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就是元宵节,在人们心目中,不到元宵节,春节就还没有过完。 同除夕一样,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等。不过,人们更喜欢把正月十五这天称为“闹元宵”,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全家出动一起逛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就用诗词生动地描写了“闹元宵”的盛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自明代以来,作为皇城的北京城,在正月十五这天更是别有风情。皇宫内,宫殿高挂“春灯”,宫内灯火通明;皇宫外,更是花灯繁盛。如今的灯市口,就是明代时元宵节这天京城百姓购物、观灯之处。清朝时,花灯最盛,灯市的范围也得以扩大,北京城内出现了多个“灯市”,而且花灯工艺复杂,精彩纷呈。在热闹的灯市中,也催生了猜灯谜、花会、“催灯梆”和“灯政司”等各种习俗,它们构成了老北京元宵节的独特风俗画卷。 1 明清时北京有多处灯市 汉代时已有在正月十五燃灯以敬佛的习俗;南北朝时,元宵节点灯火的风俗盛行;隋时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灯会, 隋炀帝写的“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是最早描写元宵节灯火的诗句;唐宋时期至明清民国年间,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元宵节的欢庆活动更为盛行。而在旧时的北京城,元宵灯会与春节时的厂甸庙会、白云观燕九节的会神仙等习俗合称为“上林盛举”。 明朝时,北京的灯节,从正月初八上灯到十七落灯,共十天。那时老北京的灯市口是购物、观灯之所。这十天,从傍晚到天明,灯市口里灯火齐明,各种纱灯、纸灯、玻璃灯、明角灯、通草灯、走马灯等高挂于街市,争奇斗艳,在放灯的同时,还有杂耍百戏“走街”的欢庆活动。 到了清代,自正月十三至十七为灯节,十三叫上灯,十四叫试灯,十五叫上元灯,十六叫残灯,十七叫落灯。每逢灯节,内廷便置酒兴会,赐宴外藩,皇家在乾清宫等宫殿高挂“春灯”,使宫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但那时为防火灾,在宫内不许放焰火。放焰火等贺节活动多在圆明园和三海内举行。元宵灯节的习俗,在乾隆时期趋于鼎盛,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十三起都陪皇太后到圆明园里的“山高水长”楼看歌舞杂技、观灯、放焰火, 然后传谕放“花盒子”。 在清代《养吉斋丛录》一书中曾描述了元宵时节两个神奇的“花盒子”:一只为“九石之灯”,花盒内“藏小灯万,一声迸散,万灯齐明”;另一只为“八小儿灯”,花盒点燃后,“有四小儿从火中相搏堕地,炮声连发,另有四儿花裲裆(liǎng dāng,一种古代服饰),杖鼓拍板,作秧歌小队,穿星戴焰,破箱而出”, 花盒灯彩变幻巧妙之极,即便是现代人,都想不出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来的。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也常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等地举行载歌载舞的闹元宵活动。据清史载,每年参加舞灯的艺人多达三千人,每人手持一竿,竿上再横一竿,两头各悬挂彩灯一个,他们载歌载舞,口唱着《太平歌》,持灯盘舞动如龙之婉转,虽有月光,只见灯亮不见人影,还排列出“太平万岁”字样,充分表现出高超技艺,引得当时的外国人都极为惊讶。 在民间,因灯市离皇宫太近,自康熙年间起为防火,朝廷下令将灯市口的灯市北移至东四大街,同时在前门外、天桥灵佑宫、琉璃厂、地安门大街等处也设有“灯市”。各种花灯种类繁多,热闹非凡,尤其正阳门东月墙、打磨厂、西河沿、廊坊头二三条以及大栅栏花灯最繁盛。民国时期在城南游艺园也举办过元宵花灯大会,有的花盒子高达十三层,点燃后有演戏的场景,也有烟花火炮,观者如潮、盛况空前。那时,在厂甸庙会及一些商店门前,在放完花炮后,也常放一两个花盒子,灯彩纷飞、层层变幻的盒子灯,引得老百姓久久不愿离去。 “画屏深护绿玻璃,小谜灯前密字题。”正月十五在前门大街及大栅栏街的花灯与灯画是最轰动四九城的民俗活动, 瑞蚨祥绸缎店的“唐僧取经”花灯、 谦祥益绸布店的“七侠五义”花灯等都非常吸引人。那时的棋盘街内六部衙门和工部的门前也张灯结彩,吸引大量游人前往观看,老北京称之为“六部灯”,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太平鼓,响咚咚,一生爱看六部灯;灯屏儿,书成套,一典一故我知道。” 2 灯节催生各种习俗 元宵节除“观灯”外,另一与观灯有关的雅举风俗就是“猜灯谜”, 它也叫“打灯虎”, 曾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猜灯谜始于汉代,据说是由李广射虎的故事引申而来。