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对《资本论》第2卷的批判 ——《资本论》批判之五 如果将马克思《资本论》严格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细读《资本论》第2卷,其中关于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曾掀起过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关于再生产理论的热潮,主要是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目的是为当时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说明是在马克思错误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寻找有实用价值的部分。 关于《资本论》第二卷,恩格斯也提到,与第1卷和第3卷相比,“是纯学术性的,谈的都是有关资产阶级本身中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一卷定使人大失所望,因为它在颇大程度上是纯学术性的,很少鼓动性的材料”,比不上第3卷“如雷鸣电闪”(《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427、461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说到具体原因,主要是当时德国社会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以书的大小厚薄来评价其意义,书写得越大越厚越被看得起。1863年7月6日,燕妮(马克思夫人)写信给马克海姆夫人说过这件事,他说“德国人,尤其是那些体面的绅士们,偏偏只相信‘大部头’著作,所以简洁扼要和删除多余部分(指《资本论》这部书)的办法就已经没有价值”(见胡培兆、孙达成著《资本论研究之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0页)。 不过,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也分析了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能正常进行而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并且自以为建立了科学的危机理论。可是,他一是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现象,是市场经济的自组织机制和纠错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二是相对于封建专制经济时期没有休止的战争、起义和政变,经济增长受到的破坏程度显然要轻,纠错能力也强;三是他站在批判和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立场上用消灭商品、消灭货币、消灭资本、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方法对待危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危机和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其实,就如同人类的存在必然会遇到生老病死的危机一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与市场经济长期相伴随的现象,人类能够做的,只能通过有限的政府干预拉长经济增长的周期,减少危机的影响和损失,使得危机对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经济发展不致于构成太大的灾难性后果,并且促使应对和防范危机成为下一步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