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厨房里的垃圾桶,是不是每天都满满地装着大量的垃圾?其中的一多半,恐怕都会来自于你丢掉的食物原料吧。
人类的食物原料,归根到底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也就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个部位之分,蘑菇也有菌伞、菌柄的部位之别。动物呢,也有骨、软骨、肉、血、内脏、皮等不同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活的生物体,这些部分当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然而,人们把它们当成食物的时候,却习惯于留下一部分,扔掉一部分。留下来的部分给我们提供了营养,而扔掉的部分,就成了污染环境的“厨余垃圾”。
为什么要扔掉它们呢?理由很多,或者是因为口感差一点,或者是因为看起来难看一点,或者,没什么理由,就是看见父母当初把它们扔掉,是一种习惯而已。可是,你到底扔掉了什么?扔掉的部分当中,有没有让人大呼可惜的东西呢?
不良传统1:
a.切掉油菜和芹菜的鲜嫩绿叶
b.扔掉莴笋的叶子
c.扔掉白菜的老叶。
评点:蔬菜的几乎每一个部分都有营养价值,而其中绿叶是植物合成营养成分的工厂,也是营养之精华所在,扔掉它会极大地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比如说,白菜外层绿叶中的胡萝卜素浓度要比中心白色叶子高十几倍,维生素C也要高好几倍呢。又比如说,莴笋叶子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叶黄素含量都高于莴笋的茎。其实油麦菜就是叶用的莴笋,莴笋叶子甚至比油麦菜还要香浓。只是名词的差异,何以命运天差地别?
对策:假如觉得混起来炒口感不爽,也不要把叶子扔掉,而是掰下来,另做一盘青菜,或用绿叶做汤、做馅,岂不两全其美?
不良传统2:
a.削掉茄子的皮
b.厚削萝卜、苹果、甘薯等的皮
评点:这些做法,也都是去掉了蔬菜的营养精华。茄子最令人称道的强健血管功效便来自茄子皮,它集中了茄子中的绝大部分花青素抗氧化成分,也含有很高浓度的果胶和类黄酮,丢掉实在可惜得很哪。辛辣的萝卜皮中含有相当多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它正是萝卜防癌作用中的关键成分。苹果、甘薯和番茄的皮特别富含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纤维,也有一定的防癌效果。若能多保留一些皮,甚而把皮吃掉,显然更有利于健康
对策:吃菜还是尽量吃完整的,纯天然的感觉最好。不要追求特别脆、特别白、特别甜之类“境界”。如果觉得它们在色彩上或口感上有碍,可以在烹调方法上进行调整,或单独制成另一道菜。比如老北京风味的“炒茄子皮”和“拌萝卜皮”就别具特色,集健康和美食于一体。
不良传统3:
a.掐掉豆芽的两头
b.扔掉青椒生籽的白色海绵部分
c.扔掉冬瓜的白色芯部
评点:豆芽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并不是白嫩的芽柄,而是淡黄色的芽尖,而根则是纤维素最高的地方。费时费力地什么“掐菜”,得到的实在是负效益。青椒和冬瓜的白色芯部都是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的地方,丢掉也很可惜。
对策:如果习惯于把它们吃掉,会觉得口感其实很不错呢。就把它们洗干净扔进菜锅好啦!
家庭常犯的蔬果饮食误区:
误区一、蔬菜采购一次吃一周
蔬菜当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生理活性物质在采收后很容易分解。储藏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例如在夏天只需一天即可损失全部维生素C。放在冰箱里可以延缓维生素的降解速度,但是并不能阻止这个趋势。因此最佳方案是在早上买刚采收的新鲜蔬菜,然后按照一次食量分装在保鲜袋中,存放于冰箱中。每三天更新一次蔬菜储备。
误区二、只吃深颜色的蔬菜
蔬菜的营养素含量与其颜色有关:绿色越深,胡萝卜素、维生素K、维生素B2和镁的含量越高;橙黄色越深,胡萝卜素含量越高。而其他活性物质的含量则和颜色无关。所以,选购蔬菜的时候最好选择一半深绿色叶菜,一半浅色蔬菜。
误区三、蔬菜生着吃比熟着吃营养好
不一定。蔬菜当中容易受热破坏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叶酸,但是同时也含有许多对热稳定的好***西,比如胡萝卜素,比如维生素K,比如钾、镁等矿物质,比如膳食纤维......可是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蔬菜炒熟或煮熟之后体积大大缩小,所以每天吃烹熟的500克蔬菜并无困难;但如果所有蔬菜均生吃,食用数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把数量因素计算在内,那么生吃蔬菜并不会比熟吃蔬菜获得更多的营养素。比如说,维生素C的损失率通常在30%-70%之间,平均为50%。那么,只要多吃一倍的蔬菜,就能弥补维生素C的损失,其他养分岂不是能得到两倍的量?
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维生素K都属于脂溶性物质,如果生吃蔬菜会妨碍其充分吸收利用。研究已经证实,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特别有益,只有多吃炒熟的绿叶蔬菜,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健康作用。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著名的抗氧化防癌物质,它们都只有在快速油炒或加油炖煮的时候,才能有效地被人体吸收。
此外,生蔬菜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一些体质虚寒或肠胃不健的人不适合大量生吃蔬菜。多吃生蔬菜可能引起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因此,急火快炒、白灼、时间不太长的炖煮菜等,都是吃蔬菜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