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北京老妞的博客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热爱北京的一切,愿将我知道的尽可能多的北京掌故、习俗、美食等内容 介绍给各位看官。  
我的名片
伊伊她姑
注册日期: 2016-06-12
访问总量: 506,91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吃糖炒栗子正当时(转)
· 话说老北京的鬼市(转)
· 北京人请客的规矩(转)
· 转老骥伏枥的炸酱做法
· 时势造就的拦车女、老虎女
· 老北京饭馆里跑堂的规矩
· 老北京装在红柜子里卖的熏鱼儿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北京文化】
· 吃糖炒栗子正当时(转)
· 话说老北京的鬼市(转)
· 北京人请客的规矩(转)
· 转老骥伏枥的炸酱做法
· 时势造就的拦车女、老虎女
· 老北京饭馆里跑堂的规矩
· 老北京装在红柜子里卖的熏鱼儿
· 公出头、母出尾,这些个老北京养
· 聊聊北平人三大主食——饺子 面
· 亲戚里道儿话称谓——牛街回民的
存档目录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曾经的老北京牛街十四 消失的小胡同和老住户
   

北京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城市的交通网络,而且是老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它们大多形成于元代,最迟到明代才奠定了后来的规模。而北京牛街的许多街巷胡同,甚至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或更早。它既是牛街人生生不息活动的场所,也是牛街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时代变迁、政局嬗替、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曾在这个舞台上世世代代的上演,留下了许多历史的印记。走在这些曾经极为平常的小胡同里,既可以向人们讲述它的格局变化,又可以讲述它的名称缘起和更易。尤其是一些老牛街人,甚至可以挨家挨户向你讲述每一家的姓氏名谁、人事变迁、珍闻轶事。如果把这些胡同里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内涵,汇总起来,简直可以成为牛街的百科全书,或者称作是北京牛街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不为过。如今的牛街人都已从过去低矮破旧的小平房里搬到了塔楼里。居住面积大了,生活设施齐备,换了一屋子新家具,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一关防盗门,坐在屋里,惬意之余,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少什么呢?细细想来,其实缺少的恰恰就是小胡同里的那些老街坊。每个月能见到的外人就是上门收水电费的,对门的住户也不往来,让人倍感寂寞。尤其是孩子老人,更是孤独。早先住平房大杂院的时候,虽说居住条件差点儿,但磕头碰脑总能见到街坊四邻,平日交往密切。谁家遇到点儿什么事,打声招呼,大家都能互相关照、帮忙。要是遇到什么窝心事,找“借壁儿”的“二大妈”念叨念叨,兴许心里就痛快不少。所以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感情交流要远远大于物质需求。长时间的高居简出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感情淡漠,相互疏远。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话也说的越来越远了,还是就此打住,书归正传吧!

    据北京市公安局1953年的户籍档案记载,曾经存在于牛街及周边的小胡同大约有六十余条,其中回族住户相对集中的有三十余条。据不完全统计,居住在这些小胡同里的老住户曾有(户籍门牌)八百四十二个,回族人口数以万计。如今,在历经了牛街一九九七年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后,他(它)们大多搬至塔楼里或散居各地,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笔者根据整理介绍如下:

(1)牛街史称“柳河村”、“冈儿上”、“牛肉胡同”、“礼拜寺街”、

    “西街”,有“草张”、“小庄王”、“小墙闵”、“红果张”、“大成

     杨”、“韭菜杨”和常姓、姓、高姓、刘姓、马姓、黄姓、毛姓、杜

     姓、沙姓、年姓、维姓、云姓、洪等户门牌一百三十一个。

2)牛街南口外史称“南沟嘴子”、“薛上坡”,有“干果子王”、“酪

     魏”和海姓、马姓等户籍门牌十个。

(3)输入胡同史称“贞节坊”、“熟肉胡同”、“瘦肉胡同”,有“果子

     贾”、“大地马”、“面茶马”、“库恭”和丁姓、戴姓、胡姓、安

     姓、肖姓、王姓、李姓、穆姓、闵姓、褚姓、詹姓、梁姓等户籍门牌五

     十八个。

(4)蔴刀胡同史称“马道胡同”、“蔴道胡同”,有“马陈”、“鱼王”、

   “河沿杨”“吱渣李”和仉姓、沈姓、梁姓、哈姓等户籍门牌四十三个

(5)小寺街史称“小菜街”,有“小寺街梁”、“雪花膏赵”、“灯泡马”

