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思想与哲学(11)-哲学与“绝学”对本体研究的区别 |
| 思想与哲学(11)-哲学与“绝学”对本体研究的区别
西方哲学在本体研究上,与范例哲学的本体研究,即“绝学”,是不同的。因为这
个概念极为抽象,我认为有必要给予专门的说明。
传统的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中本体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如果从前苏格拉底时期
的巴门尼德,色诺芬尼,阿拿克萨格拉等算起,到近代的胡赛尔,海德格尔等,有
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当我们仔细考察他们思想的来源,就会发现,不论是存在,非
存在,“宇宙心”,万物,“一”等等这些概念,都是根据“某种物质或某些物质”
而来。它们的否定,来源与它们的肯定,所以也是以对物质概念已经先入为主的存
在肯定,为基础。
海德格尔所追求的存在,是在“唯一”意义上的存在。所以不是什么“存在主义”,
好像可以选择一样的一个派别,如萨特的“存在主义”一样。所以海氏从不承认他
的哲学是“存在主义”。在内涵和抽象意义上,他虽然比其他哲学家更为广泛和深
刻,但仍然有其局限。这个局限在于,我理解,存在的基础已经含有物质自身的意
思。存在也是谓词,它隐含了物质作为逻辑上的前提这样的主语。那是否可以用
“非存在'Nothing'作为追求本体的工具呢?也是不行的。因为如前所说,凡是否定
一定基于肯定,是以物质或现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存在与其否定,都是在基于物质
或现象界这样的背景。这就是为什么海氏不能找到“存在意义”的根本原因:他没
有跳出“相对主义”的圈子,而发现“绝对”意义上的背景。第一,他使用的“工
具”错了- 存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第二,他寻找的地方错了,他企图在世界本
身,来找到世界的根源 - 用中国话叫“骑驴觅驴”,他当然永远也不会找到。
范例在探讨的哲学的本体的本质时,工具是使用对思维本质的发现-“绝对”性质。
然后,范例将这个“绝对”的工具,扩展到世界的“现象界背后”。所以范例的本
体才发现了一切现象的基础和根源:绝对范畴。那么海氏所用的“存在”还有没有
意义呢?当然有的。但它的“位置”,本来就是在康德的“现象界”里。正是在这
个意义上,范例的本体发展出“在,存在,定在,思在”这4个现象界物质的基本范
畴。
如果有人觉得是我的眼光,我的高明,使我发现了海德格尔和其他哲学家,以前想
作,但没有作到的事情?那就好像是说,“既然我吃了第三张饼饱了,以后每次吃
饼,我都只从第三张开始吃”一样。
所以,我之所以说“范例学是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哲学思想”。不是我的高明,而仅
仅是因为“它站在前辈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绝不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谦谦
君子之言:事实如此-可以说,没有海德格尔,就没有范例。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