逛灯猜谜的人从灯笼上取下谜目(谜语)纸条辩猜,叫“打灯虎”,猜中谜底很不易,犹如老虎难以射中一样,故猜中时也称为“射中”。笔者还记得民国年间,在大栅栏内的同仁堂瑞蚨祥等商铺前都有猜灯谜活动,猜中有奖。那时有商铺曾挂出告示:猜中者“奖苹果三千”,而有一猜中者去领奖,却给的是插着三根牙签的一个苹果,成为当时的街头笑谈。 1949年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悬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及中山公园等群众游园活动中举办,游人众多,热闹非凡。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每逢元宵佳节,在一些公园内和大商场前都曾举办过悬花灯猜灯谜活动。 在旧时,每逢元宵节,北京城乡各地的社火、踩高跷、跑旱船、击太平鼓、舞狮、舞龙灯、小车会、大秧歌等百戏表演,也是节日常见的活动。在过去,北京一些乡镇还有自发组建的花会,元宵节时,他们常奔赴城内或邻村“走会”表演,比如通州的龙灯会,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已有“走会”表演的记载。近几年,延庆、平谷、昌平、顺义等区县的民间花会还沿袭着古老走会民俗, 经常在春节和元宵节到前门天街、北海公园等灯会上出演跑旱船、耍龙灯、跑竹马、踩高跷、舞狮等社火演出,深受人们的喜欢。北京这些乡镇的传统社火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这些习俗在前门大街、大栅栏、鸟巢、三里屯等场所都会有表演。 老北京的灯节还有“催灯梆”和“灯政司”两大景观。明清时灯市非常热闹,直至深夜仍人山人海,官府怕人多闹事,预先雇用10个小叫花子组成梆子队,叫他们在三更时打五更的梆,从灯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不停地敲梆,以误导人们早散市,当时人们管他们叫催灯梆队。梆子队可敲出曲牌,人不散梆声不停,看灯的人转而看敲梆的人,灯市未散,反添一景。 另一景是乞丐们的“灯政司”。明清时,在正月十五这天,京城的叫花子几乎倾城而出,在丐头的率领下,组成一列“仪仗队”。队前有叫花子打着响鞭开道,后面跟着手持讨饭竿子的乞丐,再后面是一片乌合之众,个个手中拿着讨饭的竹筒,狠命地敲。后边还有四个人,手举“纠察”、“弹压”、“回避”、“肃静”的小灯牌和一个写着“灯政司”三个大字的大灯牌。灯牌后面就是用个破椅子充当大轿,让八个叫花子抬着的乞丐头。这位“灯政司”老爷八面威风,指挥叫花子们哪儿热闹就去哪儿,对店铺指手画脚。店家怕招惹是非,赶快扔钱,叫花子们一哄而上捡钱抢钱,灯市里留下一片混乱。1949年后,乞丐这个群体由政府收留,并进行了劳动安置,“灯政司”的习俗也逐渐消失。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烧火判儿” “打鬼”、“走桥”和“摸钉”也是老北京民间百姓过灯节时的传统习俗。“打鬼”是一项儿童游戏,其玩法是先选一个人当“鬼”,用一长绳系在其腰上,由几个人牵着绳让他来回跑动,另几个人可上前打“鬼”,“鬼”能还手,倘有一人被“鬼”打中,他则替换为“鬼”。 明清两代,妇女们盛行逛花灯时“走桥”、“摸钉”。“走桥”是在正月十六那天,一些妇女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见桥就走,并出游到正阳桥、天桥等处,她们将桥当作“消”之意。 “走桥”时,一人举香开道,众人随后,称为“走百病”或“消百病”,过桥谓之消病“度厄”,那时人们认为凡是不走桥的人就不能长寿,有首诗曰:“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说的就是走桥之俗。 “摸钉”是说妇女们为求有男孩结队去各城门洞,尤其要到前门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门钉,因钉与“丁”谐音,丁者,丁男也,据说摸过门钉后就容易生男孩。《都门竹枝词》中曾云:“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岁宜男定是谁。”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中另一项民俗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的判官,“烧火判儿”就是百姓们把这罪恶的判官烧掉之意。旧京时,有两处地方举办“烧火判儿”:一是地安门外大街的城隍庙, 另一个是琉璃厂街的吕祖祠。城隍庙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七举办庙会,张灯结彩,极为热闹。庙会至傍晚后,将已置于庭院内的泥塑判官点燃,判官约五六尺高,其头上戴着一顶双翅的纱帽,挺着个大肚袒腹而坐。这判官腹中是空的,实际是用砖砌的大炉膛,人们将柴及煤块点燃后,其火焰即从判官的口耳鼻眼及肚脐眼中冒出。游客一边围观,一边拍手称快。 