济繁荣的地方。这是真理。在我走过的国家里,那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地方,就是经济或直白地说钱滚动的地方。

中国生机勃勃,无论我在哪里我都能听得到这种生机。大街上的喧闹,小贩的高叫,汽车大声地证明这辆车真的安装着喇叭,不是虚设的;就是雨声,我听着也激发小草生长的愿望。这个国家充满了希望,生机。正值大学生毕业时节,校园里的大学生,无论是北京大学的还是上海大学的,毕业生们穿着毕业的学士礼服 (西方的传统,不知什么时候传进中国的?不符合现今的尊重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在校园里照相,给青春作证,为青春留念。我看着他们像小黑燕子一样在校园里飞,想到我的大学,我的毕业,我是七七级的大学生,今年就在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庆祝七七级七八级入校四十周年的大型座谈会,回顾这一代人的经历的历程。我们那时是多么飒爽英姿,我们是天之骄子,如今一代的骄子都头发花白,我们都在纷纷的秋天的落叶里,开始一片片凋零,可是青春似乎仍然就是昨天。 我的一个亲人多次睁着大眼睛看着我,说:“想得到吗?我已经五十多岁了。我怎么觉得我还是二十多呢?”我点头:不仅你一个人这样感觉,每个人都这样感觉,每个人,所有的人,都这样感觉。时光流逝得比我们感觉得要快得多。

四十年,我们在这个国家开放、发展、迅速发展的四十年里,与这个国家一起从吃饭要粮票到现在吃得太多而大腹便便,现在世界上虽然有饥饿,可吃得太多而死的人早已大大超过饿死的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现象,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个国家充满了生机,希望和青年人。我对同行的一个教授说:“你记得美国作家戈马克·麦卡锡著名的小说、获得多种奖项的同名电影No Country for Old Men吗?这个国家就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是年轻人的国家,充满了希望。"

我看到消息,在上海,在那间污浊的暗黄色的旅馆的房间里,我沉默地坐在电脑前,我记得八年前我写的文章,关于这件事。我的同事敲门, 我对他说起这个人的名字,他毫无知觉,他从来没听说过,他是美国人,他对中国的事情从没关心过,他在这里讲授的课程是“暴力与非暴力政治哲学”思想。我叹气:“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讲非暴力哲学思想?你得看中国的历史!”我非常不客气,我第一次对一个跟我同样是博士的另外一个教授这么不客气地说话,我心中非常焦急,焦虑,我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他有些惊震地看着我,他不理解我的焦虑和困惑。我说,“对不起,非暴力哲学在中国,你得看他的书。”


既使在中国,我阅读和听的新闻都是我习惯的每天阅读和聆听的新闻, 我实在忍受不了电视上的新闻。我在电脑上阅读报纸和杂志, 我看电脑上的新闻——我的电脑有VPN,可以看我习惯的节目,比如每天的PBS新闻时间,比如YouTube,比如Aspen Institute一年一度的会议,此刻正在美国召开。没有VPN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在这里度过日常。我刚回中国的前三天,我没有买VPN, 我完全的与世隔绝,好像被关进了一个幸福的玻璃钟罩里,我在里面有吃有穿,有一切的欢欣,娱乐至死的欢快,但我没有信息,外面的世界一团黑暗,我无法看我订阅的报纸,杂志,一切,什么都不能看,我打开每个网页都被切断了,我面对电脑简直怒从两肋起,好像我的脖子被掐住了,呼吸都不能畅快了,我还有一口气,但我不能自由地呼吸。三天后我在学生的帮助下恢复了去年的VPN, 我的感觉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我可以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了,那种欢欣简直接近幸福这两个字的定义。

在这五十五天里,我明白了,在这个国家你没有VPN你活得可能更快乐,更幸福。我猜大多数人是不必用VPN的,且不说VPN需要付钱,没有用过VPN的人也没有这个需求,只有在自由的世界里漂流惯了的人才觉得自由漂流的可贵。我完全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要蒙住渴望了解世界的眼睛,切断与外界直接联系的可能,我完全理解中国传统统治上智下愚的国策,我完全理解对外界的担心和恐惧,我完全理解统治阶级的愿望与手段,我完全理解,我充满了理解,我理解地窒息着,我明白了,这个生机勃勃的地方也同时让人窒息,让我窒息,可能他人已经习惯了,我却不习惯,不可能习惯!被窒息的滋味,谁想尝一尝?用一个绳子栓在你的脖子上越拧越紧却不勒死你就行了。

在这五十五天里,我深深地体验这个地方对外界的怀疑与敌视。“No Xenophobia”—这个我在课堂上领着孩子们一遍一遍大声朗读的准则,是这个地方的很多政策的出发点。这里一方面是鼓励交流,一方面是彻底封锁,这么矛盾的政策在这里竟然有机统一,让我惊异之余却是惊惧。生机勃勃建筑在封锁的基础上,空气是虚伪的,快乐却是真实的,娱乐是唯一的新闻,一切深度的思考都是危险的,失去了工作怎么办?思想的自由卡在喉咙里,思想的一致居然能如此成功,让我叹服,我不得不叹服。

夜晚我骑着自行车从安定门沿着绿荫的大街往南走,这大概是北京中心最美的大街了,一边是北京的民居,传统的四合院民居,一边是绿树组成的街心花园,如长廊一样绿在北京的中心大街上,这条大街从安定门到交道口到皇城根一直到南河沿,到横贯东西的长安街。路过交道口,想到小时候跟姐姐们来看电影,我们买一根冰棍三个人唆着一口一口地吃,抿嘴而笑。对我的故乡,我的城市,我很希望自己有留恋之情,却没有,这美,这安静的夜晚,这越来人越少的街道——普通的人被迁移了,留下来的是小院里的贵族们,我居然没有留恋。这一切都不属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在这个越来越不平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最不平等的世纪——Yuval Harari这样描述即将到来的机器人与生物工程人的世纪,对这个生机勃勃的玻璃罩子里的让我窒息的故乡,我如何留恋?


2017/7/9


浏览(102)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萧萧落木
注册日期: 2011-02-22
访问总量: 2,36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家庭破碎的悲歌:《乡下人的悲歌
· 那生机勃勃却让我窒息的故乡
分类目录
【胡思乱想】
· 家庭破碎的悲歌:《乡下人的悲歌
· 那生机勃勃却让我窒息的故乡
存档目录
2020-11-27 - 2020-11-27
2017-10-25 - 2017-10-2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