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三个自信”?
“十八大”以后,中共的宣传媒体上出现了较多的“三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理论,究竟谁是“三个自信”的始作俑者,好像有说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我对谁发明此理论不感兴趣,关注的是这个理论究竟是否科学,在理论上能否站得住脚,实践上能否行得通。在学术理论层面上,对这个在宣传系统的热门话题,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一番,以搞清楚是非黑白,还社会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趋势。
为什么提出“三个自信”?背景是“十八大”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但是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出现了“三个自信”的说法,当然针对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怀疑和不自信,目的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我看来,目前“三个自信”的理论是非科学的,有着相当的荒谬性,没办法让国人和世人信服。
首先,看所谓的“理论自信”,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就是奉若神明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神圣不容否定的科学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自信,核心是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或反科学的理论思想。何谓马克思主义?统治地位的权威指向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消灭剥削和公有制。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也确实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从我几十年自己对马克思的研究和认识来看,他的理论恰恰不具有科学性,理论上经不起推敲。
在经济学思想史上,构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家私有制,从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得出资本家是“非劳动者”进而引申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与雇用工人的对立,最终提出要用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家、消灭剥削,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咋看起来,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好象非常严密,但仔细推敲,却不堪一击。第一,私有制符合人之本性。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能否认,任何人都具有自利性,这是人亘古不变的本性。没有人能排除在外。正是人的利己性,才产生出固有的私有观念,并在私有观念基础上提出私有制的要求。古往今来为,这一点没有丝毫改变。在人们对财富、财产的认识问题上,在商品交换条件下,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我的,不可能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私有制边界一清二楚。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私有制经济,是天经地义的。反对私有制,实际上是抹杀和否定人类本性。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就不能排斥市场经济的基础私有制。我不同意以前吴敬琏先生提出的“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的观点,一个国家,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占据统治地位,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市场经济。公有制(政权形态的公有制)与私有制是对立的,国有经济只能存在于非市场经济(市场失灵)的领域。只要发展市场经济,怎么可能排斥资本和资本的私有制?我还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资本的私有制,所谓资本主义,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将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并不准确,容易以讹传讹。第二,资本的所有者即资本家也不是非劳动者。在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必然出现财产方面的差异,有的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有的人则很少甚至没有资本,所以出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资本的所有者成为资本家,单纯的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进而存在着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可是,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硬是将资本家规定为非劳动者,将工人看作是生产财富、创造价值的唯一阶级,以资本家为非劳动者为前提,因此得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理论,并且将他的全部经济学说建立在资本家存在剥削的基础上,鼓吹剩余价值理论是他的两大发现之一。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资本家究竟是不是非劳动者?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也是劳动者,而且还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承担重要职能的劳动者,并非如马克思所断言的不劳动者、“多余的阶级”。而如果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而且并不多余,“剥削何在”?在学理层面上,一个理论的前提不具有可靠性,其结论及其整个理论必然不具有可靠性。既然资本所有者本身也是劳动者,马克思的所谓剩余价值理论就不攻自破,在剩余价值基础上产生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大厦就成了沙上建塔,顷刻瓦解的东西。第三,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不仅违背人性和人道,而且很容易为特权者利用,成为事实上少数人的私有制。既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理论不具有科学性,不符合客观的事实。那么,他的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结论性理论同样是伪科学的。硬是强制推行,很容易造成少数特权者以政府和政权的名义剥夺社会财产,建立所谓的“公有制”,走上以权谋私的道路。我坚持认为,衡量一种理论是否科学,一是看是否符合人类本性,如果违背人的本性,必然是反科学的东西;二是看现实比较的优劣,现在世界上,凡发达国家都是崇尚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国家,落后国家则大多是坚持所谓公有制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差不多也是停留在封建状态的国家。马克思批判私有制、认定资本主义剥削、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理论并非是科学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基础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来自信?
