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话要说:下乡知青给农村和农民带来无穷灾难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 近日,电视剧《知青》在央视热映,一时间,媒体内外无处不谈“知青”。目之所见,有关知青过去的方方面面——受苦或者获益,或被怀念,或被控诉;但怀念也好,控诉也罢,基本上都成了知青们的自说自话。 有关上山下乡的叙述,几乎成了知青群体的独白;鲜有人提及这场运动的另一面,也就是农民的遭遇如何。这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对知青而言,这是一场强加给他们的运动;对农民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但知青们事过境迁,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农民们却与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没有两样,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本期专题,尝试关注这些历史当中沉重的失语者。 农民: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失语者 他们曾被被当作资本原始积累的工具;他们曾被强行纳入到一种奇特的城乡二元体系当中;他们曾经丧失了自由迁徙的权利;他们曾经无法支配自己绝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农民是他们的阶层身份,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失语者,当知青们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再如潮水般争相回味往事的时候,他们仿佛只是一种装饰性的历史背景…… 官方资料承认:知青下乡与农民争土地、争工分、争口粮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68年毛泽东如是号召。随后,全国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毛泽东的号召夹在《人民日报》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发表的,这篇报道名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 “不在城市里吃闲饭”,这句话传达的意图甚是明了,当时城市劳动人口过剩,政治高层推动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过剩的城市劳动人口转移到农村去。 农村无法一下子消化大规模的人口,再说当时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已富余了。土地有限,增人不增地,有农民抱怨说,个人收入减少了,极端就像在广东台山县,那儿的劳动力已经太多了,以致农民不得不轮流出工。可以说,知青对于农村来说是个负担,知青的到来无疑令原本生活贫苦的农民雪上加霜。徐友渔的回忆道: “我所在的地区人均耕地为2亩,我所知的人均土地最少的地方为每人4分,一个生产队分配了3至5个知青,每人照分自留地不误,这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不用细算也十分清楚。我曾听到农民在无意中冒出的话:‘你们来,就是夺我们的口粮!’” 知青下乡给农民造成负担,官方资料对此也承认:“在那些人多地少的地区,由于安置人数过多,增加了农民负担,形成与农民争土地、争工分、争口粮的状况,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张化,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4期,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详细] 当然,也有农民认为知青下乡后,劳动力增加了,产量也就增加了。而且,在那些劳动力短缺的地方,知青还是受到欢迎的。 国家为知青提供的安置费不够,农民贴钱为知青盖房 “把知青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当时官方媒体向农民发声,要他们教知青学做家务,像做饭、缝补之类的,还要农民替他们盖房子。当然,国家发给每个下乡的知青230元安置费。但这笔费用不仅要解决知青住房问题,还有替他们置备农具,甚至保证他们在头己个月或一年的吃饭问题。在一些地区,这笔安置费远远不够用,农民们不得不自掏腰包为知青盖房,徐友渔也提到这一点: “四川为每个下乡的知青提拱了230元安家费,知青是全部或大部花费掉了,但生产队为知青盖房,平均每人的花费近千元。我所在的生产队,人均实际收入不到100元(口粮占其中大部分),人均现金收人平均大致是20到30元。另外,盖房还要占用土地,烧瓦做砖要耗费良田表土,使耕地减产一半。建房需用木材,生产队开禁,砍掉平常禁伐的树木。” 但也有农村为了减少因接待知青下乡带来的损失,侵吞知青的安置费作为补偿 知青的住房问题十分复杂,许多农村贴钱为知青盖房,也有部分农村并没有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甚至挪用这笔钱购买化肥或作用作其它投资。所以,在不少地区,知青并没有得到起码的住房条件,有些知青甚至住在牛棚,忍受酷热、严寒、臭气熏天、房顶漏水、蚊子臭虫,等等。知青为此抱怨发牢骚。地方干部就解释说安置费不够盖新房子,而生产队又太穷拿不出钱来凑够数。这只是部分实情,农民干部不愿意合作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他们认为安置费就是一种总补偿,因为他们接待知青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还得管他们温饱;另一方面,他们不相信下乡运动会长时间持续下去。1977年一位陪同干部写信去《人民日报》揭露知青住房问题时就谈及了这一点: “最近我们发现个别地方,有的同志时这一工作认识不足,以为知识青年下乡几年以后就要走,因此对他们的住房没有长远打算,有的盖得又高又大,有的盖得又矮又小,以便知识青年走后,高的用来做仓库,矮的存放农具。