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是地質工作者,去過很多偏僻地區,2008年夏,來此!幾位兄弟聯糸在老鄉家造飯,司機說找戶大家戶。車此無人,端倪有家俱,卻無生活起居跡象。兄弟們說快走,有名堂。咱說你們先去找老鄉,我再看看,好奇。看布局,規模不一般,挑梁上有辟邪形飾,青磚是柴窯,閏房挑窗有水墨畫,主梁有瓷撙,所有風格稍有清晚民國徽派氣勢。雖然無人居住失修,但屋內家俱卻無甚塵埃,形制是老式。從樓上下來,佇立。 問偶過老鄉,這大宅子人在哪?老鄉很熱情告訴我了。吃鄉下綠色餐飯菜,很美味,但匆匆而粗入肚。弟兄們休息,我去訪問。
一段凄婉一段凄美.................
大宅子主人是大戶人家,三代單傳,老先生有田產又經商,送兒上學堂,少主人學成,知書達禮,這水墨畫是少主人筆留,為人宅心仁厚,老主人過世很早,給兒子說下一門親。就是這位八十七歲跟我述敘的老媽媽。 過門后,相親相愛,相敬如賓,常接濟有困難的人,善捐款修撟誧路,夏設茶亭與路人,災設粥掤.....少主家業殷足,農忙下田干活,干的比老把式不差。鄉里婚慶請少主寫字貼,寫的比教書老先生不差。老媽媽不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但這段話重復好幾次。
那年日本兵燒殺過來,少主人幾天沒說話,妻不懂,不敢問夫,栈陶恐,那天早上,少主對妻說:我要應號召去參隊伍打日本兵,日本兵太慘忍了,連婦孺都不放過,,,,少主連早飯都沒吃,走了。臨走對妻說:家里錢要計劃,我沒回來田不要租谷,最放心不下是你毌子,實在沒辦法,我非去不可。妻子還沒來的及說話,少主轉身就走了。長沙會戰前還托人帶了口信,當了文化教官,以后再杳無消息。 夫走壯行,妻泣。后來妻不哭了,她說:少主托夢給她,不讓她哭!說再哭就不回來!很多很多年后,少主托夢給她,再哭就不托夢!
這位賢淑的女人帶著兩歲兒子,不收別人租子,自己下田耕做。我問老媽媽:您想他嗎?老媽媽說每天都要在他走的路上望歸。現在那條路早就修成汽車路了。
逢年過節,要搞好菜,放在桌上,他生日要搞出八個菜。老媽媽因為不收租,土改劃中農。人緣特別好!現住兒子蓋的樓房里,媳對她特好,村里人總吿訴她,先生會回來,日子長了,老媽媽也不問了,別人也不說了。
我想給老媽媽照個像,老媽媽搖了搖手。
老媽媽兒子吿訴我,今天媽媽話最多。......幾年了,我再也沒去那地方,但這故事永遠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