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北京老妞的博客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热爱北京的一切,愿将我知道的尽可能多的北京掌故、习俗、美食等内容 介绍给各位看官。  
我的名片
伊伊她姑
注册日期: 2016-06-12
访问总量: 501,20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吃糖炒栗子正当时(转)
· 话说老北京的鬼市(转)
· 北京人请客的规矩(转)
· 转老骥伏枥的炸酱做法
· 时势造就的拦车女、老虎女
· 老北京饭馆里跑堂的规矩
· 老北京装在红柜子里卖的熏鱼儿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北京文化】
· 吃糖炒栗子正当时(转)
· 话说老北京的鬼市(转)
· 北京人请客的规矩(转)
· 转老骥伏枥的炸酱做法
· 时势造就的拦车女、老虎女
· 老北京饭馆里跑堂的规矩
· 老北京装在红柜子里卖的熏鱼儿
· 公出头、母出尾,这些个老北京养
· 聊聊北平人三大主食——饺子 面
· 亲戚里道儿话称谓——牛街回民的
存档目录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困难时期北京的吃食----“金裹银”与糖三角
   

c75c10385343fbf21f8a274db27eca8065388f3e.jpg

“金裹银”,即“金裹银卷子”,它与糖三角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民百姓改善生活的主食。在一段粮食定量供给和粗细粮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米饭、馒头、玉米面窝头,而打破这些单调主食的,就是人们动脑筋调和的一些主食花样儿,其中就有“金裹银”和糖三角。

a50f4bfbfbedab645bd7ebf5fe36afc379311e59.jpg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让我们大家,尤其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60岁以上的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给人们带来饮食“享受”的老北京平民食品;二是记录下那时人们为求生和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创造力和智慧;三是最近不断看到央视和一些媒体关于“舌尖”下惊人浪费现象的报道,而这肆意浪费的人群中,有不少竟是过去那些生活贫困人家及他们的后代,这些人造孽也印证了“吃了饱饭忘了饿”那句老话的灵验。那些昔日把“金裹银”和糖三角都当成美味佳肴的人们,如今竟将鸡鸭鱼肉、美味海鲜等佳肴大量浪费、大量投入垃圾箱,而且丝毫不心疼,真是忘本!

过去有一句形容那些生活贫困但却持乐观态度的人们的一句歇后语,即“叫化子过年——穷乐心儿”。这句话还真说对了,过去那些生活贫困的人们,还真是知足常乐,只要生活条件稍有些提高就非常知足。就拿吃食来讲,那时候一般平民百姓不可能顿顿饭吃大米白面,前面已谈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定量供应人们的粗细粮是有比例的。就这样还有不少生活水平低的人家,把自己的细粮即白面粮票和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换成粗粮票。因为虽然当时1斤白面的售价是1角8分4厘,但那却相当于2斤玉米面儿的价钱,所以不少人家就是经常吃玉米面儿窝头度日。就这样还有不少人家知足地说“这比旧社会吃糠强多了。

那时候的人们面对清贫的生活和粗茶淡饭,把心思用在改善生活上,如在“吃”上粗粮细作就是一例,“金裹银”就是例证。“金裹银”就是用白面和玉米面做的卷子,我认为要是叫起真儿来,这种卷子应该叫“银裹金”。其做法是,把白面用凉水和好,在案板上撒匀薄面(干面粉)后,把和好的白面擀成圆薄饼样儿;再用半开的热水和好玉米面均匀地摊抹在白面圆饼上摊平。往摊平的玉米面上撒放些什么调料,那就看各个家庭人员的口味爱好啦,有的在上面抹层油再撒上细盐;有的抹油后撒花椒盐儿;有的甚至撒点儿盐和葱花儿等。然后,把两层不同的面合卷成一卷儿,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底儿平、面呈半圆状的卷儿放进笼屉里蒸熟,这就是过去老北京平民百姓的食品“金裹银”,即层次分明、黄白色相间的卷子。老百姓家庭,特别是孩子们能吃上这金裹银,就非常知足。住在大杂院的人家,谁家要是蒸了金裹银,给邻居的孩子们每人一个或半个,对方就非常感谢。因为这金裹银有些家庭也不常吃。顺便说一句,如果用白面的发面做金裹银,那么两种面在蒸熟后的软硬口感不同,吃起来似乎更可口。

至于糖三角,那简直就是平民百姓家庭的“糕点”。糖三角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糖,确切说一般都是沙散的黑糖(红糖),把他们掺上少许的干面粉,这样做一是与手接触时不沾手,二是包进面里蒸熟后的糖馅是粘稠的,不至于流得哪哪儿都是。把面粉和好,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儿,再把一个个面团儿擀成圆饼儿,里面包上掺进面粉的糖馅,用手从四外将面皮合拢,捏成三角形,放进蒸锅去蒸。由于是三角形,表面又有成“丫”形的三道面棱,所以人们称其“糖三角”。那蒸熟的糖三角松松软软、香香甜甜、可口好吃。那时候平民百姓的孩子要是能够吃上糖三角,就像吃美味糕点一样高兴。有些卖馒头的店铺也卖糖三角,但是一般那5分钱一个的糖三角却有大部分老百姓家庭买不起。因为那些生活条件差的家庭,他们会精打细算的,两个糖三角就是1斤玉米面的价钱呀。所以那些馒头铺的多层笼屉里,一般只蒸1屉糖三角都卖不完。想想那时候的日子,一般平民百姓对于今天的幸福富裕生活真应该太知足了。

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动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当时吃糖三角时的情景。那时候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吃糖三角时,几乎都是小心翼翼地先在三角的某个顶尖咬下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着那里面的粘稠但又容易外流的糖馅儿。如果因为烫嘴,某个孩子把糖滴在手上或衣服上一点儿,他们也会马上用舌头舔尽,甚至把沾糖的手指放在嘴里吮吸,舍不得浪费一滴糖稀。有的孩子一个糖三角是舍不得一次吃完的,他们慢慢吃、反复地品咂那甜味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