对此,知识青年很有意见。” 知青偷鸡摸狗,报复农民挪用安置费以及克扣他们工分 当时,知青下乡后到经常到农民家偷蔬菜、偷鸡鸭、偷狗,又偷集体的粮食或水果。知青去偷窃,一是饿了要找吃的填饱肚子;此外,当时农民挪用知青的安置费,劳动时又克扣他们的工分,令知青大为不满。知青此类行为也是对农民进行报复以及对社会的抗议。一位知青说,有时知青会把刚刚偷来的东西烧掉。 也有知青出于从众心理去偷鸡摸狗的: “时间稍长一点,这批见识过文革造反和武斗、并接受了无法无天教育的中学生知青,逐渐开始不安分起来,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等等一些胡闹行为,慢慢地成为流行趋势。……那时在男知青当中,没有偷过贫下中农的鸡,是胆小鬼的象征,会被别人嘲笑,所以,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你无论如何都得去体验一回。…… 在1972年,丢了鸡的贫下中农,基本上没有吃了豹子胆要找知青索要的,发觉鸡被偷了,都只有自认倒霉 …[详细] 农民遭偷被抢怕了,路遇知青如遇土匪般的畏惧和戒备 “当地的贫下中农社员,对知青有着一种畏惧和戒备的心态。好多次,走在长长的田埂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狭路相遇的农村社员,不管是担挑的,背背篼的,牵牛的或是其他扛东西的,不管身上负荷多重,都要老远就跳下田埂地埂进行回避,给空手轻装的知青把路让出来。 那情形,可能40年代的良民遇见皇军,也不过如此。”李复奎在《难忘的知青岁月》提到他下乡时候遇到这种有意思的现象。 到底为什么农民见知青如遇土匪呢? 李复奎解释说,有些红卫兵知青有抢,霸道明火抢劫社员,令农民胆战心惊: “时间长一些,跟生产队的社员混熟了,才知道,那种遇知青如遇土匪的畏惧和戒备,都是前两年那批红卫兵知青——我们的兄长——给闹腾的。……手中有枪的知青,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一些霸道行径,明火执仗地打社员家的狗来炖狗肉吃,与人发生争执便亮出家伙来增加话语分量,听说个别的,甚至在食店吃了饭也不想给钱。”…[详细] 除了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外,下乡知青还给农村青年心理造成创伤 下乡知青除了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外,还给农村青年心理造成创伤,贾平凹在《我是农民》一文中谈及: “我那时是多么羡慕着从城里来的知青啊!他们敲锣打鼓地来,有人领着队来,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是轻松的工作,比如赤脚医生、代理教师、拖拉机手、记工员、文艺宣传队员,他们有固定的中等偏上的口粮定额,可以定期回城,带来收音机、手电筒、万金油,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穿军裤,脖子上挂口罩,有尼龙袜子和帆布裤带……他们吸引了村里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在首先选择了他们之后才能轮到来选择我们。”…[详细] 知青回城了,“农民那个高兴呀!” 打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农民就把知青当“过路客”,不仅是外来人,还是不太中用的外来人。但是,接收知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农村又不得不得接受。一位曾担任知青办公室主任的研究员如是说: “看到基层干部毫无诚意,主持分配会议的负责人就说:‘你们大队必须得接受那么多知青。这是政治任务。你们不同意,咱们这个会就没完没了地开下去”。官方资料《党史资料通讯》也承认:“(上山下乡运动)给部分地区的农民在经济上带来损失,给大部分知青家长造成负担,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因素。对于大批知青下乡,各地农民是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接受的。 (《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张化,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4期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详细] 既然知青作为农民负担,知青回城了,农民总算解脱,一位知青带队干部回忆说,知青回城后,农民很高兴: “真正的问题是,他们人在那儿,但完全违背自己的意愿,他们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也没有任何理想,他们只有一个希望:尽快进工厂……而农民呢,1979年当所有的知青都要跟我回城时,农民那个高兴呀!知青点重归大队了,后来就成了一个作坊。” 结语 历来,农村就被统治者当作一个可以藏污纳垢的垃圾场,认为它可以容纳、消化任何“政治排泄物”:过去皇帝执行政治流放,把犯人押送去屯垦戍边;1949年之后,大量城市过剩劳动人口被清退到农村,每次政治运动都有大批“右派分子”被发配到农村,甚至像彭德怀、刘少奇这样的政治高层在斗争中失败后也向毛泽东请求到农村去种地。 上山下乡运动,只是旧剧重演——为缓解城市过剩的劳动人口,毛泽东为降服红卫兵,巩固自己权威,农村再次沦为政治人物的后花园,农民又再一次成为受害者。在这场运动中,农民与知青一样,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只能接受作为政治洪流牺牲品的预定角色。 《人民日报》要出知青下乡40周年大庆纪念册 有下过乡的朋友递过来一个消息,说是《人民日报》要出知青下乡40周年大庆纪念册,正征稿。按照他的指点,上新华网查得此告示,内中明言:“在新中国的历史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同广大农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读到此,脑子里忽然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循着记忆,找出《鲁迅全集》来翻,知道此乃《随感录三十九》里说的,写作时间当在1918年冬。