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范例哲学为什么难理解 - 答俞先生
我写了上述题目的短文,下面是网友俞先生的跟贴。我认为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
作一个专门的回答。
“俞先生 留言时间:2013-08-31 23:47:26
如果一本书需要此书的作者亲自上门推销,肯定不看好。学术界的人会马上想到,
作者为什么不找正规出版社出书?一般作者都希望通过正规的和著名的出版社出书,
比如剑桥大学出版社。如果不通过正规的出版社出书,学术界的人马上就会联想到
是出版社不愿意出。为什么不愿意出?人们马上有会大概猜到此书没多大学术价值、
或者观念不清、或者前后不连贯、或者书的立论有问题等等。如果你能找到一家着
名的出版社出版你的书并且能在发行主渠道发行,比如能在亚马逊网站上推广,能
在各个北美洲大学图书馆订书的网站上出售,并且有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强力推荐,
称此书是人类思想的里程碑,每个学哲学的人都值得一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不
管你怎样将你自己与叔本华或海德格尔你等人比较,想象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我估
计你自己只能自己爽一把。过一会儿会清醒过来,会发现原来做了一个梦。”
首先,自己在联系出版社方面作过什么努力?我联系过十几个有可能出学术著作的
出版商,均遭到拒绝。那是否<论范例>就没有价值呢?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任何出版商都是商人,绝大多数都以赚钱为目的。如同俗话说的,“要命的
事有人干,赔钱的事没人干”。出哲学书籍,尤其是不见经传的哲学书籍,赔钱是
肯定的,这样就排斥了99%的出版商。
其次,在剩下的百分之一的出版商那里,进行学术审查的所谓学术权威们,是不愿
意让别人说自己有不懂的东西。因为这不就等于说自己没有资格吗?可事实是,他
们确实有自己不懂的东西。因此,他们宁愿压制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学问。这种自
我利益保护意识,是人的动物性的本能,不足为怪。
第三,是否会因为本书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同俞先生所说的,
“... 此书没多大学术价值、或者观念不清、或者前后不连贯、或者书的立论有问
题等等”呢?这是可能的 - 但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任何可能性,都应该基于理解和弄懂书中的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我的哲学研究生
涯和我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教职经历(如果您不是特别认为中国大陆的大学教师都是
无能之辈的话),我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们这些所谓权威们,没有一个懂得我在说什
么。他们中间,甚至没有真正懂得西方的哲学体系的人。正像我在书中批评了像胡
适,冯有兰,新儒家派的知名的知识分子一样,如牟宗三,贺麟,金岳霖等人不懂
西方的哲学体系一样,这些编辑部的权威,无论如何是没有那些人名气大的。所以
既然那些名人都不懂,这些编辑部的所谓学术权威们的哲学知识更可想而知了。所
以,我的观点招来不满属于预料之中。
最后,中国人讲,要想知道犁子的滋味,最好自己尝一口,就知道了。愈先生可能
说,我也不懂哲学,我也是根据别人的意见来判断你的书的价值啊!错误就在这个
地方。中国人的毛病就是爱人云亦云,放弃了自己有头脑可以思维的功能,放弃了自
己独立判断的能力。如果世人总是对的,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礼崩乐坏”,社会就
没有“道德沦丧”的时期了。孔子也不用歇斯底里地要“克己复礼”梦想回到周公
时代,屈原也不用跳河了(也许象俞先生那样逃到国外的自在)。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
第一要作的是闭嘴,像我开始提到的多数名人对我寄书的回答,是较为聪明的办法。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他的全部思想,都
是其学术柏拉图等所记载。而柏拉图本人也是我们中国的“红二代”式的身份。可
是,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真理,放弃了其他一切。学生柏拉图为老师的行为如此感动,
以记载老师的言行为己任。他们都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任何名利,包括哲学学
术所能带来的。所以,真理的市场价值,从不是真正哲学家所考虑的范围。
众人不总是对的。在中国人陌生的西方哲学的领域里,中国人尤其如此,历来如此。
Ref:
范例哲学为什么难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