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佛問芸芸眾生:知否痛苦的根源何在? 佛再問芸芸眾生:知否如何擺脫痛苦?如何走向吉祥安寧圓滿大解脫? 佛告訴芸芸眾生: *人通過五官——眼看、耳聽、鼻嗅、舌嘗、身觸而接觸到外界物質,於是心裡就產生了喜歡、厭惡、快樂、悲傷……形成了貪嗔痴所製造的邪見。 *正如人類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外界物質也永遠在生生滅滅——人與萬物,歸根結底皆為性空無常。 *人想依照自己喜怒哀樂貪嗔痴邪見,妄想執着或改變外界,但外界卻從來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因而人就通過本身的貪嗔痴邪見,自以為是而自尋煩惱、自吃苦果了——時而狂喜、狂歡、樂觀,時而高傲、自大、自滿,時而悲觀、失望、埋怨,時而憤怒、傷痛、妒忌……總之變化無常。 *人必須看破本身與外界事物的本性——非永恆不變。 從而徹底覺悟佛學所言——四大皆空。 *人或物質都是心念所形成的——似有似無,若隱若現,千變萬化於剎那間,其實卻物我皆空。 *人不執着於貪嗔痴邪見了——五官快感+人生苦樂感+榮華富貴擁有感……就虛無縹緲了、煙消雲散了,於是就四大皆空了。 *氣清神淨心定後,人就會認識真相真理;明白真相真理後,以慈悲心利人助人,以博愛普渡眾生,以八正道走向涅槃大解脫——於是就永遠吉祥、寧靜、安樂、自在、圓滿了。 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紀由釋迦牟尼傳授教導,由眾弟子信徒代代相繼、傳承、發展下來的。 釋迦摩尼是佛教徒對出家尋道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姓Gaotama 名Siddhartha)的尊稱——釋迦Sakya是王子的族名,,牟尼(Muni)是聖人,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聖人。 釋迦牟尼教導其弟子與信徒——出家眾(男僧即比丘、尼姑即比丘尼)與在家眾(男女居士): *世事無常。 *因果報應。 *生命輪迴。 *人生無常也無我。 *善惡由三惑即貪(Loba)、嗔(Doda)、痴(Moha) + 三業即身、口、意——交叉造成的。 *三惑與三業造成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而生死輪迴(Samsara)沒完沒了。 釋迦牟尼指出:要擺脫因果報應、逃出生死輪迴苦海,到達涅槃(nivana)彼岸獲大解脫——就必須依三藏,識四諦、修三學、走八正道。 *三藏(Tri-pitaka)——即經藏(Sutra-pitaka)、律藏(Viyana-pitaka)、論藏(Abhidharma-pitaka)。 *四諦——即苦諦(Dukkha)、集諦(Samudaya)、滅諦(Ridhora)、道諦(Magga)四真理。 *三學(Trisiksa)——即戒(Sila)、定(Samadhi)、慧(Panjna般若)。 佛教修行是由守戒入禪定,由禪定入佛慧: *守戒(Sila)就是要守身、口、意三業——排除貪嗔痴煩惱根源。 *禪定(Samadhi)就是修禪入定、觀悟佛理——以佛理根除貪嗔痴煩惱而氣清、神淨、心禪定。 *心禪定後就出現般若(Panjna)佛慧。 *獲覺悟智慧後以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見、正精進、正思維等八正道——走向涅磐而終獲大徹大悟大解脫。 初轉法輪 公元前530年釋迦牟尼悟道後,先向五位先前同修的苦行僧傳道——即初轉法輪,闡明虐待自己的苦行修法與縱壞自己的縱慾修法都是錯誤路線,只有以適量飲食、簡樸生活、不苦不樂取中道走八正道,才能成功地獲得解脫之道——終獲五位苦行僧五體投地的信服。 建立僧團與戒律 五苦行僧拜釋迦牟尼為師,成為第一批僧伽(sangha)即僧團(和尚叫比丘bikkhu,尼姑叫比丘尼bikkuni),四位以上即可組成僧團到處傳教。