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您哪”的联想 2011-8-18 |
| |
去年写过一篇短文《吃了吗您哪?》,文中聊到了中西文化差异这个话题,今天闲来无事,忽发奇想,于是就续上一篇。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移民会逐渐地融入主流社会,同时也慢慢地脱离原来所属的文化。这个过程有时候会用一到两代人的时间,转变过程很复杂,而且往往因人而异,是非优劣,也很难说得清楚。不会说中文的骆家辉在美国政府任要职,既为一例。 有一次出差坐飞机,邻座是一位带着小孙女旅游的老太太。她见我在看一本中文书,就请我给她的小孙女用中文写一下她的名字,然后我们就聊了起来。老太太挺有意思,在聊起第二代、第三代移民脱离原有文化这个话题时,她说这个脱离的过程首先是从饮食习惯的改变开始的。当一个年轻的移民不喜欢并且不经常吃家乡菜了,这种文化的转变才算真正开始。然后才是语言,文字,观念等方面的转变。 我当时对她的说法并不以为然,不过我们还是在飞机上很愉快地聊了一路,而且居然记住了这种说法,今天偶尔想起来,忽然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忘不了吃年夜饭的情景吧?大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一桌子菜,浓浓的亲情后面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头一条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二月份过年?这农历和阴历,阳历的区别是什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精确历法的国家之一,所用的农历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饭桌上的美食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那后面则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和文化的历史。 到了正月十五,不但要吃元宵,还要赏花灯,猜谜语。猜个老谜语吧:“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接着是五月初五的粽子,大诗人屈原投江;八月十五的月饼,嫦娥奔月;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有意思的是腊月二十三的关东糖,每年的这一天,家里供着的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一年来一家人的表现,为了堵住他的嘴,给他几块关东糖吃,粘上牙后就说不了坏话了。 还有不定日子的,像生日宴上的长寿面,家宴上的叫花鸡,东坡肘子,家常菜中的红嘴绿鹦哥,忆苦饭里的糠麸野菜,哪样后面没有一堆各式各样的故事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 随着一勺一筷子,一点一滴地注入到脑子里,潜移默化,想忘记都不容易。 在扩宽一点儿,饮食习惯一词的头一个字是“饮”,这个字儿和酒分不开。酒文化在东西方大不相同。在西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酒本身是艺术品,所以品酒的过程就是欣赏艺术的过程,从气味,颜色,光泽,口感,温度,酒具到佐酒菜,每样都值得细细把玩。为了能更好地欣赏,甚至每品尝一口后,要把喝到嘴里的酒吐掉。而在中国,酒则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催化剂,不喝到一定程度,哪有“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样的佳句;不喝到飘然欲仙,哪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情趣,当然就更谈不上“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意境啦。 听说骆家辉正在学中文,想把失落的文化找回一些来。要是他还在美国的话,不管是在华盛顿州,还是在华盛顿特区,估计都没有什么戏。可现在到北京啦,只要坚持吃油饼豆浆,时不常地再来两只鸭子,用不了多长时间,中文绝对能学好。下回在北京街头碰上他的时候,说不定他就能跟你来一句:“吃了吗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