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又一蛮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https://blog.creaders.net/u/302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茶余饭后闲聊正史 2010-07-12 09:51:28

茶余饭后闲聊正史

2010-7-12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穿什么衣服,擦什么粉全都根据需要而定。还有人说历史常常重复它自己,过去发生过的事,过了些年就会再来一回。不管怎么说,历史应该就是前人记录下来的一些在过去发生的事情。

看看有些事怎么在历史上不断地重复发生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这类的事;听听对同一件事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描述应该也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说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杨贵妃是死在马嵬坡了还是逃到了日本等;听完了历史再联想一下现在大概是件更有意思的事,尽管有时这类的联想会让你感到有些沮丧。

有时候我真挺羡慕美国人的,人家统共才二百多年的历史,用不了几天就能从头到尾的捋一遍。可咱中国的历史呢,上下五千年。就算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中国开始有准确历史纪年)算起,也有近三千的历史,就是大致地顺一顺也是项不得了的工程。

历史题材在百家讲坛上占了很大的比重,有许多人在那讲历史。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代的末代皇帝,虽然不是所有的主要朝代和历史人物都有人讲过,可也差不多了。有的历史阶段和人物还有不止一个人讲过,像三国,汉朝,曹操,汉武帝等。在讲历史题材的主讲人里,我喜欢听的有这么几位:易中天,王立群,蒙曼,隋丽娟和钱文忠。

易中天,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有说他不务正业的,有说他故意炒作的,有说他庸俗化历史研究的,还有说他剽窃他人成果的,等等。可作为一个历史教员,一个主讲人,我觉得他相当称职。他把《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讲得有声有色,风趣幽默,听起来清楚、连贯、完整。我不是学历史的,没有能力从学术上评价他的讲座的学术价值,但我觉得能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得如此好听,本身就是一种了不得的本事。

王立群讲课的风格和易中天截然不同,严肃,严谨,颇为儒雅。他讲的《读史记》,特别是秦始皇那部分,一边听,一边就觉得长知识。

蒙曼和隋丽娟是两位讲历史的女教授,专讲历史上的女名人。蒙曼有三个长篇讲座,分别讲了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三位女人:武则天,太平公主和杨贵妃。这位蒙曼的课讲得很有才气,显得很华丽,甚至有人说她卖弄。怎么说呢,大方和夸富常分不太清,才气和卖弄也常在一起出现。一般来说,只要你别把自己和她去比的话,不会觉得她在讲课时卖弄。隋丽娟讲的慈禧就不一样了,她的讲座相当的平和,顺畅,不温不火。

钱文忠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历史讲座,但他在讲《三字经》的历史部分时,把中国历史粗略地顺了一遍,讲得不错,算是顿快餐。有机会的话,应该在电视上看看他讲课的样子,那小眼睛一眨一眨地,一付中年顽童的样子,有点意思。听一堂好课和读一篇好文章一样,是一种享受,听这几位的讲座,常有这种感觉。

百家讲坛上有一位很有特点的主讲人,叫纪连海。他是在百家讲坛上唯一一位在职的,现在还在中学上课的中学老师。他的讲法十分独特,用得完全是说长篇评书的手法,而且声音、语气是学得是相声大师刘宝瑞。据他自己说,他平常上课就这样。学刘宝瑞,用说评书的手法讲历史应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但我有些接受不了他的这种讲法,原因是我非常喜欢刘宝瑞的相声。纪连海学刘宝瑞,还学的特像,可他讲历史,不说相声。为了保持刘宝瑞先生在我脑子里那美好的声音形象,我得等再有人讲清史时再听了。

再有一位是阎崇年。他曾经是个中学老师,碰巧是我们家领导的高中历史老师。不知为什么他当年能教出那么好的学生。可他的讲座我不太喜欢。听他讲明史,觉得他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听他讲清史,觉得他是个大满族主义者。听说他在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读者打了几耳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当然不会去打他的耳光,但听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听起来像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讲历史,实在不是件愉快的事,于是只好把话匣子关上。好在想了解明史可以去读《明朝那些事》,网上还有《明朝那些事》的朗读版,刘纪同的朗读也相当有特色。

还有一些和历史有关的题目如《夏商周断代工程》,清东陵陵寝系列等都很有意思,也很长知识。

袁腾飞是百家讲坛上另一位有争议的主讲人,正在听他讲的《塞北三朝》。


浏览(787) (0) 评论(1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9:15:09
五彩:真是个好孩子,直到初中才被老师批评过一次。我小学二年级就常被老师批评,三年级就光顾过校长办公室。上大学的时候还和管教务的领导顶嘴。真是人比人得死。我真是差得太远了。