、  “前青厂王”、“棚于”和黑姓、安姓、刘姓、侯姓、宛姓、宋姓等户籍

     门牌五十三个。

(6)甄家胡同史称“甄家穿店”,有“鸭子马”、“永李”和张姓等户籍门

     牌十三个。

(7)糖房胡同有“驴子孙”、“皮连”、“鸡胡”、“金店李”、“鱼马”

     和尹姓、改姓、麻姓、鲁姓、闪姓、陈姓、戴姓等户籍门牌三十七个。

(8)吴家桥头条有“大车钱”、“过街沟王”和赵姓、马姓、刘姓、蔡姓、

     等户籍门牌七个。

(9)吴家桥二条有“大来坊周”、“大树刘”、“大车李”、“西黄”和钱

     姓、刘姓、王姓、于姓、杨姓、穆姓、卞姓等户籍门牌十二个。 

(10)吴家桥三条有“骆驼刘”、“草马”和宛姓、钱姓、丁姓等户籍门牌八

      个。

(11)吴家桥四条有“香李”、“北钱”和杨姓、铁姓、刘姓、宋姓、夏姓、

      金姓、孙姓、冯姓等户籍门牌十六个。

(12)守备胡同有陈姓、谭姓、佟姓等户籍门牌四个 

(13)牛街头条史称“堂子胡同”有马姓、麻姓、李姓、杨姓、沙姓等户籍门

      牌九个。

(14)牛街二条史称“周家胡同”,有“馅饼周”、“两益轩杨”和马姓、陈

      姓、刘姓、米姓、田姓、杨姓、黄姓、韩姓、肖姓等户籍门牌十七个。

(15)牛街三条史称“丁家穿店”、“丁顺店”、“丁家胡同”,有“俊王

      家”、“切糕杨”和钟姓、张姓、改姓、穆姓、侯姓等户籍门牌七个。

(16)牛街四条史称“瓦街”、“羊肉胡同”,有“葱胡”、“烤肉陈”、

     “红果贾”、“蛐蛐白”、“海王”和刘姓、金姓、铁姓、穆姓、郑

      姓、吴姓、姓、李姓、海姓、闵姓、薛姓、沙姓、闪姓等户籍门牌二

      十九个。

(17)牛街五条史称“张家胡同”、“马张胡同”有“马张”、“礼拜帽马”

      等户籍门牌六个

(18)牛街六条史称“穆家园”、“穆家胡同”,有“北坞何”、杨姓、王

      姓、张姓等户籍门牌十四个。

(19)东大院胡同史称“东大院”、“东大胡同”有米姓等户籍门牌十个。 

(20)沙栏胡同史称“沙拉胡同”、“栅栏胡同”,有“两益轩王”,“沙栏

      孙”、“树村李”和黑姓、沙姓、何姓、赵姓等户籍门牌三十六个。

(21)枣林前街有“果刘”、“西黄”、“大有庄白”和侯姓、薛姓、闪姓、

      董姓、尹姓、黑姓、航姓、房姓等户籍门牌七十个。             

(22)枣林后街有马姓、刘姓、王姓、冯姓等户籍门牌十三个。

(23)老君地有戴姓、金姓、孙姓,马姓等户籍门牌三十三个             

(24)寿刘胡同有“永李”、“菜牙张”和连姓、徐姓、白姓、闪姓、刘

      姓、王姓、陈姓、褚姓等户籍门牌四十五个。

(25)德泉胡同史称“香儿胡同”有高姓、张姓等户籍门牌十八个       

(26)教子胡同史称“轿子胡同”、“东街”,有“户部街马”、“鱼买”、

    “厨子许”“豆腐房马”和李姓、杨姓、丁姓、甄姓、哈姓等户籍门牌六

      十三个。 

(27)龙凤里史称“龙凤坑”、“楼房坑”,有“鸡李”和黑姓、马姓、刘姓

      等户籍门牌十六个。

(28)西大胡同有“大胡同张”和米姓、侯姓等户籍门牌九个

(29)石羊胡同有“鸭子马”、“南钱”、“车杨”和赵姓等户籍门牌四个。

(30)花园子胡同 后并入寿刘胡同。          

(31)巴家胡同有孙姓、张姓、米姓等户籍门牌五个。

(32)春风胡同史称“王乡老夹道”、“王老师付胡同”,有“花马”、“荷

      包李”、“煤赵”等户籍门牌二十个。

(33)德源胡同有户籍门牌二十三个。          

      另有醋章胡同、广内大街、法源寺前街、法源寺后街、门楼胡同、南线

      阁、西砖胡同、烂缦胡同、莲花寺湾、干面胡同、南横街、白纸坊等牛

      街周边街巷未计算在内。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