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马英九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喷了一通口水(请翻墙看“这里”)。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然而,伟光正领导下的真理部,总是拥有颠倒黑白的能耐,很多网友经常被真理部唬得一楞一楞的。所以,今天想来聊一下,真理部篡改了哪些抗战历史。
★谁是抗战领导者?
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大言不惭地说(以下是原话,一字不差):
在那场威武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由于这段话太肉麻,俺已经把它加入《汇总最近几年天朝的雷人语录》)
猛一看,感觉伟光正真是太牛X了。好像整个8年抗战都是伟光正领导的。真是这么回事吗?
为了戳穿伟光正的谎言,俺先借助一下维基百科。它是全球最大,且比较客观的百科网站。咱们来看看它是咋说滴。
俺上去查了一下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词条(洋文在“这里”、中文在“这里”)。在这两个词条中,都强调“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是参战方/战胜国。那会儿,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执政党(这是真理部也无法否认的)。
在主要指挥官一栏,中国方面列出的10来个人,大都是是国民党将领(以蒋光头为首),只有2个是共.产.党将领(朱德、彭德怀),还排在最末尾。
接着,俺再去查了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的词条。洋文在“这里”、中文在“这里”。里面提到:主要的同盟国领导人分别是: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英国的丘吉尔、中国的蒋介石。
再来看看老蒋的头衔。老蒋不光是中华民国的委员长,还以大元帅身份行使最高统帅权。另外,中缅印战区的最高统帅也是老蒋,在这一战区的美国佬部队,也得听老蒋指挥。
从上述介绍,你应该可以看出,谁才是中国抗战的实际领导者。
★国共两军的作用对比
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很少提及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的事迹。不提也就罢了,伟光正在各种抗日宣传中,经常拿国军的败仗来说事儿(比如韩复渠放弃山东、比如豫湘桂战役)。以此来暗示国民党军队“总是”不堪一击,见到日军就望风而逃、一溃千里。所以捏,很多大陆网友以为国民党的部队在那8年里,没干啥事儿。
反过来,伟光正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用,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渲染。屁大的事儿(比如平型关大捷)也拿出来大肆炫耀。
为了让网友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俺又到网上搜罗了一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你应该有所体会。
◇战报对比
通常,交战双方都倾向于夸大自己一方的战绩。所以,为了对比国共两党的战报,就需要拿日本人的战报作为参照系。虽然按照惯例,日军战报也会有意缩小自己的损失。但是通过国共两军战报分别与日军战报的对比,可以看出,谁掺水更多。
先来看八路的战报(以下是网上能找到的部分)
战斗 | 八路战报 | 日军战报 | 日军战报出处 | |
---|---|---|---|---|
1 | 平型关战斗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日军亡167人,伤94人 | 儿岛襄著《日中战争》 |
2 | 广阳伏击战 | 歼日军千余人 | 日军伤亡63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3 | 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 | 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 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4 | 三次破袭平汉铁路 | 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 | 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 |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
5 | 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 | 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 日军亡6人,伤26人,皇协军伤亡71人 | 《华北治安战》 |
6 | 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 | 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 | 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 | 《华北治安战》 |
7 | 易(县)涞(源)战斗 | 歼日伪军1400余人 | 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 |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
8 | 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 | 歼日伪军4000余人 | 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 | 《华北治安战》 |
9 | 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 | 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 | 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10 | 冀中区五次反围攻 | 歼日伪军5500余人 | 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11 | 冀南1938年反扫荡 | 毙俘日伪军600余人 | 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12 | 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 歼日伪军3000余人 | 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 |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
13 | 115师陆房突围 | 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 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 | 《华北治安战》 |
14 | 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 | 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 | 日军亡4人,伤27人 | 《华北治安战》 |
15 | 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 | 歼日伪军2000余人 | 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 | 《华北治安战》 |
16 | 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 歼日伪军2500余人 | 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 | 《华北治安战》 |
17 | 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 | 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 | 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 | 《华北治安战》 |
18 | 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 | 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 | 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 | 《华北治安战》 |
19 | 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 | 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 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 | 《华北治安战》 |
20 | 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 | 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 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 | 《华北治安战》 |
21 | 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 | 歼日伪军600余人 | 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 | 《华北治安战》 |
22 | 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 | 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 | 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 | 《华北治安战》 |