春阳:正经研究历史,绝对没有,我那题目说的清楚呀,茶余饭后,还是闲聊历史。范文澜的那本我家那时也有一套,可惜我翻了翻就扔下了。要是趁那时记性好多看两眼,也不至于现在再来补课呀。
回复 | 0
作者:春阳 留言时间:2010-07-12 18:18:33
蛮夷,正经研究起历史来啦?我记得文革的时候,再版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一套好几本。没事就老看那个。
回复 | 0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0-07-12 17:16:39
蛮夷: 俺小时候也最不喜欢历史了,初中时因为上历史课开小差,还被批评过,那是俺长那么大,第一次挨老师批评,真是永生难忘啊。 不过现在还挺喜欢明清史的。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5:54:38
love阳光兄:多思在别人那还能管得住自己,到我这却老是忽悠。你要在我这学历史,三皇五帝都得学拧了。别听多思忽悠:-)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5:49:34
昭君:我上学时最 XX 历史了。其实我上学时没有历史课,所以只好最 XX 历史了:-) 这几年听了不少百家讲坛上的历史讲座录音,一是为了填补开车上下班的时间,二是想补补课,也知道知道“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没想到,一来二去的,还听出些意思来了,就跟米笑说的似的:“事还是那些事,不论谁讲,都能讲出不同的花样”。

纪连海自己明说了他就是用说评书的法子讲历史,听听他的录音应该比看讲稿有意思些。不过我不知道四川人听评书是什么感觉,反正我们家老爷子从不听评书。
回复 | 0
作者:love阳光 留言时间:2010-07-12 15:48:58
又一蛮夷兄:听多思说您的学问有长足的进步,又推荐您当队长,俺特地到您家来看看。这一看可不得了,又开班叫历史了,俺得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7-12 15:32:03
俺读书的时候也最讨厌历史了,主要是因为那时的历史课太没意思,我又最讨厌死记硬背,所以高中上了理科班,不上历史地理,可是正中下怀。不过,最近倒阴差阳错地对历史开始感兴趣了,什么“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历史上的多尔衮”什么的,看了一些; 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连续剧的,前一阵居然还把讲慈僖和光绪变法的“苍穹之昴”看完了(剧中日本演员田中裕子扮演慈僖,演得非常出色)。虽然有些是野史,但毕竟可以引起兴趣,而我这个人是一旦有了兴趣就要往里钻的,呵呵。

不过,看了纪连海的“历史上的多尔衮”,我对他的风格并不喜欢,大概看电视上的讲课和读讲课记录还是有区别,但他的讲课风格没有清晰的脉络和头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而且老喜欢在每个章节结束的时候卖关子 -- 到最后都来一句“那么多尔衮到底和庄妃有什么不平常的关系呢?” 嘿嘿。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5:25:19
老木:真是一语中的呀,历史就是常讲常新。又来了个最后一句不点句号的,读起来也有一种意犹未尽,意味深长的感觉。
回复 | 0
作者:新中国木乃伊 留言时间:2010-07-12 15:16:15
俺最不喜欢历史了。事还是那些事,不论谁讲,都能讲出不同的花样,搞不明白是咋回自事,闷的慌.... 女儿上学期拿了个B,AP History. "不愧是我女儿!去 mall shopping 吧"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4:25:05
米笑:真是一语中的呀,历史就是常讲常新。注意到你的留言有一特点,一般情况下,最后一句不点句号,读起来有一种意犹未尽,意味深长的感觉。开个玩笑啦。
回复 | 0
作者:米笑 留言时间:2010-07-12 13:43:50
俺最喜欢历史了。事还是那些事,不论谁讲,都能讲出不同的花样,不闷的慌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7-12 12:44:09
“伪球迷”回来了,欢迎欢迎!

记得金庸小说里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叫天山童姥的人物。每隔一段时间就再生一次,从小姑娘开始又来一遍。她每次是不是还穿原来的裙子,还擦原来那个牌子的粉,金大侠没写,但我估计不是。所以童姥还是那个童姥,可看上去却不是同一个小姑娘了。历史吗,和童姥有相似之处。

我想历史的真实得回到历史事实发生的时候才能证实,所以在发明时间机器之前,基本上没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历史的真实。与其努力把一盆浆糊搞得米是米,水是水的,不如就“一盆浆糊”。

听说多思最近把职称问题解决了,怎么还那么谦虚呀:-)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7-12 11:52:24
蛮夷老师,想必你兼听百家之后就更加了不得了啊!学生有几点请教,我看过、听过、读过一丁点儿的历史(比如《明朝那些事》),感觉现在听说的与过去听说的很不一样,不知如何判断哪个是正史?哪个是野史?其次,我感觉为了追求生动的效果,现在好些说历史的就像在说评书,甚至说相声,这就更加让我困惑,他们说的是历史吗?再有,我又常常想通过看电视剧来了解历史,可那么多的“秘史”或“戏说”,着实让我成了“又一浆糊”。你说该怎么解决这些矛盾与困惑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又一蛮夷 ,15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9-10-28
访问总量: 292,89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