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0日的報紙說: 上海最高房價2300一平,北京最近推出的房價有1900一平的。一名大學生在北京,從參加工作開始,每月存下50元,已最高極限,需100年才能攢下6萬多元,購買一套兩居室。 亦即兩居室:50x12x100 / 1900 = 32平米,其代價是一個大學學歷者,緊衣縮食100年。 換算到現在呢,當年的大學(本專科)學歷者,兌換規則應該:專科變一本,本科變985。一本學歷者,在“北上廣深”工作,每月緊衣縮食存下5000元。 現在一般買一套房得65平米,房價算是10萬一平吧,則:65x100000 / 5000 / 12 =108年。亦即,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到頂了。 為什麼說這個學歷者,緊衣縮食積蓄超過100年才能買一套房,就說明已經到頂了呢?因為那一年也是這個狀態,咳咳,接着就有了不可描述之事。 所以,2016年底以來,官方必須強力抑制一線樓市的房價,甚至不惜以粗鄙之詞驅趕帝都的無房者出境。這一切,都是為了首都的穩定啊,父母官的良苦用心,吃土群眾怎麼理解得了呢。
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又必須依靠樓市的興旺,於是2016年底以後,二線的樓市瘋漲。漲就漲吧,畢竟二線的房價還遠遠落後於北上廣深,只要這些二線里的一本學歷者緊衣縮食積蓄100年還能夠買一套房,就沒啥大問題。 但,二線瘋漲了一年,太誇張了,群眾的心理承受不了,於是官方又必須強力抑制二線樓市的房價了。於是2017年夏季以後,被限購逼迫的剛需們,就被強力地趕去三四五線,幫助國家清庫存了。官方再推行棚改計劃,製造了一批剛需,於是成就了2017年的中國經濟基本面上升。 我們可以分別計算一下,各線城市到頂的房價究竟是多少? 強二線:緊衣縮食每月存下4000,通常一套房得85平,則4000x12x100 / 85 = 56500元一平; 弱二線:緊衣縮食每月存下3200(強二線的八成),通常一套房得90平,則3200x12x100 / 90 = 42667元一平; 強三線:緊衣縮食每月存下2560(弱二線的八成),通常一套房得100平,則2560x12x100 / 100 = 30720元一平;
根據法則可以反推:強一線、弱三線及以下。但是,強一線更多受大局影響,弱三線及以下,計算沒有意義,一則吸納不了多少外來人口,二則本地人口多半距離老家鄉下很近,三則對全國的基本面影響不大。 弱一線、二線、強三線的房價並未到頂,一旦它們的樓市大開,一線仍嚴防死守,則人口必然加速湧入這些優勢城市,弱三線及以下,那些幾大千一平的都要變鬼城,儘管理論數值上四線還有1萬5左右作為頂部價。
強二線的5萬6,弱二線的4萬2,強三線的3萬,是說它們的終極狀態。階段性到頂,則可以參考2013年秋的北京,即終極頂的60%水平。 則:強二線的階段頂為3萬3,弱二線的階段頂為2萬5,強三線的階段頂為1萬8。 各位衡量一下所在城市是什麼等級的吧,然後看核心地段房價,是高還是低?虛高了則必跌,實低了則必漲。
歷史的進程 2003 - 2006 樓市大熱, 2007 遏制樓市,股市牛起,股災, 2008 全球金融危機, 2009 - 2010 刺激經濟,貨幣超發,樓市復興, 2010 - 2011 遏制樓市,國進民退,阻擋外資, 2012 - 2014 樓市蕭條,實業衰退, 2014 李嘉誠撤退,外資轉移,股市漸牛, 2015 股市沖頂成災,貨幣寬鬆, 2015 - 2016 一二線樓市瘋漲,外匯保衛戰, 2017 - 2018 一二線限購,棚改,三四五線清庫存,外匯得保, 2018 - 2020 銀行加息,樓市冷凍?實業不振,股市暴漲暴跌?實業振興,股市慢牛慢熊?
記住:社會中的資金,只會在 外匯、實業、樓市、股市、銀行(印鈔機)之間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