僧團發展到60多位時,釋迦牟尼就訂下戒律,讓出家弟子循規蹈矩,每半個月集會背誦戒律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居家弟子守五戒八戒 釋迦牟尼為入教的居家信徒訂立: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戒——每周的齋日要守八齋戒:即五戒+不坐不臥華麗大床+不打扮也不看歌舞+過午不食。 釋迦牟尼教義就這樣由佛堂寺院與世俗家庭,通過和尚、尼姑、居士代代相傳至今。 佛經佛戒 釋迦牟尼入滅(涅槃)後不久,約在公元前480年,500高僧(釋迦牟尼的弟子高徒們)對師傅釋迦牟尼45年的傳教進行了第一次結集。 *長期隨釋迦牟尼左右、記憶力最驚人的釋迦牟尼堂弟阿難陀(Anandar,),背誦出他所聽而牢記着的釋迦牟尼教導(所以佛經藏開頭都是“如是我聞”),由500高僧共同審查、證實、補充——確定為“佛經”。 *持戒最優良的優波離高僧,複述了釋迦牟尼關於戒律的一系列訴求,由500高僧共同審查、證實、補充——確定為“佛戒”。 這是第一次結集。隨後100-150年,佛學就傳遍印度。 佛教第一次分裂 釋迦牟尼傳教時按聽眾理解水平而說法有深有淺、有明有隱,加上初期都是口口相傳,所以各地比丘(男僧)與信徒們對釋迦牟尼的一些學說,尤其對“十事”(即比丘不嚴守戒律,還接受居士們的金銀財物等十項行為),發生了歧見,公元前386年召開700比丘大會,討論了對“十事”的看法: 1)上座部即長老高僧的說法(梵文Sthaviravada,巴利文Theravada)——認為“十事”違反釋迦牟尼教導,定性為“十非法事”。 2)大眾部即普通僧伽大眾的說法——認為 “十事合法,與時俱進”。 於是釋迦牟尼在公元前486年涅磐後,公元前349年佛教就一分為二:大眾部與上座部。 大眾部 大眾部經過廣大僧伽與農工匠商等基層信徒大眾不斷改革發展、靈活運用、推陳出新,最後北傳而成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即大乘佛教。漢傳佛教用漢文書寫,傳播於中國、越南、朝鮮、日本。藏傳佛教以藏文書寫,傳播於青海、西藏、四川、蒙古、錫金、尼泊爾等地。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由德高望重的長老高僧們堅持釋迦牟尼早期的精華教導,因而在非大乘佛教中一支獨秀,茁壯成長,至今欣欣向榮——尤其在東南亞。釋迦牟尼傳教時期的僧伽修行戒律、佛學哲理、心理分析等,通過上座部得以原裝保留、實踐、發揚光大至今。 上座部偏重個人修行: *由禪定內觀,充分認識、分析、研究身與心。 *明白“身”由五蘊巧合而成,因無常故終會解散。 *排除貪嗔痴,放棄執着,可讓污染了的“心”恢復清淨。 *以清淨心追求羅漢(Arahan)果位,離別輪迴(Samsara),到達大解脫彼岸。 公元前275-232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Asoka Maharaza)帶頭信奉上座部佛教,並全力在國內外推廣。 公元前274年,阿育王派其子摩恆陀(Mahinda)去獅子國(緬語斯里蘭卡,泰語勐蘭卡,即錫蘭)傳授上座部佛教,獅子國王奉獻御苑專供摩恆陀傳教用。摩恆陀(Mahinda)接受國王、男性王親國戚與官員們的皈依。御苑後被改建為大名鼎鼎的大寺(Mahavihara)。 後來摩恆陀之妹僧伽蜜多(Sangha Mitta)攜帶大菩提樹枝(佛陀在該菩提樹下得道),也蒞臨大寺(Mahavihara)助教,由她接受王后、宮女、官太太等女性信徒的皈依。 佛法傳遍斯里蘭卡全國,大寺因而遠近聞名——至今世界各地佛教徒無不爭相前去朝拜。 當時上座部佛教是用獅子國語言文字(Singhala僧伽羅文)傳教的。公元前250年,釋迦牟尼學說,就已系統地結集為三大部集——即三藏(Tri-pitaka): 1。經藏(Sutra-pitaka):佛陀之講述以及佛陀與弟子座談之記錄。 2。