搭上前言后语,那句话是:“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 你不能不佩服这老夫子的睿智与尖刻,说完此语三十多年,中国大地上此风便刮得昏天黑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义和拳”,这个杨梅大疮不但“艳若桃花、美如乳酪”,而且还“异香扑鼻、提神益气”哩! 时过境迁,又是几十年过去了,朝风依旧。前些时,曾经作为“文艺恐怖主义”符号的“革命样板戏”,既不“红肿”也不“溃烂”,编入中小学教材里去给孩子们当“乳酪”了。眼前又看见《人民日报》这份征稿公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何止“艳若桃花”,又何止“美如乳酪”,居然威风成“史无前例的壮举”! 照此逻辑,当年李庆霖先生那封“诉苦信”,还有成千上万“知青大逃亡”事件、东北、云南“知青返城运动”是否该算破坏此“壮举”的逆流?有报道称邓小平发话:“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这“三个不满意”是否也该算贬损了“史无前例的壮举”? 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分明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反动,是一个狂人玩弄历史的悲剧!教育学校化、生活城镇化是人类近代文明的成果,它的完善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老毛废止学校教育,把数以千万计城市知识青年驱赶到原始农耕社会里去,借用马克思在抨击太平天国的《中国纪事》里的一句话来描述:“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我倒是想问问《人民日报》的编辑先生们,数以千万计知识青年以及他们的家长们的痛苦、烦恼、荒废;还有众多被把持公权力者迫害甚至奸污的知青们 ,是否都算作“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你们是否也准备把那些悲惨的经历也编辑入册?倘若真如此,也算还有勇气与良知,缺点仅仅在于分不清哪是杨梅大疮哪是“桃花、乳酪”而已。 鲁迅先生还说过:“中国的人民,是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权力者的手,使他们又变成洁净人物的。”(《我要骗人》,六卷,P395)这论点,大约鲁老夫子有误,此话似乎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御用文人,是常用人民的血和泪,去洗权力者的手,使他们又变成洁净人物的。”捎带着,他们自己也挣些荣华富贵回来以资消遣。 “人民日报”的编辑们 你们自己的子女都送到 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去了,却在这里欺骗鼓动中国老百姓的子女去“上山下乡”? 无耻之极!!! 归纳知青运动 就像对中国的许多倒行逆施,邪恶行径一样,对知青运动也有许多胡说八道。连最罪恶的文革都有人叫好,中国什么异端邪说不能出现呢? 1、就业说:就业的前提是自愿,知青自愿吗?如果自愿,干什么要把父母停发工资关起来办班,为什么要用不光彩的手段软硬兼施迫使下乡? 2、建设农村说:农村需要这样的“知青”吗?当时哪个农村提出要城市知青了? 3、锻炼改造说:监狱最能锻炼改造人,猫左和五毛为什么不主动进监狱? 4、“知识献给农村”说:屁“知识青年”!当时学校完全停课,文革闹腾几年,实际上去的人小学几年级水平、最多初中水平,甚至有社会无业分子,何来“知识青年”?世界笑话! 5、“接受再教育”说:前提就是诬称学生是教育黑线产物,这是强加给青年身上的原罪,是对青年的迫害; 6、创业说:如果真能创业,也就不会两败俱伤——农村经济被破坏,知青无法谋生。因为当时根本不具备谋生的基本条 件。结果就是说2000万下去,除了死掉的,基本回来——白折腾; 7、锻炼成长说:锻炼出什么来了?锻炼出几个人才了?占知青百分之几?国际承认的人才有几个?三代人人才断层,至今没法恢复,后果及其严重。剩下几个善于做狗的,谋个一官半职也可怜得很。何来“锻炼成长”? 总之,知青没自愿、没人权、没自由、没生存条件、没生产条件,更没有发展前途,结果当然是以策划者彻底失败,遗祸无穷,对民族犯罪为结局。 网民有话说 “这是一这部充满谎言和歌颂罪恶的剧集!” “拒看这部烂剧,它勾起我对当年的痛苦记忆!” “无耻者把狗屎当香料,实在看不下去,抗议!” “梁晓声和央视为献媚讨好贵权,推出此剧,太无耻了!” “央视是否要接着拍《无悔大跃进》、《无悔的文革》?” “上山下乡是文革组成部份,该剧为文革张目,不能接受!” “当年我们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现在你们却如此美化,居心何在?!” “对上山下乡运动任何美化粉饰,都是对经历那段苦难历史同胞的亵渎!” “央视如果还有一点良知,就应马上停播这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烂剧。” “作为曾在山区插队四年半的知青,我不能容忍邪恶无耻的梁晓声之流,再毒害孩子、污染社会!” “照此逻辑,当年李庆霖先生那封“诉苦信”,还有成千上万“知青大逃亡”事件、东北、云南“知青返城运动”是否该算破坏此“壮举”的逆流?有报道称邓小平发话:“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这“三个不满意”是否也该算贬损了“史无前例的壮举”?” 汉代司马迁,因替“投敌”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受“宫刑”之罚,即被阉割掉鸡巴。遭受这样的身心摧残,却没有磨损掉司马迁的意志和理想,反而成为一股无形的激励力量,并让他更趋深刻和成熟。于是也就有了司马迁发愤作《史记》的千古佳话。我们赞美司马迁在逆境中的坚忍和奋发的精神力量,但绝不赞美非人道的阉割鸡巴的酷刑。高唱“知青精神”以“励志”者,不也可以来提倡个“阉鸡巴精神”,岂不更也能激励人之心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