说了“理论自信”,再谈“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自信?如果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上行不通,所谓“道路自信”就没了底气,被釜底抽薪。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两点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曾经讲过,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搞清楚。如果社会主义没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如何能搞得清楚?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主要还是来自马克思的理论。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其社会主义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得出的结论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前面已经指出,他这种理论的前提就不可靠,不可能科学。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虽然与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相对立,但其理论本身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无多少说服力,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部分矛盾,用消灭资本主义的方法来根除矛盾,结果被无情的事实彻底粉碎,社会主义理论战胜不了资本主义,相反,基本上被资本主义所战胜。当今世界上,凡发达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我理解,马克思曾经批判过所谓空想的社会主义,其实他的社会主义更加空想,就是一个乌托邦。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战胜不了资本主义,很可能走向封建主义。因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真正实行起来,很容易为少数特权阶级所利用,先是将全民的财产集中到少数当权者手中支配,由他们分配经济资源(计划经济),由他们作为分配主体首先集中财富到自己手中,再部分向民众分配(所谓按劳分配),结果挂社会主义羊头,卖封建主义狗肉。还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室,率海之滨,莫非王土”那一套,民众只有当奴隶的份,当然被压迫、被剥削!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嫁接到中国这块土壤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摆脱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从实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改弦易辙的邪路,所指很明确,就是所谓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你能不能将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一个科学的比较,能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来一次公开的大讨论?到底是谁符合人性,谁公平,谁有效率?不必自说自话。比较了,讨论了,优势显现了,
道路想不自信都很难。不然,关起门来,不让讨论,怎么可能有“道路自信”?
最后,再来说说“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究竟是什么制度?除了“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外,讲得多的是共产党领导。我的观点,制度制度,制人之度,在根本上讲,就是要规范人的行为,才能保证人的权利,实现人与人自由平等的相互关系。制度是否科学合理,衡量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在不改变人利己本性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为着自身利益的行为不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强求个人利益利益服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违背人的本性,不可能有好的制度;放任人的利己行为,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不可能是好的制度。现在世界上,比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制度优劣,看什么,就是看其是否尊重人利己的权利和努力,平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有些人权力太大,行为不受不受约束,不负责任,有些人几乎没什么权力,行为却处处受制。这样的制度肯定不是好制度。至于你将这个制度冠上什么好听的名号,没有用处,说什么不重要,是什么才重要。我认为,当今世界,如果将各国的制度简化,在政治上只有两种制度形态,即民主与非民主政治;经济上也是两种形态,即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同义语)与非市场经济,谁优谁劣,高低立见。基本上没有例外。最重要的,以前马克思讲资本主义民主是最虚伪的民主,今天中国也讲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不好,或者是假民主,能不能坐下来与人家做一个辩论?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要与当时的苏联首脑来一次公开的辩论,主题即苏联共产主义是专制独裁的制度,好象未辩论起来,后来苏联共产党统治垮台了,无需辩论。美国前总统布什讲好的制度是将“统治者关在笼子里”,我以为没什么不对。至于共产党领导,算什么制度?是不是硬性强制规定?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共产党这个名称就有问题,是名不正、言不顺,当然事不成。我看不到什么时候一定要搞共产制。共产共产,共谁的产,先共富人的产,再共穷人的产?共了的产谁来支配?是谁的公有制?如果未经民众选举,却拥有共来产的所有权、处置权,不让民众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甚至连自己的财产都不想公示,还把要求公示官员财产的人抓起来,这算什么制度?就凭这,能真的实现制度自信?反正我不信。没有主权在民,共产党必然成为专制的政党。在古代社会的英雄时代,通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愚民最多要一个“好皇帝”;在现代社会,没有谁一定比别人高明,不尊重民意,不通过真正的选举,靠内部人控制指定,有了权力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不受任何约束,这样的制度最多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我想在“制度自信”问题上,还是要讨论一下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是长治久安的制度,没有民众基础,没有权力制衡,好制度从何而来?又哪来什么制度自信?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么可能让人信服。一个好的制度,其实用不着要树立什么自信,真要自信,还是说明没有底气。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上经不起推敲了,不具有科学性,道路如何正确?能不是错误的道路?搞得不好,还是传统僵化的老路。剩下来,制度如何体现公平,如何规范人的行为?这个制度能不是危险的制度?上面谈了我在学术层面的看法,很希望研究“三个自信”的学者就此展开认真和平等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