律藏(Viyana-pitaka):僧伽的修行戒律。 3。論藏(Abhidharma-pitaka):佛法哲理、心理分析。 上座部佛教水路南傳孟-高棉(Mon-Khmer) 世紀初,三藏經典及其注釋就以僧伽羅(Singhala)文寫在貝葉上,由獅子國初步南傳至東南亞孟-高棉(Mon-Khmer)黃金地(Suwannabumi)——即今泰國墮羅缽底(Dvaravadi)與今緬甸孟國達通(Thaton)地區。 公元403-432年獅子國摩哈那摩(Mahanama)時代,婆羅門高人瞿沙(Ghosa)讓佛教脫胎換骨並發揚光大。瞿沙出身婆羅門家庭,改信佛教後取名佛陀瞿沙(Buddha Ghosa 佛音,覺音)。他跟隨僧伽波羅(Sanghapala) 與佛陀密多(Buddha Mita)兩高僧,在大寺(Mahavihara)攻讀三藏與其注釋。 公元430年,佛陀瞿沙把大寺(Mahavihara)所傳的三藏與其注釋,由僧伽羅(Singhala)文翻譯為巴利文。該巴利文三藏佛經,不久被寫在貝葉上,經水路南傳到緬甸孟國達通(Mon Thaton)——遂使孟國達通(Thaton)成為大寺的正統上座部佛教聖地。孟-高棉(Mon-Khmer)國力強盛時期,地跨緬甸、泰國、高棉(今柬蒲寨),人才輩出。當時上緬甸與東南亞各國僧人與佛教徒都來孟國達通上座部佛教中心取經。當代高棉高僧Sanghapala,還到中國南朝齊梁(公元506-518年)幫譯佛經共11部48卷,被梁武帝禮待為家僧。 由古印度梵文與巴利文,創造出了孟-高棉文——公元600年就出現孟文碑銘,公元609年出現古高棉文(古柬蒲寨文)碑銘。 上座部佛教陸路北傳蒲甘王朝 公元1044年,緬甸蒲甘王朝阿努律陀(Anawrahtar)即位,當時蒲甘一帶阿利(Aria)教盛行。阿利教是上緬甸(Upper Burma)民間信仰+大乘佛教+婆羅門教+西藏密宗(Tantrism)的融合體,與南詔的阿槎梨教淵源極深。 為了壓制勢力強大、分庭抗禮、根深蒂固的阿利教,並取而代之,英明有遠見的阿努律陀王,首先大張旗鼓禮聘孟國高僧阿羅漢(Arahan)為國師,讓他大駕光臨蒲甘京城,轟轟烈烈宣揚“正宗佛教”;接着以“孟王馬奴哈(Manuhar)拒借巴利文的三藏經典”大逆不道為由,1057年派兵滅了孟國,動用象隊馬隊馱着劫持到的巴利文三藏佛經,以及眾多俘虜——孟王馬奴哈、工匠、建築師、藝術家等,浩浩蕩蕩班師回蒲甘京城。同時讓各地敬畏的37名民間傳統神靈,招安跪拜於釋迦牟尼佛前——全皈依上座部佛教。 1057-59年,阿努律陀王率軍浩浩蕩蕩遠赴雲南(南詔大理國)求取佛牙。在浩浩蕩蕩歸途中,欣然接受了緬北各撣族土司的誠惶誠恐歸順,並大張旗鼓地娶了孟拱(Mokaung)土司之女素孟拉(Saw Munhla)為王后——通過成親拉近了和撣族土司與撣族民眾的關係。 阿努律陀王在他所到之處,總是強力推廣上座部佛教,讓各族人民跪拜佛陀時就想到他的豐功偉績而感恩戴德——增強上座部佛教與蒲甘王朝的影響力。 1071年,阿努律陀王又直接由獅子國引進了完備的巴利文三藏經典,力促上座部佛教中心由孟國移至蒲甘王城——讓蒲甘京城一躍而成上座部佛教聖地。 當時,不只廣大傣族區(緬甸撣族、泰國泰族、老撾寮族、雲南傣族等),連遠在印度的佛教徒(當時佛教在印度幾近消亡)也紛紛前來蒲甘王都上座部佛教聖地——學習最正宗的上座部佛教。 阿努律陀對上座部佛教(前宗)的功勞 除了早期由孟國達通直接引來上座部佛教外,阿奴律陀王再由斯里蘭卡直接引進了最正宗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前宗),在其統治區與勢力範圍內大力推行、發揚光大——阿奴律陀王儼然成為上座部佛教(前宗)的最重要核心推廣者。 上座部佛教後宗 1192年,蒲甘王朝國王那羅波帝悉都(Narapatisithu),又由獅子國引進已改革了的獅子國上座部佛教(後宗)(Singhalasanghanikaya)。他成為上座部佛教後宗引入者與推廣者——他沒想到從此與老祖宗阿努律陀引進並發揚光大的上座部前宗,產生了前宗-後宗歷久紛爭。 