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与准生证 ZT |
| 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与准生证
作者: 何亚福
现在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可能用过粮票、油票、布票和肉票,在那个时代,要买粮、油、布和肉,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粮票、油票、布票和肉票。特别是粮票,有时甚至比钞票还要贵重,有的农民粮食不够吃,就拿家禽蛋品到市上交易,不收钞票要粮票,一般用3斤粮票换1斤鸡蛋。出差和旅行的时候需要携带全国通用的粮票,否则就有可能挨饿。
那么,中国粮票是何时起源、何时终止的?1953年10月,开始在全国实行对粮食、油料的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1985年元旦,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一文件的发布,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至此,中国实行了31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打破。1993年2月15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粮票退出流通使用。
现在买粮、油、布和肉都不需要票证了,有钱就可以买到了。但现在仍然存在一种特殊的“票证”,就是“准生证”(也叫“生育服务证”),一对夫妇要合法地生孩子,就必须取得“准生证”。如果说粮票在其它国家(例如前苏联和北朝鲜)也存在过的话,“准生证”则可能是中国的独家发明。
现在有人提出取消计划生育,也就是取消“准生证”,就有人反对说:“取消计划生育?要是有人拼命生孩子怎么办?”这种反对意见,就好像当年要取消粮票时,我曾听人说:“取消粮票?要是有人拼命买粮食怎么办?”现在买粮食不需要粮票了,但又有多少人愿意买一大堆粮食放在家里?你买粮食越多,粮店越高兴,因为赚得越多。
有人说:“五、六十年代不实行计划生育,那时人们不是都生五、六个孩子吗?”其实那时人们多生孩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避孕手段;二是在集体化时期,粮食以及其它物质财富是按人头分配的,家里人越多所得越多,人越少越吃亏,所以客观上起到了鼓励生育的作用。现在这两个因素都不存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抚养孩子既费钱又费力,教育投入高昂,即使取消计划生育,又有多少人愿意多生孩子?现在愿意多生孩子的,等于是自己出钱为国家培养人才以及减缓将来的老龄化危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说到“准生证”,由于现在生第一胎也要准生证,所以准生证在某些地方成为一种紧俏商品,计生部门就是这种商品的垄断经销商。某些地方的计生部门与特定医院和保险公司联合经营,规定办理准生证的夫妇要到特定的医院体检,并要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生育保险。由于准生证是计生部门的一个重要财源,因此计生部门当然不愿意取消准生证。准生证给计生部门带来了巨大利益,但却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巨大麻烦。有位网友说:“我老婆怀孕都五个月了,突然之间,我被准生证弄的快要疯掉了。我是安徽人,老婆是广西人,我们住在广州,没有广州户口。现在,我被告知,我和我的老婆,必须回到安徽去办理准生证,还可能面临因为没有及时办理准生证而被罚款的局面!”
另一位网友说:“我去办理准生证的时候,孩子在肚子里已经5个月了,我跟老公又不在同一个城市,回到我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办去办理,坐车要十几个小时。于是我就想,先把户口迁移到老公这里来吧,这样办起来可能会快一点。谁知道办户口迁移更麻烦,把所有的证件准备好了,已经过了两个月了,交到派出所那里,人家说,快就一个半月,慢慢就两三个月,要等上头签名才能够拿到同意迁入的证明。晕!到现在,第二代身份证办了六个月还没有拿到,户口也没有批下来,准生证就更不用说了!去老公所在地的计生办问了一下,那人说,你先拿2000元给我这里做保证金,等你的户口迁过来了,我就给你办。这是什么世道啊,现在孩子过几天就要生了,什么证件都没办好,我们两个还是请假专门回家办证件的,现在跑了四个月了,什么都没搞好!”
【作者: 何亚福】 |
|
|
|
|
|
|
|
|
|
|
|
|