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 志伟来找祝明帮忙。祝明听志伟讲完详情,轻松一笑,“这种事太多了,行,我帮你们追一追看。” 祝明从电脑文档里里调出范本文件,输入客户信息,打印成一封有公司抬头的信,折好,夹上一张名片装进信封里交给志伟,“你把这封信放到屋主的信箱里,明天我再打电话给他们。” “就这么简单?能行吗?”志伟不大敢相信。 “先 试试看,华人一般都不愿打官司,要是能协商解决问题最好,”祝明想了想,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要是通过我们公司追账,公司要分走百分之三十二,所以 最好是你们和对方协商私了,省得花冤枉钱,这样吧,你先帮我签一份授权委托书,我留在手里预防万一,如果我帮你们要回来最好,你们就不用给公司交费,要是 对方不肯私了不得不打官司,或者是被我们公司察觉了,到那时候我再把合同交上去,应付一下。” 祝明对可能发生的情形都预先想好了对策。 接到祝明以收账公司名义发来的信后,原本十分强硬的屋主态度立刻软化了。祝明打电话过去,屋主夫妻客客气气地表示愿意同志伟他们和解,通过商量解决争议,不必麻烦收账公司插手。 放下电话,祝明马上转告志伟,同时建议他去协商的时候也适当做一点让步。 事情解决得非常顺利,志伟再次登门,非常诚恳地向屋主解释,因为做木工的洪杰意外受伤,不得不临时换人,做的活可能不尽如人意,请多包涵,并提议减收一千块,请屋主另找人修补,或者等洪杰伤好了再来重做。 屋主夫妻的态度极为友善,连声道谢,“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要太较真,虽然做工差了一点,但还不影响使用,凡事好商量,不必惊动外人,伤了和气。” 拿着两千块现金回来交到洪杰手上,洪杰既高兴又有点难过,握着志伟的手,说,“兄弟,老哥谢谢你!” 昨晚上,王强来看望洪杰,临走的时候王强说,“洪哥,有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仓库卸货的工作,我想先去干一段时间,等你伤养好了我再回来。” 没工开就没收入,他们这几个人都没有多少积蓄,不可能等太久,洪杰当然明白,另外这次受伤住院,医院账单还没到,医药费不知道要多少,没有医疗保险,这笔意外开支都得自己扛。 要账这件事对志伟的触动很大,屋主的态度前倨后恭,仅仅因为祝明的一封信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志伟便打电话给祝明,两个人说好中午在鹿鸣苑餐厅见面。 很凑巧,二人坐在跟上一次见面相同的位置,边吃边聊,志伟有意试探祝明,“我觉得做收账公司好像也不太难啊,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出来做?” 老实说,祝明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不过他现在要读书,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做这行也需要人手和一点启动资金。 “想倒是想过,不过我现在条件不够,也没有精力,我发现其实这里面的生意机会挺多的,几百块几千块的小case根本不算回事,公司追债的手段也无非那几种,没什么特别的,违法的手段肯定不敢用,用合法的方式对付一般的老实人还行,遇上那些特狡猾的人根本没用!” 一想起恒发衣厂和国内进出口公司的案子,祝明就感到非常无奈,“其实在哪儿都一样,都是胆大的人吃得开,越老实越受欺负,我觉得有时候要是用不合法的手段来追债,可能比用合法的方式效果更好,不过我也只能想想罢了。” 志伟认真地听,祝明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脑子里。现在洪杰的伤还没痊愈,不能出去接活,小赵和王强入行做装修其实也不算太长,现在几个人都闲着没活做,这样干等着不是个办法,得找条出路才行,这也是志伟来找祝明的目的,“你手里有没有收不回来的欠账,这种案子多不多?” “很多,有的客户不愿意出钱打官司,怕花了钱还是追不回来,反而赔得更多,结果就扔在那里,过了时效期就没法追了,有的债主人在外州,我们要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帮忙,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结果。” “你看能不能这样,”志伟思索片刻,然后正视着祝明说道,“把你们公司追不回来的那些案子交给我,让我来试试。” 祝明看着志伟,思量着志伟提出的要求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借助志伟来实践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呢,由志伟出头,他供应客户材料,二人分工合作,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依我看想这行,不光要懂一点法律常识,还要有勇有谋,斗智斗力,”,想到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构想,祝明不禁兴奋起来,“最好你先注册个公司,以公司名义做比较好,材料由我来准备。” 