撣族與阿利教/上座部佛教 13世紀下半葉,蒙古大軍侵緬,蒲甘王朝衰微,撣族乘勢興起,建立了邦牙(彬牙 Bin-ya 1312-1364年)與阿瓦(Ava 1364-1555年)等撣族王朝。 撣族至今最津津樂道的是勐卯撣國(Mao Shans)與其創建者Sao Hso At Hkam Hpa和Sao Hsam Long Hpa兩兄弟的豐功偉績。勐卯撣國(Mao Shans)當年地跨馬尼布爾與阿薩姆(Manipur & Assam 現屬印度)與緬甸南部,國強民富。不過,這些撣族地區當時還很興盛阿利教。後經小阿羅漢與天眼兩位高僧大力推廣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才在撣族地區逐漸占領了統治地位。 另一支撣族在緬甸南部孟族地區建立了勃固伐麗流(Wareru天降之王)王朝。伐麗流王朝的佛經、佛塔建築、伐麗流法典、巴利文法書等造詣高超非凡——備受當時錫蘭高僧的高度讚賞。伐麗流王朝達摩悉帝(Damazedi)1472年即位,1475年派遣高僧到獅子國求取上座部佛教正法,回來後大力整頓了僧伽,淨化了上座部佛教。 緬甸佛國兩大民族仿孟文與巴利文創造了本族文字——緬族(Burmans)創造了緬文,撣族(Shans)創造了撣文。 上座部佛教傳入泰國 1)泰國孟高棉王朝 一直到12世紀,國力強大、疆土遼闊的孟-高棉王朝統治着泰國部分地區。他們最早由印度與斯里蘭卡輸入上座部佛教,以黃金地(Suwannabumi)即泰國墮羅缽底(Dvaravadi)與緬甸孟國達通(Thaton)地區為中心,大力傳播,成當時上座部佛教聖地。 2)泰國清邁、素可泰、阿瑜陀耶三王朝 12-13世紀蒙古大軍由雲南入侵蒲甘王朝後,撣族(Siam,Shan)乘勢興起,他們在清邁(Chiangmai)、素可泰、阿瑜陀耶(Ayodhya)先後建三王朝——清邁王朝(1296-1775)、素可泰王朝(1238-1438)、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三王朝皆不遺餘力地大興上座部佛教。 泰國蘭那泰(Lanna Tai)王國前身是8世紀的庸那迦Yonok古國。其後人孟萊(Mengrai)王,在1296年興建清邁(Chiangmai)城為國都,創建清邁王國即中國史書上的“八百大甸”。孟萊王是上座部佛教徒,所以想方設法推廣上座部佛教。1367年哥那(Kue-Na)王即位,他禮聘獅子國高僧Vdumbanmahasvami來傳播上座部佛教。1441年三界王(Trilokaraja)即位,建大菩提寺(Mahabodharama)。1477年在該大菩提寺舉行了泰國佛教史上的第一次三藏集結。 泰國素可泰王朝的立泰王(Thmmaraja Luthai),在1354-1376年大興上座部佛教,他也禮聘獅子國高僧到來傳播上座部佛教。1362年及其後,國王本身屢次出家修行——開了泰國史上國王出家之先河。達萊洛迦王(Boroma Trailokanatha 1448-1488年)與拉瑪鐵波底二世(RamadhipatiII,1491-1529年)又進一步鞏固與發展了上座部佛教。 菠蘿瑪可斯(Boromakos)時期(1733-1758年),受獅子國之誠邀懇求,泰國派高僧到獅子國傳授上座部佛教暹羅宗(Siam Nikaya)——讓奄奄一息的獅子國上座部佛教獲得死灰復燃,一舉建立了上座部佛教暹羅宗的顯赫地位,影響深遠。 仿孟-高棉文、占婆文、獅子國文、巴利文,泰國泰族在1283年創造了泰文。 上座部佛教傳入老撾 公元7-8世紀,大乘佛教由雲南南詔國傳入老撾,但它競爭不過當地原始宗教與印度婆羅門教。 當時上座部佛教就經緬甸、泰國、柬蒲寨三方,乘虛包抄、長驅直入老撾。 1353年,老撾川東王的孫子——法昂(Fa Ngoun),在柬蒲寨王的幫助下,擊敗祖父川東王,建立了瀾滄王國(Lang Chong)。法昂是佛教徒。在娘嬌樂(Nang Keolot柬蒲寨國王之女)王后的鼎力幫助下,法昂由柬蒲寨引來了上座部佛教,並鐵腕強訂其為國教。 1501-1520年,維蘇納臘王朝的維素(Visoun)王,下令將三藏佛教由梵文與巴利文直譯為老撾文。