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超人死不休 中国大诗人杜pu说过,他作诗的要求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的书生多是文人,风花雪月或世态炎凉或谈古论今,都是他们的好题目。人们读起这些文章,引起共鸣,击掌叫绝,给人予感管或身心带来愉悦,就达到了作者的最大目的。
在我看来,"语不惊人"是一种"感观的刺激"。这种感觉是"感性文化"的特征。有感觉是必要的。但仅有感觉,就远远不够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凡事都依赖于感觉,则是此人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感观的满足必须发展到理性的思考。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这样想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思不超人死不休"。
也就是说,文章的精髓更应关注思想的深度。文章更应该引起人的思考,能够继承其它文章已经达到的思维深度,并将其继续深化。
举例来说,一网友介绍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给我。我不评价冯的哲学知识,更不涉及他晚年的政治态度,而仅仅提及他在八十六的高龄总结自己一生写的《三松堂自序》所提到人生境界 -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作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哲学家,认为"天地境界"是"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对大众也许就是"最高"境界了。但对哲学家来说则显然不是。冯友兰,是所谓"学贯中西"的中国学界泰斗。他的中学也许是,但他的西学,在我看来,肯定不是。他的这个"境界"说,即使在中学,都没达到历史上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水平。更不用说比较西方哲学从巴门尼德到海德格尔等这一主线哲学家的成就了。
都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被共产党60多年的统治"一锅端了",既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但还有另一句话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苍蝇不叮无缝蛋。
罗马的归罗马,恺撒的归凯撒。墙倒众人推的态度,永远使中国知识分子不能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