23 | 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 | 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 | 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 | 《华北治安战》 |
24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日军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 | 《华北治安战》 |
25 | 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 | 歼日伪军2800余人 | 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 | 《华北治安战》 |
26 | 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 | 歼日伪军2300余人 | 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 | 《华北治安战》 |
27 | 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 | 歼日伪军260余人 | 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 | 《华北治安战》 |
28 | 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 | 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 | 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 | 《华北治安战》 |
再来看看国民党军队的战报(仅包括规模较大的战役)
战役 | 国军战报 | 日军战报 | 日军战报出处 | |
---|---|---|---|---|
1 | 淞沪会战 | 日军伤亡6万余人 | 日军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9115人,伤31157人,共计伤亡40672人. | (暂未找到) |
2 | 太原会战 | 毙伤日军4万余人 | 日军伤亡2.6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3 | 南京保卫战 | 毙伤日军1.5万余人 | 日军伤亡7600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4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日军在1937年承认伤亡3.2万余人 | (暂未找到) |
5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6 | 随枣会战 | 毙伤日军4万余人 | 日军伤亡1.3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7 | 枣宜会战 | 毙伤日军2.3万人 | 日军伤亡9000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8 | 南昌会战 | 毙伤日军1.2万人 | 日军伤亡9000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3 | 上高会战 | 毙伤日军2万人 | 日军伤亡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4 | 晋南(中条山)会战 | 毙伤日军9900人 | 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5 | 第二次长沙会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也有说4万) | 日军伤亡7000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6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7 | 浙赣会战 | 毙伤日军3万余人 | 日军伤亡17148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8 | 鄂西会战 | 毙伤日军4万余人 | 日军损失4000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19 | 常德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日军损失2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20 | 豫中会战 | 毙伤日军4000余人 | 日军损失3350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21 | 长衡会战 | 毙伤日军6万余人 | 日军损失6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22 | 桂柳会战 | 毙伤日军3万余人 | 日军损失1.6万余人 | 《战史丛书 - 大本营陆军部》 |
23 | 缅北会战 | 毙伤日军9万余人 | 日军伤亡4万余人 |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
通过这2个列表,明显可以看出两点:
1. 共军的战报和日军的战报,差距巨大(通常都超几十倍);而国军和日军的战报,通常误差都在一个数量级(10倍)之内。
2. 共军的战斗基本属于小打小闹。即使是伟光正广为宣传的平型关,也不过歼灭日军1000人(多半还是有水分的)。
◇阵亡将领对比
再来看看两党的阵亡将领。维基百科上正好有一个“抗日战争牺牲者列表”,大伙儿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瞅瞅。里面的高级将领,大都属于国民党部队,只有少数是共.产.党的将领。
国民党阵亡的上将10人、中将50人、少将70多人。加起来有130多人。而属于共.产.党部队的高级将领,包括八路军(后番号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新4军、东北抗联等部队,不足10人。
◇看看国民党军队的事迹
考虑到很多国内网友对国军的事迹不够了解,俺再从网上摘录几段给大伙儿瞧一瞧。
以下文字摘录自《60多年过去了,又有多少中国人知道这些?》一文(该文的作者,俺没考证出来)。
========华丽的分割线========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编程随想注:“炸沉”有误,应为重创),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虽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间。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新一军。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办。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而且,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军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在南京雨花台,委员长卫队的两个营,独自阻击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一共只有六个甲种师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军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是时,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那场空战中,国军空军击落日军飞机78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那个时候,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很多武汉市民,不是钻进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日军飞机被击落的场景。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重庆有17家军工厂,在敌机轰炸下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金陵军工厂为例,抗战期间,共生产迫击炮7000门、重机枪1.8万挺、步枪28万支、手榴弹30万枚、炸药包20万个。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只宣传9.18日军侵华而不宣传8.15日军投降,不让国民看看日军投降书?难道仅仅是因为文中多次出现如下文字——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或者,是因为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要知道,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不是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
========华丽的分割线========
◇看看共.产.党军队的事迹
再来看看共.产.党军队都干了些啥。
共.产.党的各路人马(八路军、新四军、等)在八年抗战中,拿得出手的事情,也就两件: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
所谓的平型关大捷,只不过是伏击了日军的一个运输队。既然伟光正宣称击毙日军千余人。按照惯例、真实数字最多也就几百人。
所谓的百团大战,即便按照伟光正宣传的数字是:毙伤日军2万余人。既然是“毙伤”2万,真正击毙的,估计也就2-3千。100多个团,才干掉2-3千日军。大伙儿只需用4位数以内的除法,简单算一下,每个团才干掉几个日军——这也好意思称为“大战”?