其子波提薩拉納(Phothisarath)王,強力嚴禁其他宗教而獨尊上座部佛教。到悉達提臘王(Sethathirath)時,還加強供奉清邁的佛像佛經。 經幾代積極努力,到17世紀時,老撾已躍居為東南亞另一上座部佛教中心——當時泰國、柬蒲寨都來老撾聖地取經。 抄寫佛經的老撾文(Tham坦文),是由孟-高棉文與巴利文演化而來,和西雙版納古傣文Totam相同。 上座部佛教由泰緬傳入雲南 眾所周知,西雙版納(雲南)、老撾、清邁(泰國)、景棟(緬甸撣邦)等,不只地區相連,文化相同,語言也相通。1367-1444年間,泰國清邁佛教就經景棟傳入雲南南部。 緬甸東吳王朝(Taungoo)奔應龍(Bayinnaung)1551年即位。他1552年平定了緬甸南部,1555年北上消滅了阿瓦王朝,1559-1581年多次東征泰國清邁王朝與阿瑜陀耶(Ayodhya)王朝。1604-1606年,他征服了眾撣區與勐養、勐拱、勐密,然後再由勐養出征勐卯一帶廣大撣族區。在他軟硬兼施之下,各撣族土司向東吳王朝紛紛歸順。 奔應龍制定了上座部佛典與法典,在其統治區與勢力範圍圈內強力推廣。他廣建佛塔於緬甸與泰國各地,還在瑞麗建姐勒佛塔,以強力影響那一帶撣族的信仰。1562年,據說奔應龍循瑞麗江進入雲南德宏地區,強行推廣上座部佛教。(註:撣族兄弟說,在佛入滅後九年,佛陀來到勐卯(今瑞麗)Loi Seng寺院向傣人傳道 )。 上座部佛教成長壯大 經上座部僧伽與俗世信徒的努力傳播,再經緬甸蒲甘王朝與東吳王朝的大力對外推廣與強力遠播,在13-16世紀中葉,泰國、老撾、柬蒲寨、緬甸撣族區、雲南傣族區等廣大地區,上座部佛教不僅生根發芽,還得以發揚光大,欣欣向榮。 大乘小乘 宗教界。學術界、尤其北傳大乘佛教僧伽信徒談及佛教時,常會強調: *大乘佛教是大渡普渡,小乘是小渡獨渡; *大乘佛教提倡萬物皆有佛性,菩薩發誓普渡眾生,完成任務後他她本尊才登彼岸成佛; *小乘佛教只求自己成為羅漢,自己獨渡彼岸。 * ……… 這些言論對大乘似帶褒義,對小乘似帶貶義。 就因為這些原因, *上座部佛教——絕對不自稱、也堅拒被稱為小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樂意自稱南傳佛教,稱大乘佛教為北傳佛教。 上座部佛教與婆羅門教和平共存 還必須指出的是: *婆羅門教在世紀初由印度商人、僧侶等,經水路陸路傳至東南亞各國,並還在蘇門答臘、爪哇、馬六甲等沿海一帶建立了一些婆羅門古國。 *緬甸的緬族、孟族、撣族,泰國的泰族,柬蒲寨的高棉族,老撾的寮族等,既信上座部佛教,同時也極信印度婆羅門教(Bramanism),尤其王室或政府首腦或高層統治者——凡遇生子、登基、國難、戰爭、遷都、天災人禍等,都請婆羅門國師占星、占卜、算命指點迷津,避凶趨吉。 1988年8月8日緬甸全國民主大反抗,國父女兒昂山素姬剛回國就要求變。據傳緬甸社會主義路線頭頭吳奈溫獨裁將軍,遵占星術大師指點,環繞仰光大金塔拋玉蜀黍不停地念“玉蜀黍玉蜀黍”= 緬語“不變不變”,讓軍方得以多苟延殘喘20多年。 占星術大師最近泄露天意:是吉祥數字9,福星高照昂山素姬與民盟而大顯神通:昂山素姬大難不死,一直被軟禁在她家門牌9內!獨裁軍政府1962年上台,2016年才換民盟民主政府上台,前後54年,5+4=9!今年是2016年,2+0+1+6=9!聯邦議會競選總統日期3月15日,3+1+5=9!昂山素及姬“司機”吳廷覺榮任總統的高票數恰恰是360,3+6+0=9! *在東南亞各國,上座部佛教與婆羅門教歷來長期和平共存,且合作愉快。 *上座部佛教三藏經典幾乎是清一色巴利文,婆羅門教也通用巴利文,且兩教皆先後發源於古印度——因而上座部佛教與婆羅門教心意相通,水乳交融;教義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座部佛教現今仍然主要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柬蒲寨、泰國、老撾、雲南西雙版納及其他中國傣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