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中国的白酒对劲,这次回国,和几位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同学欢聚,发现他们都“嗜”酒如命,还真不算是酒后“狂言”把自己比作贝多芬'附体'和王羲之'再世'(二位是非常成功箸名的湘籍书法家和音乐家), 于是,由此引发了我对酒与文化的好奇心---以前其实 自己对酒,更却切的是中国的酒与文化之间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上面,其实,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不能离开的东西。酒繁衍了彪悍的文豪。中国文人总是特立独行的一群,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诗。喝酒不光是寻找灵感的方式,甚至还是文化成就的指标之一。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说的就是当时文化界的各位酒仙,里面有李白、张旭、贺知章、李适之、苏晋、崔宗之等人,这些人每日以饮酒为乐趣,喝得差不多了,有的笑嘻嘻直奔青楼,有的找块干净的墙面写诗。白居易把自己叫做“醉吟先生”,甚至还仿照孔夫子写了篇《酒功赞》,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陶渊明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篇与饮酒生活一样有名气,欧阳修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正是因为古代文人大多数是爱酒如命,所以才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类的千古佳话,所以才有了浩瀚无边的诗文篇什,所以才有了不计其数的彪悍文豪。酒催生了璀璨的书艺。在中国史上有“颠张醉素”的说法,“张”指张旭,他经常喝酒,相传张旭喝酒后往往大醉,还要狂呼乱走。中国草书是在唐朝形成的,草书需要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张旭留下的作品很少。明代王世贞评价为一作品时说“出鬼入神,惝恍不可测。”说明文人在极度痛苦或者兴奋状态下能写出好作,“素”指怀素,怀素也经常饮酒,故名“醉素”。据传,他饮酒后,“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民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迅疾骇人”。可见他书写那些狂草作品,常常处于一种精神失控的常态,酒醒后,自己再看,也往往觉得不可思议。明代祝允明嗜酒无拘束,玩世自放,下笔即天真纵逸, 祝允明是一位全能的书家,能写小楷、篆隶、大草,也能写古雅的行书和巨收长卷,他的作品表现出极强烈的个性和意蕴。试想,如果没有酒这玩意儿,“颠张醉素”之类的书家到哪里去找灵感啊? 酒成了千古佳话“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古人关于酒精能促进灵感暴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酒对大脑的麻醉作用减弱了对机体的控制,机体处于自由状态,大脑本身的焦虑和紧张被解除进入自由联想的状态,消除了“思路狭窄”的现象,让文人远离尘世的不平,烦恼,怨恨,欺诈,免受世俗的干扰,从而恢复自我,回归自然,倾听自己的心灵独白,体察大自然的气息 这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曲水流觞兰亭醉,酒酣耳热说文章,哥们,一块玉一杯酒与古人聊天去--- “哥喝的不是酒,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