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自從開打以來,中國政府忍辱負重應對,有些國人對於美國的霸凌主義非常氣憤,紛紛聲討,可是這對改變中美貿易戰的現狀沒有絲毫的益處。冷靜思考中國為何在貿易戰中處於被動地位的原因及如何改進讓祖國更加強大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首先分析中美貿易戰中國處於下風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內需不足,產品過剩,必須把生產的多餘商品賣出去;而美國市場巨大,是中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國,中國還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國家,這叫受制於人。 那為什麼產品過剩呢?一方面是因為在中國很多實業領域惡性競爭,產品價格低,利潤低,必須生產更多數量的商品才能有足夠的收入來支付各方面的開銷,保證工人就業,維持社會穩定;另一方面是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有限,購買力不強,買不了那麼多商品。 為什麼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低呢?一是因為普通百姓的薪資水平還是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何況有廣大的農民弟兄根本沒有收入保障。另外一個方面,普通百姓頭頂支出三座大山:住房,醫療,教育;這三座大山吞噬了普通百姓的大部分錢財,所以用於購買日常消耗品的可支配收入大大減少。 中國內需不足還與貧富兩極分化嚴重有關,社會財富大部分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很多是來路不正的灰色收入,但是這些少部分富人的商品消耗是有限的,比如:一般說來,一個富人一餐只能吃一頓飯,睡一張床,看一個電視,。。。;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富人們的錢財用在一些“死”的資產上,比如:豪宅,收藏品,等等;再就是一些隱性富豪的收入來路不正,見不得光,只好存在銀行不動,或者現金埋在地下,或者通過各種方式搬運出國。總的說來,就是少數擁有更多財富的富人們的部分錢財並沒有進入中國經濟循環流通領域。還有一個方面,富人們的錢財有一部分用在購買外國(比如美國)奢侈品的消費上,這部分錢財對中國的實業生產領域沒有啥貢獻。相反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都用在了購買中國產日常用品的消耗上,所以相對說來,普通百姓的消耗(內需)對國民經濟的正常循環運轉貢獻更大。 實業是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強盛的一個根本保證,如何興旺實業?一個是減負,房地產是所有企業開銷比較大的一個固定支出,高房價這個毒瘤必須堅決清除;另外一個是減稅,減稅後國庫收入降低了,這可以通過減少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及提高政府辦公效率來解決;再就是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國人技術創新,搞原創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及競爭力。中美貿易戰之後,關稅降低,國門大開,不提高中國產商品的質量及競爭力,那麼直接後果就是商品賣不出去,大量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國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關於提高內需,可以提高富人的收入稅,對國民財富收入實行再分配,採取各種措施(比如年底直接給低收入普通百姓發錢)相對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這樣普通百姓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這樣有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還有就是制定的各項政策及措施要有助於在中國建立一個更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優惠政策僅僅向少部分利益集團傾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可以避免中國社會的界層固化,讓中國人才出,社會充滿活力,生機勃勃,那麼中國一定會真正的繁榮昌盛,國家強大了,還怕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