两个人在鹿鸣苑二楼的这次谈话,不仅扭转了志伟的人生方向,也改变了祝明的奋斗目标,祝明原来设想的前景是读个机电工程硕士,出来找份工作,最好是进个大公司,做工程师,办绿卡等排期,按部就班地走常规路线。 志伟回来找洪杰商议。 洪 杰听了咧开嘴笑笑,“你不是想走黑道捞偏门吧?这路生意怕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我曾经听说过以前有人找道上的朋友帮忙讨债,派几个大汉堵在债主的店门 口,让店家做不成生意,店主报警叫来警察,讨债的人见了警察就溜,即不打人,也不搞破坏,警察也不能随便抓人,等警察一走,这些人又回来继续堵着门,最后 店家顶不住了,只好花钱消灾,你觉得就凭咱们这几个人能行吗?” “甭管它是正门还是偏门,我觉得都应该试试,现在大家都闲着没事做,总得找一条出路,”志伟安慰洪杰,他理解洪杰的担忧,“追债不一定非要打打打杀杀,动刀动枪,咱们有力使力,无力使智。” 无论如何,志伟是再也不想去餐馆打工了,与其忍辱偷生,不如豁出去搏一把。 洪杰点点头,“我明白,谁都得吃饭,没有收入谁都撑不住,那就试试吧。” 中 城二十八街与百老汇大道交界处有一段路面很窄的街道,这里是多种商品的批发集散地,有产自中国大陆的日用杂品,服装鞋帽,来自中东的地毯,手工艺品,珠宝 首饰,非洲的木雕。这里的建筑老旧挤迫,街面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行人道上也摆上货摊,沿街的楼上楼下都是公司商号,橱窗里陈列着各类样品,墙上挂满了 写有各种不同文字的招牌。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商人把产自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的商品囤积到这里,批发兼零售,共同的特点就是价廉。 有 一家专卖女性饰品的商店,门口竖着块牌子:所有货品九毛九。客人一进门,就会有一个年轻女孩儿递上一只购物篮,提示客人把相中的商品放在篮里。店内的面积 不大,没有货架,大部分的货品都挂在墙上,方便客人摘取,即使是这样店内仍略显拥挤,来选购的客人进进出出不断,收银台前几乎一整天都有客人拎着篮子排队 等交钱。 在这家商店对面是一间门脸不大的店铺,门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中文字:“鸿运商行”,店里只有四十多岁的女老板和一个年轻女孩。与街上的热闹气象正相反,店里冷冷清清,墙面上空荡荡,展示柜里的货色陈旧,品种单调,难怪半天也不见一个客人上门。 店里的光线不足,显得有点阴暗,女老板的脸色也是阴沉沉的,站在门口,盯着从门前经过的行人愣神,年轻女孩坐在柜台后面,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不要触了老板的霉头。 一个年轻男子在门口站定,上下左右地看了看,好像是要核实一下地址,确定自己找对了门,之后推门进来。 见有客人进门,女老板立刻换上一副笑脸迎上去。 “你是这里的老板?”志伟向四下里打量一番,然后问道。 “是啊,你要买什么?” 志伟拿出一张单子,“你欠东华衣厂七百五十六块,这是凭据。” 女老板的脸立刻拉长了,真是背运,半天不见客人上门,好不容易等来一个,还是来讨债的,“我没欠债啊,我和东华衣厂是一手钱一手货,都结清啦!” “你卖给东华衣厂的一批货质量不合格,珠片烫在衣服上还没出厂就脱落,衣厂要求退货,你不肯退钱,对不对?”志伟紧盯不放。 “哎 呀,大哥,你看我这店都快关门了,你不知道,做我们这行有多难啊,”女老板知道硬赖不过,转为软磨,“现在市场变化快,进来一批货能卖掉一半我就念佛了, 以前我从香港和东南亚进货,数量小单价贵,后来我跟广东的厂家订货,量小了厂家不接,量大又卖不掉,每一批货至少要扔掉三分之一,而且质量还不稳定,头一 批货的质量真的很好,后面来的差很多,卖给东华的这批货可把我给坑苦了,现在都还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没人要,最后只能扔掉。” “你应该去找生产厂家商量解决。”志伟对女老板的境遇表示同情。 “生产厂家在中国,他们要我把货运回去,你知道这来回的运费有多贵吗?比这批货的总价还高,倒贴运费发回去还不如直接倒掉合算呢!” 出了店门,志伟醒悟到,自己还是心太软,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目的没达到,女老板用诉苦博得他的同情,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出来了。看来单靠讲理是行不通的,太富有同情心的人注定不适合做这个行当,讨债绝不能心慈手软。 祝明对志伟遇到的挫折一点也不意外,一年前,他也是这样被那店主一番“肺腑之言”所打动,转而同情她做小本生意的艰难。 “我们不是法官,不在乎谁对谁错,不要纠缠于哪一方有理,不要太多感情,谁委托我们做事,我们就为谁服务。”当初GEORGE就是这样对祝明讲的。 不分是非曲直,祝明还做不到,不动感情,他也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