★八年抗战给共军带来啥?
1937抗战爆发时,红军刚刚长征到陕北不久,喘息未定。那时红军不到5万人,而老蒋手头有几百万正规军。双方实力极其悬殊。
而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时,八路军已经发展到130万,另有260万民兵武装(数据来自官方的新华网)。合计近400万,已经和老蒋的正规军,不相上下了。
很明显,伟光正利用这8年的抗战,来避开日军的锋芒,并在后方暗中壮大自己。最终才获得了和老蒋一决雌雄的实力。
★老毛的如意算盘
可能有人会说,前述所言仅仅是推测。那咱就接着来看看,老毛在党内的会议上,透露的心声。以下这些老毛的语录,也是网上搜罗的。可能有一两句未必是老毛的原话,但是大体上可以反映出老毛的如意算盘。
◇老毛在1937年8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大意)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藉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趁着国民党与日本人拼命撕杀的天赐良机,一定要趁着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好时机全力壮大,发展自己,一定要抗日胜利后,打败精疲力尽的国民党,拿下整个中国。
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祖国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我们共.产.党人的方针是,要让日本军队多占地,形成蒋、日、我,三国志,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才有利,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嘛!
为了发展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后夺取全国政权。我们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发展,十分宣传'。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违背这个总体方针。
上述讲话未必是老毛的原话,但大概意思应该差不离。老毛在这次会议的讲话原文,官方一直没有公布。不过捏,根据其它官方材料还有张国焘、李德等当事人的回忆,可以分析出老毛在洛川讲话的大概意思。
另外,有某网友考证了老毛洛川会议讲话的真伪(在“这里”),大伙儿可以参考一下。
◇1964年,老毛与日本社会党委员长的谈话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偕委员黑田寿男去北京,与毛泽东有下面一段对话(摘自《毛泽东思想万岁》,第533至534页):
老毛:
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
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
老毛:
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
佐佐木:
谢谢。
老毛:
不要讲过去那一套了。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说是好事,帮了我们的大忙。请看,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同时,你们的垄断资本、军国主义也帮了我们的忙。日本人民成百万、成千万地醒觉起来。包括在中国打仗的一部份将军,他们现在变成我们的朋友了。
看完老毛的如意算盘,大伙儿知道老毛的阴险狡诈了吧?难怪蒋光头不是他的对手,连江山都丢了。
◇1972年,老毛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谈话
那年中日建交,日本的田中首相在同老毛有如下谈话:(出自《田中角荣传》,得是日语原版,中文版已经被删减了)
田中角荣:
啊,对不起啊!我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使中国受到很大的伤害。
老毛:
不要对不起啊,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哪?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
★结尾
反乌托邦的代表作《1984》里面有一句经典:“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真理部大肆篡改抗战历史,除了要标榜伟光正的光辉形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掩盖伟光正坐山观虎斗,趁机夺取抗战胜利果实的真相。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谁是最可恨的人?——写给仇日愤青们
看看真理部是如何PS照片的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0/09/sino-japanese-w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