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 东百老汇大街,唐人街北面,一栋低矮老旧的办公楼前聚集着一群华人,都是冲着那则招工广告来的。这栋楼里面没有电梯,楼道里挤满了人,前来报名的人从四楼一直排到楼门外的街上,排队的人当中男女老少都有,各色人等,吵吵嚷嚷,甚是热闹,有些人还是从外州闻讯赶来的。 楼上负责办理招工手续的是四个华人,两男两女,两个男人把守在房门口,等里面的人在两个女职员那里交钱办完报名手续出去了,这才放下一个人进来报名交费。 排在最前面,堵在403室门前的那些人,一个个则是焦虑不安,紧张地等待着轮到自己进房间的那一时刻。 离着路口还有一两百米,志伟就看到前面聚集的人群,心里一紧,想不到有这么多找不到出路,不得不奔赴苦寒之地去搏命的人! 走到近前,看清了,楼门里里外外站的都是人,把楼道堵得水泄不通,想挤都挤不进去。志伟站在人群外围,思量着怎么办。 就听身边有几个人正在议论,一个人说,“听说每个人要交两百块钱才给报名,前天来报名的人才要一百,昨天就涨到两百了。” “报名费还有涨价的?” “你没看这里来了多少人呐!都抢着去,他们还不借机会多收点?” 志伟听了,感觉这件事不太对劲,来的人多就涨价,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正规的公司不应该这么干。向周围望望,来的全都是华人,这就更不对劲了,难道这公司只招华人? 来的时候,还满怀希望,可是看到眼前的景象,志伟的心情瞬间就黯淡下来,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个陷阱而不是机会。 “你说这公司真能帮咱办绿卡?”一个年级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北方汉子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说是代办,谁知道!总得试一把吧?”他身边的一个人接口说道。 话题一打开,参与讨论的人就多起来。 “咳,这不是找不到出路嘛,能有别的办法谁会愿意跑到那个鸟不下蛋,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受罪去!” “这多人不都是来碰运气嘛,运气好,干上半年,办下来绿卡,可以去找个正式工作,想回国也行,值得赌一回。” “大不了,受半年罪,白折腾一回,也没什么损失,你还挣钱呢!再说这待遇也还可以,现在你做什么工能挣到三千一个月?” 一个年近五十,头顶已经见肉的男人举着手里的报纸,“他这里写着‘大型跨国渔业公司’,还会有假吗?,你们看,登这么大版面的广告,要花多少钱!一般的小公司肯吗?” 站在他周围的几个人都点头表示认同,站在一旁,仔细聆听的志伟也觉得他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 “那他们还招女人啊,女人去那里能干什么?”有人提出新的疑问。 “女人去做饭,这么多人总要吃饭。”马上有人说出自己的推断。 拿报纸的老兄显然满有经验,“这你就不懂了,水产公司有流水线,分拣鱼产要用女工,女人眼尖手快,干这活儿比男人强。” “您是行家?干过这活?” “我们老家,渤海湾,都是吃打鱼这碗饭的。”那老兄咧嘴笑笑。 “广告上说,‘有经验优先’,您有经验,肯定要您。”一个声音似乎是有意讨好地说道。 周围射过来一片羡慕和嫉妒混杂的眼神,集中钉在这位来自渤海湾的老兄身上。 “这广告上个星期就登出来了,听说从前天就开始排队,他们要招多少人哪!” “人家还得挑呢,八成还要体验,身体不行的肯定不要,年老体弱的也没戏!” “那他干嘛不写清楚呢,有个年龄限制,也省得这么多都来排队。” 几个人的目光转向那位渤海湾老兄,好像这句话是特意冲着他的年纪来的。 “他敢写吗?就是写了报纸也不敢登出来,那叫年龄歧视,违法!”有懂法律的人出来更正。 “国内找工广告可都写的清清楚楚,要求年龄在多少岁到多少岁之间,要男性还是要女性,还得有本地户口,相貌端正。” “那是国内,跟美国不一样。”有人下了结论。 “就是手续费太贵,一人两百,多了点。”有人不满地抱怨。 “嫌贵,别来呀,趁早回去,把机会留给别人。”旁边的人讥讽道。 “你凭什么说我不能来!”抱怨手续费太贵的那位急了。 两个人吵起来,周围的人当中有的乐得看热闹,排队傻等实在是憋闷。 “算了,算了,都是来找出路的,说不定大家以后还是同事呢,别伤了和气。”有好心人出来劝解。 志伟默不作声地听着众人的讨论,心里粗略计算一下,这里至少有几百号人,再加上前天和昨天来的人,恐怕不只一千,按一个人一百来算,报名费就能收十几万,这不是个小数目。条件宽松,是个人就行,还代办绿卡,这事透着诡异。 有这么多人排队,估计多数都是奔着绿卡来的,可又有几人最终能拿到绿卡呢?恐怕是机会渺茫。志伟觉得没必要再等下去,还不知道要等多久,索性放弃,再找新的机会吧,主意已定,打算离开,可现在去哪里好呢? 既然已经出来了那就不急着回地下室,就像祝明说的,地下室对人的健康不利,还是尽量少在地下待着,多出来活动,顶多回去睡个觉。不如索性去法拉盛转转,看看那里的环境。 两个月后,纽约的几份中文报纸在同一天都报道了一个消息,在东百老汇大街,有上千名愤怒的华人聚集在一栋办公楼前抗议,楼上的一间办公室被捣毁,警方接到报案后,前往该处调查,据了解,这批华人都是交纳了一百元至三百元不等的报名费,应征去阿拉斯加做捕鱼工人的,因长时间得不到任何回复,向负责招工的人士查询,却被人不断托辞搪塞,众人怀疑受骗,聚众前来要求退款,交涉不成,终于酿成事端。 据了解租用该处单位,并在多份中文报纸上刊登大幅招工广告,对外宣称为大型渔业公司招收赴阿拉斯加工作员工的这间中介公司东主是一名叫索沙的俄罗斯男子。警方查问仍留在该处的两名华人工作人员后得知,该名俄罗斯男子两周前就已不知去向,这几个工作人员至今仍未领到薪水。 警方发言人表示,现场并未拘捕任何人,很显然,这是一起以招工名义进行欺诈的典型案例,由于主谋失踪多日,追回钱财的可能性很小。警方特意提醒民众,小心类似的诈骗活动。 在街头摆摊设局的不过是些小骗子,还属于初级阶段。大骗子的手法和排场则更讲究,要好看得多。纽约不愧是国际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骗子们都在这里大显身手,不同文化背景也培养出不同风格的手法和骗局,各族裔的骗子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融合,锐意进取。这个名叫索沙的俄罗斯骗子也算是摸透了中国人的心理和思维模式,特意雇用了四个华人为其工作,利用华人容易相信华人的心理,骗取华人的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