《燕京岁时杂咏》有诗云:“气焰熏天火判官,登场非复汉衣冠;炎炎者绝隆隆灭,象齿焚身觉悟难。”就说的是“烧火判儿”的风俗。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烧火判儿”的习俗才停办。 4 老北京多种口味的元宵 除了以上的室外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自然是吃元宵。元宵,历史上曾有过面茧、粉果、元宝等称谓。元宵形如圆月,故也名圆宵,又称为汤圆或圆子,取月圆人团圆吉兆之意,直到唐代后才被定为元宵之名。 正月十五这天吃元宵,历史上流传着很多轶事与趣闻。据传,元宵的来历与唐太宗有关。 有一年的上元节,唐太宗为犒劳打退敌兵的兵部大将军郭子仪,御厨特在宴席上用糯米制成柔滑的白圆团子款待,唐太宗品尝后连赞好吃,并将其定名为“唐圆”,象征着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夕消夜时所吃,故也俗称“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南方人称之为“汤圆”。 关于汤圆还有个浪漫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在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买了一碗吃,他一不留神,一个汤圆滚落入西湖中,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元宵作为节令食品,盛于唐宋,唐代以前出现过形如蚕茧的“面茧”,当时是用油锅煎炸而成,名“油锤”或“焦锤”,类似于如今的炸元宵。宋代时,水煮元宵的风俗已形成,出现了山药圆子、珍珠圆子、金橘圆子等特色元宵。宋代文人曾对这种食品以极高的赞美:“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到了明代元宵品种更为丰富,《明宫史》曾载:自正月初九起四九城内北京人就开始吃元宵,其制法已如今日用糯米细面内夹白糖、桃仁、玫瑰等为馅。至清代,元宵曾是皇宫内元宵节时必食的御膳食品。元宵品种进一步发展,最具盛名的是康熙年间就已出名的御用“八宝元宵”,曾有诗曰:“紫雪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这首诗也说明八宝元宵当时已传向民间。据《清史轶闻》载:有一年元宵节的早晨,光绪皇帝吃完元宵,前往慈禧太后面前请福安,慈禧正在吃元宵。她问光绪:“你用过膳了吗?”光绪虽已吃饱却惧怕慈禧不敢说吃过了,慈禧随即赐元宵若干,按宫中规矩,如果赐膳不吃,便是不敬,惹太后发脾气更了不得,光绪只得强忍吃下,不过悄悄把几枚元宵藏于袍袖内告退。回到住处,元宵又粘又热,弄得光绪皇帝满身都是。 民国年间,北京元宵品种越来越多,分为有馅心和无馅心两大类。北京的元宵馅心品种众多,如有加入桂花、芝麻、核桃仁、瓜子等果料的;有以细豆沙枣泥或山楂泥为馅的;也有五仁元宵、什锦元宵等,可谓千变万化、风味各异,四九城内各阶层均爱品尝。 旧时的北京,每逢元宵节,街市中的糕点铺、干果店以及小吃店,自春节后开市就大卖元宵,笔者记得在这些店铺前都搭有席棚,在棚内摆着几案或八仙桌,架起箩筐,店员边摇着元宵边用火炉煮元宵,还高声吆喝着:“元宵哟……” 摇元宵也是老北京街市的一景,那时买生元宵及吃元宵的百姓众多,元宵的价钱也不太贵,很多百姓在逛街时,碰到热乎乎的煮元宵都会吃上一碗。 5 元宵曾叫“汤团” 在民国初,元宵之名曾被强迫改称为“汤团”,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当年还有一段故事。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当上大总统,有一年元宵节,他觉得“元宵”两个字不对劲儿,这元宵谐音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勒令北京城的老百姓不准再称“元宵”,并把元宵的名字改成江南地区流行的汤圆,后来他觉得也不好,汤圆的“园”,还是和袁世凯的“袁”谐音,煮汤圆不就是要开水煮袁世凯吗?袁世凯就又下令改称“汤团”,所有出售元宵的店铺不能在门前广告写“元宵”二字,都要改写成“汤团”。 前门大街正明斋的少掌柜有一天在叫卖时说漏了嘴,喊了句“元宵……”忽然间就被袁世凯手下的一个官员掌掴了两个大嘴巴子,挨了打并被罚了两百银元。据传,正月十五那天,袁世凯回家后,一个最受他宠爱的姨太太端来碗元宵,说:您吃碗元宵吧。袁世凯一听,气得当时就给了那姨太太两个大嘴巴子。当年袁世凯改元宵名之事,有人还曾就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总统,真圣贤,正月十五最难眠;‘大头’抵铜角,元宵改汤圆;明年元宵后,谁再叫汤团。” 后来,在全国声讨声中,袁世凯下了台。袁世凯下台后的一个元宵节,正明斋的门前,再次悬灯结彩,并悬挂出“本店出售元宵”的特大字招牌,“元宵”两字写的特别大,以示欢庆解气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