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前日在深圳指出,部分港人受反對派影響,理解「一國兩制」及香港基本法內容與內地有偏差,須進行「一國兩制」再啟蒙,並要樹立國家民族觀念和對中央政府的認同。有基本法委員和律師均指出,綜觀整場「佔領」行動以至近年的社會爭議,造成本港目前的理解偏差,歸根究柢在於港人對國家觀念薄弱,未能準確掌握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特區政府應汲取教訓,未來多做兩地交流和香港基本法的推廣工作,同時確保公務員團隊準確掌握香港基本法,才能有利消除偏差,減少爭議。 ■記者 鄭治祖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社會出現漠視「一國」存在就是最大誤導,有人以為港人可自把自為,忽視中央權威。
他指出,反對派在「佔領」行動期間,多次鼓吹繞過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決定推動普選,這固然是誤導公眾,以為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決定可以不理,但更深層的原因,在於部分港人亦不認為需要重視「一國」,全國人大的憲制性法律決定可以不理,國家機構可以不理,最終產生了許多忽略國家利益、與中央對抗的問題。
劉迺強:反對派誤導 傳媒渲染
張榮順前日提到,港澳社會的反對派和西方激進勢力,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別類詮釋頗為奏效,令香港社會出現理解偏差。劉迺強說,反對派過去固然一直誤導公眾認識基本法,責任不可推卸,但個別傳媒助紂為虐,把反對派一些有關「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錯誤訊息加以渲染傳播,令社會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誤解更深。
簡松年:港人對國家觀念薄弱
本身為律師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簡松年亦認同,香港有關「一國兩制」的認識偏差,源於港人對國家觀念薄弱,未能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先後關係,導致時常有重「兩制」、輕「一國」的問題。他說,香港人本土意識強,國家意識弱,一直強調「兩制」先於「一國」。然而,沒有「一國」,便沒有「兩制」,這是客觀認識。他舉例說,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然而,港人對國家觀念薄弱,才對基本法這一條文感到抗拒,2003年激發不少人上街,即使現在仍有人視二十三條為洪水猛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於8月31日的人大決定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人大決定旨在澄清偏離香港基本法規定的錯誤認識,確立特首普選制度的法律框架。簡松年提到,反對派特別是一批大狀玩弄法律,長久以來誤導公眾,不熟香港基本法的就會被誤導,即使大專學生也不見得了解香港基本法,特別是有關選舉規定的部分,「一些人連普選時間表也不明白。」
至於如何糾正這些偏差,劉迺強認為,加強國家教育、推廣香港基本法的工作不在話下。不過,更重要的是,作為推動社會認識香港基本法的重要機構,特區政府上下也要好好學習香港基本法,確保問責官員和公務員團隊亦能準確理解,這樣才能確保「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成功落實。
勿硬銷 藉故事融入生活
簡松年則指出,現在特區政府有關香港基本法的宣傳仍然太少,認為要善用電視媒體,令市民可平日也能接觸到香港基本法的知識。針對目前的情況,可多講外交、政制以至經濟和金融方面的條文,讓市民對香港基本法的內容潛移默化,做到教育作用。不過,推廣時要注意方法,不能逐條硬銷,而是能以故事形式,將香港基本法的內容融入市民生活之中。
簡松年續說,年輕人受殖民教育毒害甚深,許多年輕一代在「佔中」行動期間缺乏「一國」意識的問題可謂表露無遺,不少人沒有國家安全的切膚之痛。這方面需要時間加強國家和民族意識,多搞兩地交流,讓港人多了解內地的情況,重投國家的懷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